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垃圾分類,聊聊奶茶咖啡環保這件事




    經歷過無數次“你是什么垃圾”的靈魂拷問后,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終于正式實施。


    星巴克、喜茶已經積極施行了紙吸管、自帶杯減價等環保行為。


    飲品業推進環保,更重要的是想明白一個問題:飲品杯子究竟是容器還是包裝?


    作者政雨



    -01-

    飲品業的環保行動


    最近的“奶茶”,好沒面子的,被喝完還要被拆解、被嘲笑:


    在網友吐槽垃圾分類時,有個段子一直被津津樂道:奶茶,究竟是什么垃圾?


    答案分4步: 


    • 第一步,沒喝完的奶茶倒下水溝;

    • 第二步,珍珠、果肉得丟濕垃圾;

    • 第三步,杯子、吸管丟干垃圾;

    • 第四步,大部分熱飲、奶蓋茶蓋子是可回收垃圾。


    說起來,還是飲品包裝不夠環保,在消費者垃圾分類熱度高漲時,才成了被關注的目標。


    但是,嗅覺敏銳的飲品品牌已經在變“綠”了。


    喜茶啟動環保計劃:推出紙吸管;自帶杯消費減2元;鼓勵紙袋、紙杯循環利用;門店實行節能計劃等等。


    而星巴克在2018年7月就宣布,2020年之前全面停用中國所有門店的塑料吸管。4月份,還在上海和深圳門店推出無需使用吸管的杯蓋,和紙質吸管。以及新近推出的11款“玩味冰杯”,號稱可以重復使用20次以上。


    星巴克“玩味冰杯”


    這兩個月多來,星巴克一直在上海的700多家門店,準備垃圾分類落地措施:設置明確的分類垃圾區域、開展員工培訓,甚至還在每家門店都安排一名員工作為綠色伙伴,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推廣。


    現在到一些門店可以看到,全新的操作臺上,設置了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濕垃圾分類區域,店內主要涉及的投擲物也都作了相應提示。


    星巴克對店內的投擲物進行了分類標識,圖片來自星巴克中國


    工作人員也得嚴格按照分類要求投擲垃圾。比如,用完的牛奶紙盒,先沖洗干凈、壓平后投入可回收垃圾箱;泡完的茶包,先破袋、再分別投放;喝完的塑料冷飲杯,也統一收集后,到后廚洗凈,放入可回收垃圾箱。如顧客有投放有害垃圾的需求,門店也能夠代投。


    頭部品牌不余遺力推行環保,總結起來,有3點動力:


    1、提前熟悉,及早適應


    目前來看,垃圾分類主要集中在社區居民層面。根據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定:到2020年底,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就是說,垃圾分類勢在必行。


