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份 讓 你 免 于 掉 隊 的 餐 飲 數 據 報 告。
第 1404 期
現如今帝都最火的餐廳,莫過于亞洲首家“失重餐廳”——大眾點評熱門西餐排第一,經常一位難求,據說每天客流達1000人,周末能翻臺10次。
拋去“失重科技”這個引流的最大“噱頭”,從經營的角度,內參君發現不少秘密:
“營業這三個月光菜單改了10次。”
“別人看都是美好,我看哪哪都是問題都得改”
……
而且,這家餐廳的背后,還真有一套追求極致效率的不為人知的黑科技,或許你的餐廳也學得會。
”
■餐飲老板內參王艷艷發自北京
亞洲首家失重餐廳,菜品“從天而降”
沒錯,這家餐廳最大的特色就是無人上菜,菜品是“從天而降”的。因為無人點餐、無人送餐、無人收銀,所以也被稱為“無人餐廳”。
后兩個特征是借助客如云智慧餐飲軟件來實現的。客人入座后,只需用桌子上的平板電腦即可完成點餐,同時支付,然后就等著食物坐著過山車來到面前。
餐廳里彎彎繞繞的軌道,也就是這些“過山車”的原理——雙回路多螺旋軌道系統,不需要制動裝置,利用菜品本身的重力,依靠軌道的螺旋角度減速,最終讓餐品妥妥地“飛”到食客面前。“失重餐廳”的名字就是這么來的。
位于北京藍色港灣這家“失重餐廳”是亞洲首家,也是全球第9家。面積有1370平方米,基本上三桌共用一條傳菜軌道,一共16條。
大部分菜品是廚房做好后由傳送員送入軌道。但有一些,比如牛排等大份菜品,仍需要人工上菜。
這樣一家餐廳前期的籌備花了1500萬。餐廳的CEO張鳳來介紹,現在來看效果還不錯,從6月1日正式開業至今,平均每天客流量達1000人,“周末更是一位難求,翻臺率能達到10次。”
不過,網上也有不少“形式大于內容”的質疑。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內參君和張鳳來進行了深聊——
“別人看我們是美好,我看哪都是問題,都得改。”
“我們不想一開始就這么火,而是希望留給我們一個磨合的過程。”
……
1 智能軟件加持,人工一月省5萬
雖然是“無人餐廳”,但卻并不是無人服務。
內參君發現,對于新客,服務員要引導用pad點餐,用餐期間,服務員會及時清理掉餐桌上的空餐盒等垃圾。用餐完畢的收餐,處理顧客突發需求等,都需要服務員。平時需要5、6個人,周末需要約15人。
不過,因為借助客如云的智慧餐飲系統,實現自助點餐、自動傳菜,的確為餐廳節省了不少成本。
上千平米的餐廳,約60張餐桌,前廳到后廚一共40人。張鳳來說,相比同等面積的中餐廳能省下10個人工,一個人月工資5000元的話,一個月能省5萬。
2 黑科技:人臉識別、DIY漢堡,更有傳播性
上面提到客如云智慧餐飲軟件,不僅為餐廳節省了人力,還實現了很多創意服務。
張鳳來說,這個智慧軟件,能幫助他們推出更有意思的產品,比如顧客在pad上DIY漢堡,加幾層肉餅,加什么菜,加什么醬料,“自己做的含著淚也要吃完。”張鳳來說,這樣的話,這個產品的傳播性就變得非常強。
內參君還了解到,昨天,客如云在一年一度的新品發布會上發布了“人臉識別”的功能。未來,或許也將成為失重餐廳的另一個“黑科技”。
除了黑科技,張鳳來說,軟件給他的餐廳帶來的是降本提效的巨大改變。
比如,客人點餐后,信息馬上同步到廚房的屏顯;每天的經營數據,打開手機app就能一目了然;哪個菜一段時間內銷量太低,立馬就給拿掉了。
“還比如供應鏈管理,食材、物料等庫存不夠的時候,系統會及時提醒,就比如我們的餐盒,突然沒了,那就什么都干不了。”
“過去做餐飲采購是個大問題,現在全部系統化。進了多少西瓜,做了多少西瓜汁,牛肉做了多少牛肉餅,中間的食材損耗都被技術管理起來,降低成本,提高了采購出品過程中的效率。”
而且,未來擴張新店,這個軟件能根據他們的流水做出贏利模型,幫助貸款。
張鳳來說,現在的餐飲業已經進入精細化、智能化、信息化運作了,也有不少餐飲人開始愿意為服務買單了。“軟件可以代替大量無形的管理,這是餐飲業發展的趨勢。”
內參君也了解到,未來,餐飲智能軟件還能成為經營者的智能語音助手,類似蘋果手機Siri的功能;而且餐廳經營是否健康,軟件還能給餐廳進行體檢。好厲害了。
3 菜單3個月改了10余次,客單價還得降
失重餐廳以漢堡主打,還有牛排、意面、德國烤腸等四五十道菜品。張鳳來說,這樣的產品線,相對中餐來講,簡單、好制作,從顧客點完餐到菜品上齊,能保證在15分鐘之內。
這背后是更大的心機:“我們是基于西式正餐和漢堡王之間的一個品牌定位,這個定位能覆蓋到的消費群體最大。”
就在內參君去體驗的前一天,張鳳來說剛剛換了新菜單,這已經是三個月來的第10余次了,較貴的漢堡全部砍掉了,“目前130元的客單價還是偏高,理想是降到100元。”
這樣性價比會更高,覆蓋的用戶會更多。“別人也是100元,可我這里有軌道、好玩,那為什么不來我這兒呢” 。
4 “再有科技范兒,餐廳還得是個餐廳”
到目前為止,網上對失重餐廳評論最多的就是“科技范兒”。事實上,這家餐廳相比國外更側重于工業設計感展示的失重餐廳,已經做了大量的修正。
“我覺得我們的餐廳要更生活化,‘餐廳還得是餐廳’,這是最難、最需要控制的。”張鳳來說,可以有夸張的設計、大量的美學,但最后別忘了,餐廳還是吃飯的地方,比如椅子,要有科技范、現代感,還得舒適。他費了很大功夫,找了專門的廠家訂做。
餐品從廚房到餐桌,只需10—15秒,顧客體驗還不錯,但張鳳來覺得,這個速度有點快,還沒有調到位,控制到20—30秒比較理想,“讓食物緩緩、柔軟的下來。”
他給失重餐廳的定位是餐廳娛樂化,更加注重消費者的體驗感與參與感,而智能化是實現娛樂化的重要手段。
|小結|
對于有一些來考察想模仿的人,張鳳來說他一點都不在意,“餐廳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構成,你能理解我的軌道,也不理解我的空間,理解了我的環境,不理解我的品牌,理解了我的定位,不理解我的提升和迭代……” 在內參君來看,雖然一個餐廳的靈魂是不能復制的,但“失重餐廳”利用科技提高效率、利用智能管理解決餐廳痛點的思維,值得很多餐廳借鑒。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茜妮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餐企賣月餅|云味館挨著星巴克|巴奴玩快閃 5年從0到10億|外賣菜單|探訪海底撈后廚 西貝動線心機|好老板8準則|肯德基子品牌 品牌起名|餐企年中報|商場房租報告 商場“潛規則”|海底撈“老鼠門”|煎餅攤月入3萬 網紅火鍋|供應商揭秘|牛肉新風口 素面與西貝10萬+|黃燜雞PK麥當勞|“酷團隊”法則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