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份 讓 你 免 于 掉 隊 的 餐 飲 數 據 報 告。
第 1496 期
半山酒館,自一出世就被國內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明星紛紛拔草,它到底有什么魔力?
”
■餐飲老板內參 王瑛發自重慶
2017年1月9日,半山酒館在九街的盡頭開業。一出世就得到了各大媒體的追捧。
先是重慶文藝廣播做了一期專訪。隨后,重慶衛視、今日頭條、重慶交通廣播紛紛跟進,還有各種門戶網站、自媒體大號,都到半山酒館拔草。
今年6月份,半山登上了《商界時尚》的封面。甚至中國有嘻哈的歌手鬼卞,跑到半山做直播;十二道鋒味的主創團隊,也到半山拔草。
到半山的人分為兩類,一類是餐飲圈的老板,因為很多人很感興趣跨界如何運營;另一部分是文化圈層的藝術家、時尚又追求品質的年輕人。半山酒館的創始人之一陳瑋說。
為什么一個酒館能夠吸引媒體爭相報道,它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01
花18萬元設計費,就為打造品牌氣質
▼
內參君聽外界講,半山酒館光設計費就花了18萬元。陳瑋證實了這一說法,并解釋:這些投入,實際上都可以算作是酒館的“營銷”投入。
“我很欣賞宋元時期文人墨客詩酒相伴的快意生活。所以,酒館取了王安石的號’半山’為名,想在這樣喧鬧的城市中,能給大家一處放下自己的地方。”
“說白了,就是讓設計直接圈定目標消費者,尋找與品牌氣質相符的人。”陳瑋說。
最重要的是找到理解品牌氣質的設計師。當時請的是《夢想改造家》的設計師謝珂,在理解了“半山”鬧中取靜的酒肆定位之后,拋開了傳統做餐飲要追求坪效、人效的第一要求,開始在空間布局上進行私密性的調整。
為了讓食物也匹配品牌的氣質,開業之前,陳瑋和團隊親自跑去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的地方去尋找食材、學藝。
跑到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上采摘腎豆;找到了一年出欄不超過1000頭的糯骨豬;跑到云南尋找適合的果酒;甚至一道簡單的茄子,也會用鮮蝦、生蠔熬制成湯汁來紅燒。
“從食物到空間、到品牌文化,都傳遞出一種品質需求,這樣有趣的人、追求品質的人終究會來到這里。”
陳瑋預計的一點錯的都沒有,在九街這個斷頭路的位置,曾經誰來誰死的地方,半山酒館一開業就火了。
02
半山提供“氣場”,客人主動往里放內容
▼
“現在的消費者,哪里吃飯都一樣,但有趣卻很重要。”陳瑋說。
比如半山的酒,不光好喝,名字也很美。瀟湘憶(金桔釀)、貴妃在醉(木瓜釀)、橫塘渡(楊梅釀)、風花雪月(玫瑰蜂蜜)等。這些都是少見的中式古法釀酒。而且,每一種酒都有一個專屬的酒簽,來介紹功效、工藝、產地、寓意等,不僅增加了飲酒的樂趣和儀式感,還減輕了服務人員介紹酒水的壓力。
除了一般的餐和酒,半山的衍生品和活動也是重點。雖然銷售占比只有10-20%,但是其中的傳播價值卻很大。
今年中秋,半山酒館限量燒制了40只玉兔供客人購買。售價只有69元,卻達到了非常好的傳播效果。“沒有不拍照的,因為精美、有趣。”
前不久,半山還跟一家手工酸奶商家合作了一次現場活動。商家看中的是半山的品質人群。而酸奶的衍生品,比如酸奶唇膏,最后也成了半山的衍生產品。
在半山,每個月都有活動,很多活動都是自己找過來的。半山通過篩選,把控活動的品質和調性。
所以,半山的花課、木課,都成了常規。半山圖書館的很多書,都是朋友捐的。甚至還有個書法家寫了一幅字,講述捐書的過程。
“半山的客人就是半山的一部分,他們代表了半山的氣質。在半山酒館的公眾號‘此乃半山’里,有人為半山寫詩、作詞賦曲;有人因為愛上這里,自行拍照,悉心做成精美的相冊。半山造了一個有趣的氣場,所有的客人在往里面放內容。”陳瑋說。
03
讓消費者自愿跟你一起玩,很重要
▼
陳瑋說,半山酒館開在九街的盡頭,沒有任何東西導流,全靠自己折騰。所以,他們一直做的,就是解決傳播的問題。
在半山,所有的產品都被稱為“營銷物料”,包括酒水、便簽、器具,信封,甚至是一個特殊設計的桌墊,客人可以一邊等餐,一邊畫畫,優秀的作品,還可以獲得 “閑得無聊獎”,獲得半山贈送的果酒。
▲餐墊作畫前后對比
▲畫竹和畫龍
“愿意跟著你玩很重要。這種自發的傳播,就是要解決’自愿’這個點,要反復撓他的心。”陳瑋說,所以,新花樣、新菜的及時出現很重要。而如果只靠自己,創意很快就會枯竭。所以,這又回到第二個話題,要打造 一個客人主動往里面放內容的場景。
半山的創新是品牌和客人一起驅動的。半山提供一個合適的氣場,這個氣場聚集了志同道合的參與者,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半山自己隨時保持創新的感覺,消費者的想法也會隨時交流、融入。直到現在,半山也沒在營銷上花過一分錢。
“解決自發傳播,實際上就是做到超越顧客的心理預期。”重慶本沒有這種具有文化氣質的酒肆,而半山不僅給了他們產品、空間、文化上的享受,更讓他們能夠參與其中,這才是他們愿意來的真正原因。
04
|結語|
最好的宣傳,是消費者幫你傳播
▼
在這個麻辣、喧鬧的重慶市場,半山酒館本是一個不合乎常規的存在,但卻意外的成了大家追逐的對象。
究其原因,是因為陳瑋將“半山”這個品牌看成了一個“大產品”,從菜品、酒水、字畫、裝修、活動、衍生品……每一樣不僅細致打造,還做到了氣質統一,不斷給消費者傳遞一種“品質、休閑、文化酒肆”的感覺,做出“驚喜點”。
很多時候消費者主動參與的營銷,往往是能夠有自我表達的場景。市場上眾多UGC(用戶原創內容)的流行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就像陳瑋說:“最省力的傳播,是消費者幫你傳播。”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也 可 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訂 閱
· END·
統籌丨王艷艷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大佬前傳|員工宿舍 餐飲業“老干媽”|2017陣亡盤點|服務員“禁忌用語” 餐飲人踩坑|年終獎怎么發|在四線做外賣 餐飲“師徒制”|董克平談標準化|餐廳關店 麥當勞發力|供應鏈“效率革命”|快餐水多深 餐二代生存報告|淡季攻略|餐廳走紅10條標準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