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成長的速度趕不上開店關店的速度!
有數據稱,2014年和2015年餐飲的開店數量爆增,北京達到50%增長,而廣州、深圳更是達到了90%的增長。然而在2015年下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總共關閉了161287家店。其中上海關閉了63296家店,也就是說,上海平均每個月有一萬多家餐廳關閉,平均每天350多家。
同時,餐飲好案例君還了解到,年初麥當勞就因全球業績不佳而宣布2016年將在全球關閉700家店,知名連鎖重慶菜根香鑒于餐飲經營風險太大而全線收縮,300家加盟店剩下不足100家,11家直營店僅剩下3家,小南國也決定今年對8至10家虧損門店進行閉店或處置處理……
上海代官山、厚味香辣館、年代秀,山西唐都大酒店,重慶柴火雞,武漢巴適餐廳,長沙金百匯國際海鮮自助餐廳,廣州東方既白……都位列2015年餐企死亡名錄。
“一睜眼,都有新開的店,一閉眼,一家老店就倒下了”,用來形容近年來餐飲市場激烈的競爭現狀再恰當不過了。
最近兩年來,餐飲作為門檻最低的項目,大量創業者涌入,而互聯網時代來臨,讓資本意識到餐飲業同樣可以實現快速擴張,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進入餐飲業,也給傳統餐企帶來了挑戰。價格戰、管理戰、營銷戰、資本戰挑動著整個餐飲業的神經,餐飲進入“戰國”時期,今年洗牌繼續加劇!
在目前,對于餐飲企業來講,暴利時代已經結束,產品結構、戰略部署、市場布局與推動策略,都需要重新思考與調整,保證餐廳贏利最重要,活下去最重要!
我們經常看到先做大,再做強的餐飲企業垮掉,但是很少看到先做強再做大的企業會垮掉。
2015年下半年,外婆家提出了“一個品牌永遠只開100家”的戰略。我們都知道,自2010年外婆家進軍上海后,擴張步伐就一發不可收,短短五年多的時間里,就開店180家。
在外界認為外婆家應該乘勝追擊時,外婆家卻選擇了剎車減速。原因何在?
外婆家創建那會正值大眾餐飲蓬勃發展之際,外婆家正是站在了風口上,然而今時不同往日,如今整個餐飲市場大環境動蕩不安,外婆家及時認清了發展的局勢,選擇了冷靜下來,放緩腳步,練好內功。這種做法相對應地保障了每家店的客流量始終處于超飽和狀態,避免因為多開店分流。
“在這種經濟大環境下,持觀望態度、放慢腳步才才是最正確的舉動,如果品牌打的不夠牢固,風口上的豬也一樣會掉下來。”吳國平如是說。
時代在發展,理論在更迭,大數據分析讓餐飲企業耳聰目明,時刻了解顧客的需求,從而及時調整和完善經營策略。
大數據讓餐飲行業一對一營銷、個人化營銷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成為一種基本服務。誰掌握了大數據,相當于就掌握了你的目標客群。在大數據時代下的今天,餐飲從業者不得不重視大數據對整個行業生態的影響。
2014年7月,全聚德對原有的會員管理體系進行了重新調整和升級,注重顧客體驗,引入大數據分析,以及主動營銷思路,持續挖掘會員價值、拓展經營。
通過大數據,全聚德對會員消費金額和消費頻次等數據的分析,解析出消費者最喜歡的菜品和值得改進的地方,挖掘出消費者對全聚德的期待進而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
2015年,全聚德共發起客流量提升、新會員主題會員招募、家宴精準營銷、會員生日營銷、新媒體微信營銷五大類型的會員營銷活動59個,同時全聚德集團還設有專人,負責定期查看整理顧客意見反饋,比如菜品方面,如果出現階段性對某一菜品意見較大,會立即與相關產品負責人溝通反饋,并及時調整。
據餐飲好案例(微信id:canyin120)案例君了解,全聚德會員卡自2014年7月22日全新上線售賣以來,會員數量以每月新增近萬人的速度飆升,迄今已實現會員消費金額1.8億余元。
沒有社交屬性的餐廳是一個沒有靈魂的餐廳。中國人的社交始終離不開餐桌文化。在社交網絡盛行的當下,如何把餐飲店改造成一個社交化的平臺,讓消費者成為這個舞臺的主導者,建立起良性的餐飲社交化平臺值得每個餐飲老板思考。
知名餐飲品牌很久以前不僅開創了燒烤業的全新運營模式,還顛覆了傳統經營方式。
在經營的過程中,經常有陌生人想認識鄰桌的朋友,但又怕被拒絕怕尷尬,很久以前就巧妙運用了餐飲社交概念,通過開發約擼,現場男的可以給女孩子送送啤酒,女孩子如果中意的話可以回送個大腰子之類的,在線約,被拒絕也不會丟面子。
利用顧客的社交需求,讓餐廳空間不僅成為熟人聚會的地方,還要成為“熟悉的陌生人”的社交中心。因此,很久以前在2015年的時候推出了約擼2.0版,剛上線就非常火,第一天注冊用戶就突破了5000人。
在餐飲市場接近飽和并且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全國各地的城市餐飲、尤其是大城市餐飲都在探索新的經營思路。上海大飯堂就選擇了向社區滲透,在居民小區做文章。
上海大飯堂是一家典型的社區餐飲,選址在大社區的集中地點,定位瞄準“四小宴會”(小生日、小聚會、小白領、小家庭),以大廚烹小菜,小菜做精品的產品模式,“好環境、好出品、好價格”的超高性價比,一舉打破了滬上部分餐廳“像樣的不實惠,實惠的不像樣”的經營現狀,一舉成為城市新貴每天“報到”的“屋里廂餐廳”!
據餐飲好案例君與部分連鎖餐企負責拓展的朋友聊天,均表示今年有進社區的計劃,特別是快餐品牌早已進駐多年了。
讓你的顧客自動自發的拿起手機把你的好分享到他的朋友圈里,形成口碑相傳,這就是成功的營銷。
從“人耳相傳”到“手機相傳”,新時代背景下,新興媒體大量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餐飲企業必須要學會在利用原有營銷手段的基礎上,積極的拓展營銷途徑,通過創新營銷手段來進行造勢,讓用戶成為餐廳的宣傳傳播載體。
例如:小豬豬烤肉創造了極具少女畫風的體驗,人人湘打造的互聯網化的消費模式,探魚傳遞的文藝情結,伏牛堂彰顯的是年青一代的霸蠻氣質,新辣道結合小時代3玩起了餐飲+電影的跨界營銷,西貝請來舌尖民間美食家為代言人,韓寒開餐廳明星光環造勢,雕爺牛腩500萬購買牛腩配方……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用戶手機里攻城略地。
回過頭來,餐飲企業能否獲得持續經營,其實取決于餐飲經營者能否注意到一般人忽略的關鍵,能否有某種程度的專長或 know how。餐飲市場是一個龐大、復雜,而又不斷變動的體系。
因此,餐飲經營者將永遠無法100%地掌握它。但到了一定的程度,餐飲人就可以對它做出相當準確的假設,再用實際的產品去驗證這些假設。
上述餐飲經營案例未嘗不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嘗試,雖然沒有一種經營模式是無懈可擊的,成果還有待市場檢驗,但這樣的積極探索和顛覆式轉型,對于餐飲企業和創業者都有著極其特殊的借鑒意義。
來源:餐飲好案例(微信id:canyin120) 忘川
—END—
精彩內容推薦:點擊圖片查看活動詳情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8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