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立即關注
人在燈下,便看不到燈下的黑影;越常規,越少人懷疑它是否合理。
餐飲業有哪些“燈下黑”的地方?
最近很多業內人士都在討論:餐企前廳后廚的大小沖突,一追究,根源大部分都在員工宿舍里!
餐飲老板內參 小鴨子/文
這兩天,廚師楊文高為找房急得額頭起了痘。
他原本住北京三環的宿舍里,上下鋪八人間,公司給配了空調、保潔,去之前他挺興奮,這家餐企待遇不錯。結果剛半個月,他就因為在餐廳跟同事打架,被開除了。
“都是宿舍里那群奇葩,來來回回酸你,‘你這么能干,怎么還跟我們一塊上班呢?’”楊文高漲紅臉,“讓你來你也忍不住!”
——在與一線員工的交流中,內參君總能聽到不少這樣的聲音。
日本物語集團董事、中國區首席戰略顧問盧南,曾主導過一家烤魚品牌的員工宿舍改革,他的感受是:餐企前廳后廚的大小沖突,一追究,根源大部分都在員工宿舍里。
◎標準員工宿舍
員工宿舍,暗藏三大隱患
餐飲是老行當,又是勤行,工時長、累,員工又多窮苦出身,為了方便休息、管理,宿舍自然成了標配。
隨著時間推移,消費者在迭代、員工也在迭代,宿舍的隱患逐漸浮出水面,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安全問題、隱形成本、員工不和。
“安全問題”,踩中一個就損失巨大。
問題來自兩方,一方是外部,違章建筑、人口治安、衛生防疫問題,指不定什么時候,樓就查封了;
一方是內部,即宿舍用火、用電,前年上海某烤魚品牌一員工,在宿舍內吹頭發漏電身亡,雖然不是工作時間,但因發生在宿舍,品牌不得不支付了80萬賠償費。
“隱形成本”,投入不少,又產生不了效益。
客從何處來品牌主理人Anko告訴我們,為避免安全隱患,他們有系列規章、培訓,包括不允許使用明火、燃氣;所有插線板由公司集體采購;每個屋子至少配備2個滅火器等等。
為保證整潔,宿舍內采用“值日生制”,每天拍攝宿舍內務視頻發到工作群中,這是日常檢查,此外,公司還會突擊檢查。
不做這些,容易安全暴雷;做了這些,就是隱形成本,既不好計量,又產生不了效益。
◎宿舍檢查群&員工手冊
“員工不和”,影響人效。
正如前文楊文高的例子,十幾個人住在一個宿舍,多少都會有矛盾。
起摩擦的原因往往是小事,比如衛生間就一兩套,洗澡、廁所都要排隊。員工在宿舍的摩擦,可能會造成在門店內的互不合作,甚至有前廳后廚大打出手,老板不得不抱著水管沖開的案例。
餐飲砍掉宿舍,有可能嗎?
星巴克進入中國多年,從未提供員工宿舍,但是他們每年在中國招聘的員工超過6000人。
怎么做到?完善的福利體系、晉升體系,甚至不僅給員工買保險,還給他全家都買上,從而招到了一大批自帶住房的當地員工。
曾在星巴克光華路SOHO工作的咖啡師昕峒告訴內參君,店內北京本地人比例很高,基本不會離職,非常穩定。
◎星巴克華貿店
2016年2月起,星巴克開始為全職員工提供住房津貼——大多數砍掉宿舍的老板,都將房補當成了替代方案。
青渝藍之麻辣香鍋創始人吳楠,從創立之初,就決定北京不提供員工宿舍。每月,他為員工提供800塊房補,不分職級;招人時,他們刻意選擇夫妻,“這樣兩人的房補加起來有1600塊,在北京也相對好找房了”。
此外,第三方公寓也是一種方式——員工直接與公寓簽約,餐企便將安全責任轉嫁給了公寓運營商。
廚師王秋秋便住在由魔方公寓提供的宿舍中,4人間,共享客廳、衛生間,公寓負責收發快遞、打掃衛生等。每個月,公司會象征性收取他們300-400塊房租。
這種方式的問題是第三方公寓少,員工不能住在附近,成本也相對較高:魔方公寓在北京798提供的四人間宿舍,收費每人1550元/月。
不過,一線城市房租的漲勢也快趕上了——客從何處來目前員工住宿成本已經達到 1300元。
在盈利的餐企中,人工成本應該控制在 15%-20%之間;隨著一線城市房租上漲,如果提供宿舍的支出超過了這個比例,顯然便會有更多餐飲老板選擇“砍掉宿舍”。
海底撈、西貝、巴奴
他們怎么都不砍掉宿舍?
