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導讀
在疫情后的經濟恢復政策導向下,一級市場的資本爭先入場,為餐飲品牌輸血續命。有投資人表示,此時可能是資本入局餐飲的最好時機。
同時,疫情帶來的壓力讓許多頭部品牌意識到資本的作用。此前曾表示“絕不上市”西貝賈國龍也開始松口,近日,還有媒體發布了“奈雪赴美上市”的消息。
餐飲上市潮真的在加速嗎?關于這則“上市傳聞”,和近期大家最關心的一二線城市復工情況,我們與奈雪創始人彭心聊了聊。
本文轉載自咖門,ID:KamenClub。
被傳“赴美上市”?
創始人回應來了
昨天,一則 “奈雪的茶正考慮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消息引起行業熱議,報道指出此次募資額最高可能達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5億元),還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奈雪的茶最快計劃在今年上市,其正與顧問就潛在的首次股票發售交易進行合作。
?報道稱,此次募資額最高可能達4億美元
處于風口浪尖的頭部品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爆出“上市、融資”的緋聞,但其中博人眼球的標題黨不在少數,這回到底是不是“狼來了”呢?
針對這一傳聞,奈雪的茶公關總監王依回復:“我們暫時沒有接到相關的信息,目前公司重心都在應對疫情和快速恢復運營上,暫不評論市場上的相關流言。”
“已經有很多人問了,我都想設置自動回復了,現在還沒有,有了會和大家說的。”昨天,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告訴我。
?奈雪門店給醫護人員送餐,圖片來自@奈雪的茶Nayuki
截止到發稿前,奈雪的茶在全國50多個城市擁有349家門店、1.4萬名員工,作為直營品牌,奈雪在此次疫情中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目前已經復工80%的門店,經營狀況怎么樣?”澄清上市傳聞后,我近一步問出了大家關心的“一二線城市茶飲消費情況”。
已有10%的門店營業額恢復
一二線市場恢復比預想要好
“截至2月25日,全國有近8成門店恢復營業。其中10%的門店業績恢復明顯,和上月同期差不多,如東莞、南京、深圳、廈門、杭州、溫州的部分門店。”彭心告訴我。
2020年2月24日,茶顏悅色一家門店線下復工,顧客們在店前排起百米長隊。因正處疫情期間,奶茶店采取排隊間距1.5米的措施,站標線定位,排隊要排一兩個小時。但有顧客說,太想喝了,隊伍排得再長也沒關系。
對于布局在一二線城市的一些品牌來說,疫情的打擊肯定是有,但似乎沒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巨大。
“我們往年春節期間本來就是淡季,在上海,白領們都返鄉過春節了,春節期間的備貨和營收預期都有限。”椿風茶飲創始人胡開基告訴我。
不止上海,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城市在春節期間,受到返鄉潮的影響,市場行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次疫情最嚴重的一周,其實和我們春節的淡季周期是重疊的。”彭心告訴我。
?大城市上班族們都返鄉過春節了,圖片來自@深圳生活
相比于四五線城市的消費反彈,大城市管控嚴、開工成本高,一二線市場恢復得到底怎么樣,是很多人關注的話題。
“在疫情最嚴重的兩周,當時我們做了最壞的打算,當時全體高管都申請了半薪或凍薪,但其實還好。今年的開店計劃會延遲,但不會減少,一季度耽誤了,后續我們加快進程追趕,既定的日本首店和美國首店,也會在相關國家疫情解除后延期開業。我們都認為相比于餐廳、旅游、娛樂等行業,飲品是其中恢復最快的。”彭心表示。
? 奈雪創始人彭心鼓勵伙伴
參考17年前的非典,在疫情較重的5月份,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同比下降15.5%。6月下旬,疫區實現“雙解除”之后,居民外出用餐快速增加,城近郊區及周邊旅游也迅速升溫,使餐飲市場銷售出現較快反彈。6月份全國餐飲業零售額同比增長3.4%,扭轉了5月份負增長的被動局面。
盡管現在的經濟總量和消費者行為跟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不能簡單地根據以前的情況來推斷今天,但財經作家沈帥波仍表示:
基于國家在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方面積累了更豐富的經驗,以及在產業轉型和人民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被重創的消費市場在疫情結束后依然會迎來新的生機。
奈雪的自救:
線上商城的訪問量增長89%
梳理奈雪在疫情期間的做法,除了“無接觸營業”等行業通識外,我發現了幾個值得思考的點:
1、發力線上零售,點心、茶盒不斷上新
疫情期間,面臨半數以上門店暫停營業,奈雪在線上商城發力,將奈雪的禮物門店娃娃機中的產品,全部上線到網上商城,還上線了不少新品,如奈雪小茶盒、休閑零食點心等。
?奈雪在線上商城發力
2、打通權益,用獎勵激活會員
他們打通了外賣平臺和奈雪的會員權益,消費者以前的積分都可以兌換禮品、代金券,鼓勵消費者點單。
3、小程序訂單環比提升近50%
“本周奈雪線上商城的訪問量較上周增長了89%,訂單量也呈增長趨勢。奈雪小程序訂單量占比環比提升近50%。這些數據也為我們下一步的策略提供了參考。奈雪的茶接下來會重新思考堂食、外帶、外賣、零售四種產品結構和盈利模型,并重新進行資源配置。‘線上訂單’以及‘新零售等多元消費場景’是我們下一階段新的努力方向。”彭心告訴我。
? 奈雪的茶將重新思考產品結構和盈利模型
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飲品人對于線上生意、零售生意的理解。一向不做外賣的茶顏悅色,還緊急研發了適用于外賣的產品,并上線了外賣門店。
不少行業人士都在講“外賣和零售拯救不了營業額”,其實這個時期積極做外賣和零售,并不僅僅是為了營業額,而是與消費者保持情感鏈接,持續告訴顧客:我還在,并且還努力為你提供更好的產品。
否則當疫情結束后,消費者走出家門,在同一條街十幾個產業品牌中挑選的時候,憑什么選擇你呢?
新茶飲的進化:
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
眾所周知,新茶飲行業近幾年處于爆發增長趨勢,但和餐廳一樣,一直處于“賺辛苦錢”的狀態。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使得以線下消費場景(堂食)為主的茶飲行業面臨著近年來最為嚴峻的困難時期。
? 疫情影響下,線下消費場景為主的茶飲行業面臨沖擊
從近期頭部品牌的種種自救措施中不難看出,新茶飲已經從經營產品開始向經營用戶轉變,從營銷主義升級到價值主義,從跑馬圈地到精耕細作。
一方面是盈利結構的精耕細作,更重視線上外賣和零售業務,從產品設計、線上運營、包裝、配送等全環節“修煉內功+補課”。
另一方面是顧客群體的精耕細作,通過小程序、會員系統等將顧客從“冷冰冰的數字”變成“鮮活的個體”,并根據他們的需求,持續發生交互,篩選出“信任流量”,即品牌的“自來水”。
品牌傳播過程中,一個信任流量抵得上1000個普通流量,一個細分行業,你能獲取10萬個信任流量,就能擁有傳統意義上1億個粉絲的勢能,足以打透一個行業。這也是茶顏悅色身在長沙、名在全國,被抄襲后,粉絲們在微博上“揭竿而起”的原因。
更高效地盈利、更深層地服務——或許是疫情磨煉中,新茶飲的進化。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