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報名
1797期
靠幾塊錢的拌面、鍋貼、雞爪、漢堡,卻開出了幾百家、數千家門店。年銷售額達到1億元以上的企業35家,2億元以上的有19家。
中國做連鎖餐飲最牛的省份,就是福建省,沒有之一。
◎餐飲老板內參 孟蝶
1
在福建餐飲圈兒,見面第一句不是“吃了嗎”,而是“開多少家店了”。
“每年不開100多家店,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成了這里連鎖餐飲人之間的一句實在玩笑話。
一般的餐飲企業,一年開幾家店都不容易。但福建餐飲品牌,憑借售價只有幾元的拌面、鍋貼、雞爪、漢堡等小吃,一年卻能輕松開出上百家店。
“0-10家是探路,10-100是規范,100以上才算是發展。2-4年間發展200家店的品牌蠻多的。”福建省餐飲文化促進會秘書長鄭芳告訴內參君。
華萊士目前已在全國開出10000+門店,令狐沖、瑪格麗塔、淳百味等品牌成立幾年時間就開出幾百家、上千家門店。大規模連鎖化在福州隨處可見。
在福州餐飲人眼中,100家店只是萌芽,200家店是剛起步,600家店算是小有成就,1000家店才稱得上是成功。
福建省餐飲文化促進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福建餐飲連鎖100強”企業全年總銷售額172.6億元。其中年度總銷售額達到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35家,2億元以上的有19家。
2
福建連鎖餐飲品牌為什么這么牛?因為這是一個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江湖之地”。
– ? –
有錢大家一起賺
分股放權,分工合作
“先內部加盟,然后外部加盟,再整合行業”,西貝創始人賈國龍曾這樣規劃小店模式的發展。華萊士正是這樣做的。
如今已有10000+門店的華萊士,在品牌擴張之初創造了“合作聯營”模式。
先是“內部加盟”讓老員工分管不同環節,根據對門店不同貢獻度分配持股比例,集體持股、交叉持股,形成了華萊士的共贏文化。
對外開放品牌加盟亦是如此,門店眾籌、員工合伙、直營管理。既保留了傳統直營模式的統一性,又發揮了加盟模式的自主性和利益激勵效應,最終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商業擴張模式。
已經實現了“百城萬店”目標的華萊士,并沒有獨樂樂,而是在幫助其他餐飲品牌發展,定下了“100000+”的新目標——“華萊士計劃孵化100個品牌,每個品牌做1000家店”。餐飲老板內參主筆道哥說,比如瑪格麗塔,在華萊士的幫助下一年能新開200多家店。
還比如,令狐沖有40%的直營店、60%的加盟店。創始人騷哥說,在與人合作時是三七原則,所得利潤合作方占七成。
直營店員工和投資人可以入股,加盟店也建議加盟商把原始股份原價給店長、廚師長和管理團隊。他們有了股份,會更加盡責地對待工作。
福建餐飲連鎖品牌的經營模式雖然各有特色,但最大的共同點是:分股放權,分工協作。有資金、有資源就能成為合伙人,但公司擁有絕對的經營管理權。
“分享”和“人才”是它們發展的關鍵詞。“善于分享”、“誰投資誰收益”、“有錢大家一起賺”是很多創始人的價值觀。
– ? –
資源整合
一村一品,催生區域餐飲生態圈
假設每家門店每天需要使用5斤蔥花,100家門店就需要500斤蔥花。福建連鎖餐飲品牌的規模擴張,催生了當地餐飲產業鏈的發展。加之當地有“抱團發展”的特質,往往出現一個區域、村莊都在做同一種產品。
“小到牙簽、餐巾紙、餐具,或者想要上一些甜品、飲品,當地都能找到專業的供應商”,比如福建有一個村,所有人都在做牛肉,當地所有需要牛肉的企業都會直奔這個村找貨源。
由此,福建形成了全國最完整的小餐飲生態圈(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商非常發達,造就了福建連鎖餐飲品牌孵化、規模擴張的土壤。
內參主筆道哥曾總結福建餐飲環境說,最早的“一村一品”演化的結果就是供應鏈標準化、專業化。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它們的菜品那么便宜,卻還有利潤,不斷野蠻擴張。“高性價比做大前端的量,后端專業供應鏈降低成本。”
