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隨著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人們已經不再滿足于吃飽了,而是按照個人的需求要吃好,吃出健康,吃出新體驗。
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39644億元,同比增長10.7%。什么樣的口味最受大眾喜歡?餐飲領域又有哪些新變化呢?1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與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消費主張》聯合發布《2017年度美食消費報告》,再加上“美團點評”和“百度地圖”提供的大數據,對2017年餐飲消費熱點進行梳理,并對2018年餐飲消費趨勢提出預判。消費報告要點如下:一、消費特點1.消費追求優質體驗消費者在選擇餐廳時,最關注的因素是就餐環境和菜品口味,不斷追求優質的消費體驗和消費環境。食品安全因素排在第三位,仍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物質生活追求的提升,人們對食品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容忍度越來越低。價格因素僅列在第四位。消費者日漸注重吃好、吃得舒服、吃得開心,消費需求不斷升級。
2.咸鮮口味最受歡迎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菜系口味豐富多樣。當前,一直最受消費者青睞的川菜風光不再,麻辣的喜愛度也有所下滑,咸鮮、偏甜等口味更為受歡迎。
3.餐飲業態趨向多元化餐飲消費需求向多樣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相應地,餐飲市場競爭激烈,各種業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再懼怕眾口難調。根據百度地圖調查顯示,中式正餐仍占據強勢主導地位,市場份額最高,占到一半以上,休閑簡餐發展迅速,比重已占到16%。西餐、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等國際美食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
4.年輕消費群體需求更為個性化多樣化“70”后消費群體消費結構相對單一,根據百度地圖調查,90%以上的人對傳統中餐依然情有獨鐘。當前,“80后”“90后”逐步成為餐飲消費生力軍,根據美團點評統計,20-35歲年輕人貢獻了餐飲消費74%的訂單。“80后”“90后”的消費需求更加個性化、多樣化、多元化,且年紀越輕,個性化、多樣性的要求越發明顯,更愿意嘗試多種、新穎的事物。
5.外賣外送在線訂餐需求強勁據美團點評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外賣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線外賣市場2017年市場規模約為2046億元,較上一年增長23%,在線訂餐用戶規模接近3億人。餐飲外賣外送經過井噴式增長之后,正在步入穩定發展期。2017年,外賣外送是餐飲業變化最大的部分,消費者對于外賣外送的選擇開始從價格導向往品牌導向轉移,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對已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餐飲企業是個好機會。而且,外賣新格局還引入了包括早餐、團餐、下午茶、夜宵等多重場景,滿足消費者各時段需求,提供“全天候”餐飲服務。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尤其是正餐,都開始研究外賣外送的模式和產品。
6.消費者更依賴于第三方互聯網社交平臺上的評價消費者獲取餐廳信息的途徑中,好口碑依然是重要選擇標準。隨著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的爆發,“互聯網+”逐步深入滲透至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對餐廳自身的宣傳、營銷活動,消費者更加傾向于相信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社交平臺上其他消費者的口碑評價。根據調查,57.3%的消費者會選擇美食點評類網站上評價好的餐廳。相較此前餐飲業盛行的新媒體營銷,餐飲市場正在向買方過渡,消費者評論的自由性迫使餐廳提升服務品質,有效維護第三方平臺是餐廳需要重溫的必修課。
7.移動支付應用愈加普遍隨著移動支付用戶數量的猛增,移動支付已滲透到人民生活的各個場景,特別是用餐場景引入支付寶、微信等支付方式,其手續費較低、交易方便和安全性的特征,為餐廳和消費者均提供了便利。調查顯示,已有59.7%的消費者在用餐結賬時使用移動支付。根據美團點評大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餐飲消費移動支付滲透率上升了3倍。2017年底,支付寶、微信都表示要為餐飲企業開發模塊,并提供大數據分析。兩大支付平臺紛紛加緊涉足餐飲市場,預計將對固有“餐飲互聯網+產品”造成沖擊。
二、2018發展趨勢1.年輕群體成消費新主力在年輕消費群體中,“90后”“00后”正在迅速成長為消費新引擎。根據美團點評分析,“90后”“00后”貢獻了餐飲消費50%左右的訂單,其個性化、體驗化、多樣化、時尚感的消費需求將成為餐飲新的增長點。
2.營養健康關注度上升經濟繁榮發展和可支配收入增加所帶來的一個積極結果,就是消費者有更多的錢可以花在營養健康方面,更加注重飲食對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人們逐漸認識到營養健康問題的重要性,越來越關注飲食中所含的各種成分,并嘗試通過調節飲食來預防或控制肥胖、糖尿病、高膽固醇、高血壓等健康問題,愈來愈注意在日常飲食上要低油、少鹽、低(無)糖。而且,關注人群正從中老年逐漸擴展至中青年消費群體,區域也從南方向北方、東部向西部延伸,且在一二線城市人群中最為明顯。根據調查,在菜單中除了菜品名字、圖片等基礎信息外,消費者還希望看到食物營養成分介紹、食材重量和烹飪者介紹等信息。超過三成消費者非常肯定地表示,如果點餐時有食物營養成分介紹,將會影響自己的點餐,比重較去年有所上升,另有近四成消費者則表示“可能會有影響”。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2017餐飲白皮書 消費者差評大數據調查 飲品真這么火?大數據解讀 中國人民口味變遷大數據全面分析 快查收你的2017外賣年度經營報告 去雄安相親不如去做餐飲,雄安餐飲行業報告 長按識別二維碼回復“大數據查看更多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社群學習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