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22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創客
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團購外賣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冒出。雖然競爭慘烈,但創業者前仆后繼仍大有人在,大學生還未畢業就投入創業浪潮的更是比比皆是。
華科大的周禮就是其中一位,他從餐廳“買菜難”的痛點中尋找到商機搭建了采購平臺,企圖打造出一個買菜界的阿里巴巴。
瞄準“買菜難”,搭平臺將供應商和餐廳相串聯
周禮的創業之路算是巧合,但也并非一帆風順。因為嘴巴太刁,大二那年他就吃遍了全武漢。為了能滿足大學生多樣化需求,他從餐飲團購做起,“餐謀”外賣上線,高峰時期日訂單量上百單,周禮自己也在大三時成立了公司,做了董事長。
雖然“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2014年“餐謀”上線,但與此同時,各大外賣網站開始了燒錢大戰,競爭激烈。“餐謀”受技術和資金局限,不得不考慮市場轉型。不過,在和餐飲店打交道的過程中,周禮找到了餐飲市場新的痛點,那就是“買菜難”。
周禮發現,一些連鎖酒店,每個店都有專門的采購部門,一般要配備一輛車,養兩到三名員工;一般的中型餐廳雖有專門的采購部,但是采購信息又不夠透明,還需要財務、行政總廚定期去調查價格;小餐廳相對簡單一些,往往是老板親自采購,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去菜市場,辛苦可想而知。
機遇挑戰永遠并存,哪里有痛點哪里就有商機。打造一個平臺,將供應商和餐飲店整合起來,讓餐飲老板足不出戶就能輕松買到想要的原材料,這就是周禮新一輪的轉型之路。
對個人消費者開放,打造買菜界的阿里巴巴
經過一年的籌備,今年6月,周禮的“餐謀”APP正式開發完成。目前,這個大型的線上生鮮超市,已經吸引近百家供應商入駐,主要包括糧油店、生鮮零售店、水果店等。餐飲商戶可以像逛淘寶一樣線上下單,然后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
這樣既消化了生鮮店的多余人手,增加了其業務量,同時也讓餐飲商戶省了不少心。加上由于集中采購的規模效應,計算下來,一家日營業額2000元左右的餐館,每個月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節省采購費用千元左右。
截至目前,“餐謀”的平臺供應商已突破80家,吸引了近300家餐飲企業前來采購,平均日流水逾5萬元。
按照周禮的構想,渠道鋪設成熟后,“餐謀”未來將面向個人消費者開放,打造出一個買菜界的阿里巴巴。
餐飲供應鏈O2O平臺實際運用中的四大難點
餐飲行業的產業鏈很長,涉及方方面面的磨合。雖然O2O平臺能給餐廳帶來不少便利,但在面向中小型餐館進行市場開發時,有一定的難度,供需兩端在實際運用中可能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如何改變傳統餐廳的采購習慣。
中小餐廳規模較小,人員構成復雜,信息化程度普遍比較低,舊有的管理習慣、采購習慣一時間很難被打破,怎樣讓這類餐廳由抗拒到擁抱是推廣的第一步。
第二,平臺管理與服務跟現實需求不匹配。
當前,這些餐飲采購平臺對商家管理和貨品管理模式比較簡單,包括對應的后續服務并沒有跟上。
第三,激烈的燒錢競爭下如何立足。
相對于餐飲前端面向C端的消費者,后端服務更容易被對手復制,所以需要快速鋪開、占領市場。另一方面,投資者的支持必定會用燒錢來競爭,進而擴大市場規模。
第四,供應商質量如何把控很重要。
當中小餐館把采購需求都交給這些服務平臺時,平臺就需要對食材品質進行把關,能否找到既實惠又有品質保證的供應商成為關鍵。
對于餐飲業來說,這種面向B端的采購平臺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商家的采購痛點,提高了餐廳的運營效率。而對于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什么樣的商業模式能夠持續盈利,這一點至關重要。
來源:楚天金報、咖啡視界
編輯:內參小然君
國慶七日小灶回顧 Wonderful review 名企心法 | 真正的殺傷力從來不在招式里! 行業解局 | 不了解趨勢,到“死”都只是個糊涂鬼! 名咖論道 | 沒被忽悠過的餐飲人不會是好老板! 營銷絕學 | “吸睛”最IN手段都在這兒! 選址設計 | “作死”或許不會死,守規矩沒準讓你變殘! 管理秘笈 | 好的管理沒有那么玄! 幾種暗器 | 前面六天只是雪中送炭,學會這些才錦上添花!
楚學友
呷哺呷哺公共事務總監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ncqinchao和他親密互動…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