福建餐飲品牌接受餐飲策劃、咨詢公司的服務也很普遍。幾乎每個品牌都會接受來自專業策劃公司的指導,包括定位、VI、菜品等設計。
除此之外,當地還形成了強大的投資基金體系,成為小餐飲品牌孵化的加速器。
– ? –
升級創新
最平常的品類,卻有最領先的玩法
福建人腦子活、心思活,據說小龍蝦火爆之前,最早的小龍蝦披薩就是出現在福建。當全國餐飲都在研究學習福建連鎖模式時,他們早已開始新的升級探索。
從福建走出來的“沙縣小吃”,也是“四大國民小吃”中最先做出升級改變的。2017年9月,北京SOHO現代城出現升級版的沙縣小吃北京旗艦店。2018年3月,沙縣小吃和淘寶合作“萌寵治愈所”,在北上杭開出3家萌萌噠門店。
另一國民品類麻辣燙,也是福建餐飲人領先對其做了改頭換面的升級——誕生了“親愛的麻辣燙”。其副總李納介紹,同質化、低客單的傳統麻辣燙將會迅速被淘汰,他們率先做了品類升級創新,進行品牌化運作。
首先模式新,重塑視覺、創新產品。親愛的麻辣燙從“街邊店”升級成“設計師店”,環境清新、產品干凈衛生,還創新了干拌麻辣燙和番茄湯底。
營銷新,抓眼球的VI、傳播點的規劃,設計出讓年輕人拍足9張照片的自傳播設計。更推出各種撩粉活動:和孟京輝的話劇跨界合作,和滴滴打車玩優惠,5月20日拍賣麻辣燙日歷廣告位表白。服務新,佛系“YES”服務,微笑注視,呼之即來,給消費者最舒適的服務。
-?-
抱團發展
加速“走出去”,跨區域擴張
閩商基因流傳至今,福建餐飲人的腦子是極靈活的。抱團發展、有錢一起賺,不只保證了品牌的運營和擴張,同時保證了人才的培養和團隊的穩定性。
華萊士、瑪格利塔采取的合作連鎖商業模式,門店眾籌解決了擴張的資金問題,員工合伙解決了招聘難的問題,并極大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華萊士孵化100個品牌的目標也在此基礎上發展——一批員工專門負責培養人才,溝通合作,幫助小餐飲品牌開店擴張。
許多扎根在省外的福建餐飲老板,會主動和本省餐飲品牌合作,幫助福建本土的其他餐飲品牌“走出去”,福建省餐飲文化促進會秘書長許安心告訴內參君。
而且不只是餐飲,福建連鎖企業涉及鞋服、綜合零售、便利店、茶業、酒業等眾多行業。福建連鎖企業之間,資源合作都是開放的。
“不論是在外做房地產,還是做其他商業形式,對我們的發展都是一個幫助。比如,福州有很多出去做連鎖超市、便利店的,那么我們餐企想到外省發展,很快就可以找到一個落腳點,可以在他的便利店租一個位置……”
比如令狐沖在外地的合作伙伴,在令狐沖公司旗下其他品牌發展到當地時,會優先跟令狐沖品牌的區域合作伙伴進行合作。因為相互比較了解。這種模式的擴張非常快,福州小餐飲品牌到外地去,基本上都是借助曾經的合作伙伴快速發展。
3
福建省餐飲文化促進會的統計顯示,目前福建已有100多家餐飲品牌走出省外,10多家走出境外,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生根發芽。
這還只是發展較好的品牌,其背后的數字更驚人。鄭芳說,僅在福州這個不大的城市,每年都會誕生300~500家新的小餐飲品牌,死亡的有40%以上,在生死線上徘徊的還有30%。
雖然福建年入過億的餐企多達35家、每年新生300~500個新品牌,但除了華萊士,為什么卻鮮有全國性的大品牌?
是否跟當地重加盟、少直營的連鎖發展特色有關?
福建餐飲品牌還有哪些晉級一線的機會?
行業的更迭、市場格局的改變,數據始終充當著最忠實的記錄者和見證者。
9月26日,“中國餐飲數據峰會”將來到“海上花園”廈門,結合《中國餐飲報告2018》,分析數據背后的商業價值與機遇。同時,結合福建餐飲市場特色,深度剖析這里的餐飲商業生態。
幫助餐飲行業獲得原本沒有的行業認知,創造原本不存在的行業價值。
凡訂購《中國餐飲報告2018》的讀者可免費入場。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編輯|于聰聰 視覺|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餐廳賣月餅花樣多|小面店新零售實驗|海底撈估值
共享廚房|超級菜單|海底撈、美團上市
陷入漩渦的呷哺|個稅改革|川菜餐廳數量下滑
首席勾搭官1:13718277715(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0114611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