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91 字 預計閱讀:5分鐘
正文
為菜品定價,往往是最令餐飲老板頭疼不已的難題。定高了,吸引不來顧客,在同行中沒有競爭力;定低了,又會損失利潤。
此外,老板們常遇到的定價問題還不止菜單上的價格,還包括漲價和促銷。食材、房租、人員成本上漲,那我們餐廳要不要漲價?如何讓顧客接受?另外如果想要促銷,又該如何定價,才能既吸引顧客,又不虧本呢?
我給大家分享兩個案例。
1
-xue.meituan.com-
海底撈漲價,顧客卻不覺得貴
曾有一篇文章介紹,鄭州某店的海底撈鍋底漲價了,招牌牛油鍋底單鍋居然要百元以上,熱門的牛油鍋底搭配的鴛鴦鍋也要近百元,不少菜品也漲價了。但總體吃下來,花的錢卻似乎跟以前差不多,且作者訪問了多數消費者后發現大家并沒有覺得吃海底撈變貴了,這是為何呢?
原來海底撈是有策略地在漲價,具體如下表:
受關注度高的菜品,也就是顧客常點的菜品,比如原來的豆花塊、澳洲肥牛、千層毛肚,海底撈換成了撈派魚餅、撈派鵝腸、撈派鮮毛肚,而受關注度一般的,則漲價2元,根本不怎么被關注的菜品則漲價4元。
這樣的漲價策略下,加上海底撈可以點半份餐,再加上海底撈用餐的顧客一般是3-4人以上,顧客海底撈鄭州店的平均客單價依然是在70-90元這樣一個區間,但是海底撈的毛利卻提高了。
2
-xue.meituan.com-
酸菜魚的會員推銷策略
再講第二個案例,有家主打酸菜魚的店,想通過銷售會員來增加顧客的復購率。它的菜單上其中有兩道菜是這樣標價的:
1、招牌酸菜無骨魚雙人套餐
原價:58元
售價:49元
會員:42元
2、米飯
原價:2元
會員:1.2元
實際上,這家店這樣做的時候效果確實一般,直到改為了下面這樣,會員數量開始上漲:
1、招牌酸菜無骨魚雙人套餐
原價:58元
會員:42元
2、米飯
會員:2元
這里面店家做了什么呢?
1.把主打菜品的價格簡化為兩檔,去掉了售價,只留下原價和會員價;
2.低于十元單價的菜品全部取消會員價,但還是用橘黃色標注其為會員價。
為何要這么改動?
第1點,原來有三擋價格(原價、售價、會員價),這里的售價其實是畫蛇添足,從售價49到會員價42只有7元的差價,不足以讓顧客心動,而去掉售價卻讓顧客感受到會員價便宜了16元。
再說第2點,低于10元的菜品中以米飯為例,原價2元,會員價1.2元,顧客會為了這里面的8毛錢差價而充值成為會員嘛?顯然不會。
但是米飯作為我們中國人普遍喜愛的主食,其銷售量可能就是你餐廳里最高的“菜品”,8毛錢對顧客來說微不足道,但日積月累下來,對我們餐廳來說卻不是筆小數目。為何不用這換不來顧客好感的8毛錢,累積為餐廳的利潤呢?
餐廳只有持續地盈利,才會有能力為顧客長久地提供優質新鮮的食材,招徠優秀的人才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
3
-xue.meituan.com-
再說西貝、外婆家、楊記興的定價
西貝客單價一直在上漲,從50-60塊到80-90塊,但它的年營收從5個億增長到43億,去年西貝年會給員工發了7000萬元,2019年據說還要發1.2億。西貝敢一直漲價的原因所在——客戶體驗超過預期。顧客其實并不在乎花了多少錢,如果就餐體驗不好,50塊錢都覺得不值;如果體驗好,500塊都是超值的。
楊記興臭鱖魚也是如此,他們每隔一年提價一次,臭鱖魚和個別菜品提價,提價幅度在5%-10之間。比如招牌菜臭鱖魚已經“傲嬌”地提了三次價,從108到158元,但點菜率仍居高不下,占了店里銷售額的35%。其他3大特色和10大必點菜大約占了30%,顧客仍絡繹不絕……
但是外婆家卻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比如它家的麻婆豆腐只要3元,但他的單店年營收都在千萬以上,且每年還在以30%-40%的驚人速度攀升。
這些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定價不是一道簡簡單單和市場價比大小的算數題,而是基于對自身產品價值和服務價值的深度評估,背后更是需要做好成本計算、盈利預估,了解顧客心理。
關于如何做好定價,推薦你戳下面圖片查看,如何有底氣地漲價,有尊嚴地低價促銷,內容涉及ABC產品分析法、定價的12個方法、如何設置促銷價等干貨。
注:本文海底撈漲價案例的部分數據,出自餐飲老板內參《海底撈新菜單里的秘密:為什么菜漲價了,顧客卻不覺得貴?》一文。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1/菜品定價6大方法及技巧
2/這么設置菜單,顧客不再說貴
3/他這么改菜單,年利潤增長30%
4/怎么用手機拍出高顏值菜品圖?
5/外賣成本減半,顧客滿意度反而提升?
6/這樣做外賣菜品設置,客戶下單量必增
7/月虧14萬的店,如何用1.9萬元扭虧為盈
長按掃碼回復“助教”加入定價學習群
點擊閱讀原文,學習科學定價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