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九大報告里找答案:未來餐飲業的風口和利空在哪里?

    一 份 讓 你 免 于 掉 隊 的 餐 飲 數 據 報 告。

    第 1464 期

    投資,看數據,看政策。

    十九大關于中國主要矛盾的表述及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布局,對于餐飲業會有哪些利弊得失?聽這位深入研究餐飲業的人士如何解讀。

    吳憨子(ID:mckinsin) CIBANK餐投行創始人

    01

    餐飲投資風口1:生活方式餐廳

    大會的核心關鍵在于關于主要矛盾的表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不妨可以這樣理解:1981-2001年,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溫飽到小康;2002-2012年,我們的生活方式從小康到小康+;2013-2017年,我們的生活方式從小康+到小康++,新生活方式開始興起;2017年后,我們進入新生活方式與老生活方式深度更迭的新時期,就是小康+++。

    小康+++,就是小康PLUS

    小康PLUS,不同于“物質文化”,而是“美好生活需要”。囊括的范圍很大很廣,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全要素要求,老百姓的獲得感更可持續。

    小康PLUS,從“落后的社會生產”改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要求企業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

    “美食,就是生活方式。未來餐飲,必在生活方式上。”10月下旬,外婆家吳國平合永和大王林猷澳在一次餐飲論壇上也一致認為。

    什么是生活方式餐廳?暫且可以這樣定義:

    生活方式餐廳,實質上,就是餐飲的消費升級方向,也是餐飲投資的基本面

    02

    餐飲投資風口2:去三四線城市開餐廳

    大會報告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目前,雄安、粵港澳與上海等三個區域城市群初現雛形。

    培育三大區域城市群,一來,可以通過發達的中心城市拉動周邊區域三四線城市的加速發展;二來,城市群更有利于吸引鎮鄉農村人口落戶到城市,推動我國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更進一步。

    三四線城市居民具備消費升級的收入基礎,商品門類和品牌已經逐漸豐富。

    有權威數據顯示了“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潛力”:目前我國三四線城市人均 GDP 水平基本相當于北京的 2001-2007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相當于北京 2007-2010 年的水平。

    收入超前于產出,側面印證了三四線城市居民收入增速更快,為消費升級提供了收入基礎。北京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于 2000 年和 2007 年達到 1 萬元和 2 萬元,且其消費結構數據顯示消費升級在 2000 年左右啟動、2007年加速。

    因此,我們有理由判斷,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已經跨過消費升級的收入門檻。

    我因此得出一個預測結果: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水平,未來將出現臺階式的提升,即消費升級。

    三四線消費升級,其實,也是餐飲的消費升級!

    那么誰會受益呢?我以為,主要布局三四線城市的餐飲加盟品牌及其本地餐飲品牌反而會成為較大受益者。因為,北上廣深的餐飲直營品牌90%尚未具備渠道下沉經驗。

    03

    城鎮化給餐飲投資帶來什么利好?

    2011 年,我國人口撫養比達到 34.4%的歷史最低值,人口紅利達到峰值,并在此后逐漸衰減。隨著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數量負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不再能保持原有的水平。

    總撫養比:我國人口紅利于 2011 年達到峰值,后逐漸衰減

    “未來消費升級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人口流動。”大會背后智囊團隊,用這個理念推動了“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2016 年 10 月,就發布了《推動 1 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

    這些都是大會政策的前奏。它極大地推動了增加城市勞動力、拉動經濟增長和有效需求。非戶籍人口的城市落戶,不僅可以提升我國城鎮化水平,且人口的流動能促進勞動力要素的增加和需求的持續增長。

    在“新城、新片區中心、跨城最近縣鎮”等地拓店,都是在順應這兩大利好

    04

    餐飲業發展不會突飛猛進

    目前,我國人均 GDP 水平相當于 80 年代初的美國(1983-1984 年左右)、80 年代末的德、法、英、日(1987-1988 年左右)、90 年代末的韓國(1996-1997 年左右)。

    以美國的經驗看,30年后的一大趨勢是消費升級,即從傳統的消費品向服務消費轉變。房產之外,未來更容易發展做大的行業大概率出現在消費升級領域,這也更符合大會提出的“美好生活”的內涵。

    美國在進入 80 年代以后(我國目前人均 GDP 對應水平),行業占 GDP 比重變化

    但是,在美國近 30 年的發展中,即中國未來30年的發展,傳統的工業部門、周期性行業部分存在下降趨勢,餐飲等消費行業基本穩定,絕非這幾年鼓吹的所謂突飛猛進,這些只是近五年餐飲紅利期的自我幻覺。

    所以,“匠心”、“深耕”、“本地化”這些“因利空而不得不為之”的熱詞,將逐漸流行餐飲圈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也 可 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訂 閱

    ·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小哥講“新零售”|餐巾紙爭議

    危機公關法則kao鋪合伙人制創業宣言

    網紅餐廳教程帝都餐飲標準化擦桌

    鴨血之戰餐飲人女朋友8萬“喝茶費”

    味蜀吾改造百年老店馬旺子餐飲人履歷調查

    餐廳選鄰居海底撈服務升級|喜家德跨界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67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13日 07:27
    下一篇 2017年11月13日 14: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