如果砍掉員工宿舍又安全,又省錢,那么為什么海底撈、西貝、巴奴這些頭部企業,都遲遲不動手呢?
上個月,深圳新開了一家海底撈,三套宿舍,入住店員60人,不久,就遭到其它業主投訴“人太多”、“素質低”等。據南都報道,在證明租賃合法、無消防隱患后,店長仍在協調下,決定退租。
這樣的事件,10年前便發生過。據《海底撈你學不會》記錄,2006 年春節,十幾個女店員正要搬進宿舍,就被門口的保安攔住:“你們人太多,不能住一套房!”
◎海底撈員工宿舍
可想而知,中間這10 年,海底撈在員工宿舍上吃過不少類似的虧。據業內資深人士講述,他們每年在宿舍上的損耗高達好幾百萬——那為什么一定要有宿舍?
對來自農村的底層員工來說,在陌生大城市,住所是他們的首要需求;對于餐廳來說,宿舍的存在可以減少員工流失、增強他們與餐廳的聯系;在此基礎上,海底撈這樣的企業,構筑起了獨特的“家人文化”,從而讓“服務”成為品牌的壁壘。
不僅頭部,縱觀行業,“包住”仍然是主流做法:據58 同城今年 3 月發布的《2018餐飲行業招聘總結報告》,62.79%餐企均提供“包住”待遇。
去宿舍化是一種趨勢
但還需要時間
2017 年起,渝是乎酸菜魚便開始“去宿舍化”,到目前為止,創始人王勇告訴我們,“去宿舍化進程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還剩下三分之一。”
招人困難,是去宿舍化面對的主要問題。“我們也提供房補,管理層1000元,基層員工500元,目前的情況是,只有20%的員工選擇房補,剩下的都住宿舍”,Anko告訴我們,“不提供宿舍在一線城市招人,太難了。”
為了解決招人問題,餐企需要付出更多的薪資。
江邊城外上海龍之夢店,在4年前服務員市場待遇2800元時,便已經給到了 4000+元;青渝藍之麻辣香鍋則為普通員工提供4200+元房補+800元包吃的待遇,加上其招夫妻的偏好,能保證家庭月收入在萬元左右。
不過,在盧南看來,賬應該這么算。如果一個員工,每個月可以產生45000元的營業額,那么按10%,即4500塊錢給他,人工成本才10%;按照15%,他的收入就有6750塊,足以自己支付房租,不必再提供宿舍。
也就是說,去宿舍化是餐飲“企業化”大潮下的一種趨勢,它要求的是重新計算人效,調整用工結構,讓整體運作更為高效;另一方面,員工群體本身的變化,也在促使這樣的趨勢出現。
“背井離鄉、農村長大、家境不好、讀書不多、見識不廣、受人歧視、心里自卑”,這是《海底撈你學不會》對于員工的描述;
“貓死了,請喪假”,“工裝太丑,當場辭職”,“偶像分手,哭到翹班”,則是我們最近的聽聞——當獨生子女一代的95后成為員工主力,如何讓他們在宿舍共處,也是一個問題。
目前來看,去宿舍化的確是未來的一種趨勢,變化在逐步發生,但主流尚未改變。餐飲企業變得早、變得晚,都要根據企業本身的情況,如何把握節奏,應對環境,是市場提出的新難題。
·end·
統籌|笑凡 編輯|于聰聰 視覺|魏鎢琪于聰聰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木屋燒烤百城千店計劃|香港茶餐廳|星巴克魔鬼細節
遠距離引流|小龍蝦價格大跳水|烘焙新玩法
奈雪長紅的秘密|換個門頭營收翻7倍|餐廳工裝
商務合作:真真18037518262(同微信) 佳音吶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