    6月7日,有媒體報道,杭州紹興路一家海底撈門店因存在垃圾混裝等不規范行為,被開出“垃圾拒運單”。雖然這家店垃圾拒運并沒有真正實施,但還是給餐飲商家一記重要提醒。


    海底撈的“垃圾拒運”事件,給餐飲商家提了個醒


    據了解,目前喜茶上海門店在按要求設置、專門訂購垃圾桶,培訓伙伴垃圾分類手冊、分類標準。巡茶也在通過采購不同垃圾桶,分類后場垃圾。


    所以,早行動早適應。


    2、賺眼球,留好感


    是熱點,就要追,大品牌都有營銷思維。樹立一個“保護地球,從我做起”的正面形象,留給消費者的只有好印象。


    3、真?為環保做貢獻


    麥當勞從2007年開始,將塑料外賣袋改為紙質外賣袋,截至2017年,已經少用了超過20億只塑料袋。


    據了解,改為紙吸管和直飲杯后,兩個月來星巴克節約塑料吸管超過100萬根。


    星巴克推出的紙吸管,圖片來自星研所



    -02-

    飲品杯的環保痛點,價格貴推廣難


    目前來看,頭部品牌踐行環保的動作,還多集中在少用吸管上,主要目標是“減塑”。或從根源入手,減少塑料的使用;或間接用紙代替塑料。


    相比塑料,紙作為植物中的提取物,更容易降解,相對環保。據麥洛特負責人余洋介紹,700ml注塑杯是22克,而紙杯中的塑料含量微乎其微。


    但這其中存在不少問題


    1、減塑之后的包裝比如杯子,容易軟塌塌(可腦補礦泉水瓶),缺少價值感。


    我們發現越貴的礦泉水用的瓶子越結實,奶茶店里的杯子,杯壁厚實就會讓人覺得20多塊很值。


    2、紙制材料成本高、實用性差。


    星巴克推出的紙質吸管,官方一直在強調“不要咬”。而據嘗試過的網友反映,一方面難以吸到東西,剛吸上來就變軟,最最難忍的是“咬吸管”的癖好不能滿足。


    紙制和塑料包裝雖都能確保安全性,但顯然塑料實用性更強。


    而在飲品業,除了吸管,顯然杯子才是更耗費塑料的環節。目前在飲品包裝里,使用最多的是PP材料,穩定耐低高溫。


    但據了解,目前出現一種PLA材質的塑料包裝材料,其原料來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主要以玉米、木薯等為原料,兼顧環保和實用性。


    但是,PLA成本較高,是普通材質的2倍以上。據了解,僅在臺灣星巴克、711等部分門店有使用。尚未得到普及推廣,研發方案尚不夠聚焦成熟。


    以市場動力推動企業主動選擇環保材料,難度不小。真實現環保,還需要相關部門強制措施的出現。


    總體來看,換紙吸管、回收咖啡渣等等行為,與帶來的實際環保價值相比,更有價值的是對環保理念的倡導和推崇。


    品牌環保行為的背后,是環保意識和價值的傳遞,圖片來自星巴克中國


    但這并不意味著飲品業什么都做不了。



    -03-

    飲品的杯子是包裝or容器?


    吐槽奶茶分類的段子,聽起來挺有意思,仔細想想頗有諷刺感:奶茶店造型百變,在杯子上大做文章,其實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浪費,1是動作資源、2是時間成本、3是存儲資源,分類越細浪費資源越多。


    在名高包裝創始人劉偉看來,冷熱通用的單一材料,更符合環保的標準。


    這幾年飲品業瘋跑,杯子上也在大做文章,奶茶杯承載著產品一個很重要的功能——營銷。


    透過干凈清晰的杯壁,茶清澈、水果鮮艷、珍珠剔透、小料豐富,都是在撩撥消費者的購買欲。1000CC、700CC、大方杯、小方杯、瓶子、杯套等風格各異的杯子造型,伴隨著新品一起出現,都成為搶奪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喜茶的杯裝,圖片來自喜茶微博


    當然,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批判飲品業“濫用”塑料的問題是不科學的,任何一個事物的出現,都是在為人們生活得便利服務。


    只是,如何在兼具功能性的同時,實現更環保;當你在選擇一款新的包材時,有沒有把環保的因素考慮進去,這是更有意義的提醒。


    想清楚兩個關鍵詞:飲品的杯子是“容器”還是“包裝”?


    容器意味著樸素而實用的,更注重功能性;包裝則需要華麗且引人矚目,更追求營銷效果。


    新茶飲不僅在被消費產品本身,顏值、營銷動作等等都是精心設置的“誘惑”。起碼在現階段,奶茶杯還個需要精心打扮的“包裝”,需要考慮顏面。


    只有實現二者的平衡,飲品業才真的離環保更近了一步。




    7月16日,北京麗景灣國際酒店2樓,創飲Talk全國巡回課北京站。識別下圖二維碼報名:


    政雨  編輯孫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咖門飲力學院培訓平臺:

    新手開奶茶店,你需要避開的7個大坑:

    關于黑糖飲品,你不知道的研發邏輯: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7744612803(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780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3日 07:28
    下一篇 2019年7月3日 08: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