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麥當勞肯德基不直接打折,而是發優惠券?

    為什么麥當勞肯德基喜歡發優惠券,而不是直接降價?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使用優惠券,還是降價的問題。

    首先,利潤的最大化并不等同于銷售量的最大化,而是等同于消費者剩余的最小化(消費者剩余是指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與實際支付的價格之間的差額),消費者剩余越小,企業從消費者身上榨取的價值就越多,就越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優惠券作為價格歧視策略的一種,極好地區分了愿意付出時間成本來搜索優惠信息的”窮人”(工薪或學生階層)和不在乎優惠信息直接到門店購買的”富人”兩類消費者,讓他們都支付了他們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從而達到了消費者剩余的最小化和利潤的最大化。

    比如一對雞翅賣9塊錢,很多對價格不敏感的顧客,直接掏錢就買了,這些人不是優惠券的目標人群,要是你把雞翅統一降價到7塊,從他們身上就少賺了2塊錢。

    但你發行雞翅減2元的優惠券,有的顧客本來不打算來店里消費,你根本賺不到他的錢,但因為他有了雞翅優惠券,出于貪便宜的心理,他就來買雞翅,于是你賺到了他的錢,盡管少賺了2元,但總比賺不到好啊。

    注意,這里的「窮」與「富」,并非單純指經濟境況,而是指消費者對待同樣商品時支付意愿的高低。

    至于單純降價,往小了說,短期內會帶動銷量的上升,但不利于強化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和品牌感知,一旦重新提價,消費者的負面反應會比較大;往大了說,降價雖然是獲取市場份額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但市場是動態波動和有機統一的,一旦你開始降價,同行業內的其他企業勢必會做出應對,其結果最終導致價格進入下行通道,引發企業間的價格混戰,最終不僅損害企業本身,而且惡果會波及整個行業。

    另外,優惠券比降價好還體現在:降價促銷沒法反復用,但優惠券可以無限次循環。

    比如上面說的你把雞翅從9元降到7元,短時間內固然也能吸引對價格敏感的顧客來消費,但時間長了,當顧客已經忘記原先的9元期覺得7元才是正道,降價對銷量的帶動效果就變成零了。雖然你可以再次降價,但總不能降得虧本。

    但優惠券不一樣,這波優惠刺激不到消費者了,就換種優惠方式,每次都能吸引新的人群,只要店不倒閉,你一年四季可以天天搞。

    為什么說使用優惠券減少了消費者盈余,從而達到了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舉個例子,假設有 A、 B、 C三名消費者,他們都意欲購買一個麥辣雞腿漢堡,但由于偏好程度以及收入狀況等方面多有不同,因而,每名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也大不相同,現在假定他們三人的最高出價分別是12元、11元、10元,同時,我們還假定每個麥辣雞腿漢堡的全部成本為5元。

    那么,在商家不同的價格水平下,漢堡銷量將不同,商家可獲利潤額也不一樣。此時倘若麥當勞把價格定為12元,則僅有一名消費者愿意購買,就是最高愿意出12塊的A同學,此時商家可獲利潤為(12-5=)7元;現在麥當勞決定實施優惠,以最低價5元(即成本)銷售,銷量則大升至3個,A、 B、 C三人都會購買,但此時商家利潤為零。

    以上兩者情況說明單純追求價格最高(定價12元時賣出一個漢堡利潤7元)和單純追求銷量最大(定價5元時賣出3個漢堡利潤0元)都帶不來利潤的最大。此時倘若麥當勞看形勢不妙,再做調整,把價格定為10元,這樣A、 B、 C三人都會購買,此時商家利潤為(10X3-5×3=)15元,達到了最大化。

    由此可見,商家定價的最理想情況是,價格在消費者能接受的程度下最大化,并且實現在這一價格下的銷量最大化。換言之,商家應該盡可能按照每名消費者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進行銷售。

    問題在于,消費者不會腦殘地走到柜臺前,把他們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告訴你。那怎么獲取他們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呢?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發放一定的優惠券,由此商家就可以把具有不同支付意愿的消費者區別開來,從而對不同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

    現在假設一個漢堡成本5元,定價10元時,100人會接受此價格。定價15元時,有60人會接受此價格,前者利潤為(10-5)×100=500元,后者利潤為(15-5)×60=600元。但商家不想放棄另外40個支付意愿較低的消費者,于是決定用5元優惠券來吸引他們,同時對剩下那60個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依然維持15元的原價銷售。此時商家利潤為 60×15+40×10-5×100=800元,達到了最大化。

    同時因為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使用優惠券的消費者為了獲取低價必須支付如下成本,一是時間成本,二是自由選擇權的喪失。

    收集名目繁多的信息,下載APP,上網打印電子券,去路邊索要優惠券,這些都會浪費你的時間。而且優惠券的優惠大多限定于固定的產品組合,而較少用于單點。

    通過優惠券,麥當勞肯德基成功地區分了顧客中的「富人」和「窮人」。對待富人(不持有優惠券的人),商家給他們提供的商品比較貴(沒有優惠),對待窮人(持有優惠券的人),商家給他們提供的商品比較便宜(享有折扣)。

    商品一樣,價格不同,這就是典型的價格歧視,這一價格歧視策略,使得商家從消費者身上榨取了更多價值,讓每一個消費者都能在他們所能承受的最高價格下進行消費,從而達到了利潤的最大化。

    最后再補充2點:

    1)優惠券能讓消費者在心理上形成應激機制,每當你看到名目眾多的優惠券和app時,你就會產生一種“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感覺,每看一次和再看一次的過程,都會無形中加強你的消費傾向和品牌感知。而單純的降價并不能做到這一點。優惠券特別夠吸引那些愿意付出時間成本搜索優惠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忌憚門店高價的經濟不寬裕群體,因為這類人在心理上更容易形成類似占便宜的應激機制。

    2)優惠券能讓消費者在實際支付中造成價格失敏,持續刺激消費者。優惠券的優惠策略會結合銷售情況及時更新。在保證低于門面價的基礎上,優惠券的價格時常在變,優惠組合也在變。比如一份麥樂雞套餐門店18元,優惠券可能這周會把價格設為14.9元下周又設為15.9元,這周給你搭配個果汁,下周又給你贈杯可樂。如此變來變去,消費者對優惠券上的價格并不太敏感,他們所確定和堅信的一點是:使用優惠券會比門店便宜,如此一來使用優惠券能夠持續刺激消費者。

    來源:商戰ABC

    延伸閱讀-會員營銷實戰:

    新悅茶餐廳|遇見烤魚4|大牛火鍋|蠔之味|遇見烤魚3|小麥町|巴人火鍋|春潤四|花椒遇見辣椒2|恩典榴蓮披薩|小雞部落2|遇見烤魚2|額爾敦傳統涮|海鄰家|潮小棧|銘咖咖啡|花椒遇見辣椒1|小雞部落1|遇見烤魚1|香家火鍋

    延伸閱讀-城市論壇:

    廣州|深圳|北京|上海|鄭德安|李政羲|顧亮|呂強1|呂強2|金勇|許戰海|趙志強|周建祥|鶴九|遲煥濤|黃成鋒|何鑫

    延伸閱讀-百城合伙人:

    西安|沈陽|南昌|石家莊|成都|蘇州|杭州|長沙|鄭州

    經全國餐飲老板委員會

    2017年初審通過

    HUIYUAN

    餐飲企業運營實戰教科書

    會員營銷

    必修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665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9月12日 20:50
    下一篇 2017年9月12日 21: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