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576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特輯
中國消費和營銷發展狀況呈現“圈狀”特點:最早是憑借“口碑傳播”決定消費方向,后來依靠報紙、廣播、電視臺的廣告進行決策,再后來消費者聚集在某個商圈,商家的品牌被弱視,但近來又有回到“口碑和社群”傳播的苗頭。
每個階段具體都是怎么回事,聽有贊商城創始人白鴉分享其在《傳統商業的社會化營銷案例》演講中的觀點。
第一階段:據“口碑”消費,說你行不行也行
我們村子附近有兩個醫生:一個姓李,口碑特別好,鄉親們都說他的醫術很高,收費也不貴,很多人找他看病;還有一個醫生,鄉親們都說那個醫生看病不好,收費特別貴,口碑不好的醫生除了自己家里人和親戚沒有人找他看病。后來,李醫生收入越來越多,口碑不好的醫生生意越來越不好。
人口流動量小的時代,信息不豐富、不對稱,那個時候口碑決定一切。我們不能獲取到很多信息,一旦有人說那個醫生好,所有人都信了,那個時代很簡單,競爭力也不激烈。
第二階段:“傍”上權威就等于掌握主動權
河南以前有個亞細亞商廈,電視媒體廣告都播報亞細亞商廈,導致河南人在鄭州買好一點的東西一定要去那里。
這是中國消費業發展的第二階段——權威階段。那個時候央視、衛視、人民日報、河南日報頭版頭條就是權威,老百姓信息獲取渠道比第一個口碑階段要多。所以,誰在權威媒體上砸錢,誰在權威媒體上投放誰占據主動性。
第三階段:商家失效,商圈“萬歲”
當下,女孩子逛街首先想到去西單、萬達或者淘寶等,她們先想到的是一個商圈或者網商。買東西多數會說“在西單買的”、“在萬達買的”、“在淘寶買的”,出現質量問題才會告訴別人是在“xx牌子買的”。我們不屬于任何一個商家,屬于某個商圈(含電商圈)。
第三個消費階段導致什么樣的狀況?不管餐飲業、零售業還是服務業,不停地買流量,但流量越來越貴。所以,各行業不停地壓制供應鏈,不停地降低商品生產成本,只有這樣才能活的下去。可是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消費者不能買到真正的東西,不能買到有品質的東西,消費者不知道該去哪里買東西,這是整個中國零售業極其變態的地方。
第四階段:移動社區是消費起源地,口碑和社群又值錢了
未來隨著消費行為的變化,一定會走到消費的第四個階段。第四階段是什么?就是會繼續回到當初的口碑階段,回到社群階段,回到我去哪里吃什么僅僅是因為口口相傳,而不是百度排名這些手段。
為什么?看看今天的現象,每天有超過2億人刷三十幾億次朋友圈。朋友圈在干什么?對于某位明星八卦,你是通過百度看到的嗎,是通過媒體看到的嗎?是在微信、微博看到的!今天的生活完全被移動互聯網社區引導,那里才是消費的起源地。
每一個零售業、餐飲業老板都要想一想:繼續把主要營銷費用或者所有的營銷費用花在租最貴的房租、砸最貴的廣告費買流量,還是找一些人花一些心思,做好老顧客營銷,讓老顧客可以重復消費,同時幫助我們做傳播。這才值得長期去做,它對你真正有效,助你把生命、聲音把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溫馨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編輯:內參小剛君
熊孩子
烤小二連鎖品牌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