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朝陽區八里莊東里萊錦創意園,有一家方圓5公里內人盡皆知的川菜館,叫做青紅之間。店內的老客比例能到達80%。餐廳還吸引了一些明星來此就餐,比如韓庚、董卿、黃海波、郭濤等都是店內的常客。
想到川菜,除了味覺上的麻辣鮮香,視覺上給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川菜館的老板劉林惠的印象是“青紅”,青可以是麻椒或者蔥,紅可以是紅辣椒和花椒,為此劉林惠就用“青紅”給餐廳命名。
既然命名了,那么就要讓它名副其實,青紅之間對于川菜館里用量極大且對口味影響較大的幾大輔料,如辣椒、花椒、豆瓣、菜籽油等全部是從成都運過來,以此確保菜品的口感。不過,僅此一項成本就比從北京就近采購高出20%的成本。
再說烹飪,青紅之間既有老四川傳承下來的菜又有創意改良川菜。接下來以一些具體的菜品介紹:
1、自貢冷吃兔這是一道景點的川菜,青紅之間確保味道絕對正宗,兔肉干香入味,麻辣到位,喜歡吃辣的人絕對能飽口福。
2、青紅私房雞,大大的一盤雞塊里面配有酥脆的四川麻花、炸花生、炸咯吱,爽口的紫甘藍、圣女果、蔥白絲,單獨一份涼面,和一碗秘制的小料。讓人絕對想不到的是這些拌在一起味道非常的豐富又融合。這道菜經常一上桌就光盤。
3、青紅秘制排骨,如果覺得川菜只有辣味那就錯了,還有臘味。四川盛產香腸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而大塊的肋排腌制后用腸衣包裹著,做出的味道咸香適口,肉質鮮嫩脫骨。
4、宮保山藥這道菜算是創意菜了,如果光看樣子一定以為是宮保雞丁。小荔枝口做的很到位,山藥入口外面綿軟里面脆爽,比宮保雞丁更好吃。
作為青紅之間的老板,劉林惠是一個地道的連續創業者,2001年就來到北京的她從2005年開始涉足餐飲,剛開始她只想想在工作之外有個小店賺賺外快,沒想一入餐飲深似海,從此白領是路人。
劉林惠剛開始經營的是一個面館,又于2006年在慈云寺開了一家燒烤店叫做森林燒烤,2009年,森林燒烤店失火,劉林惠只好關了店。 2013年時劉林惠接手了青紅之家這家店。1000多平的地方被劉林惠打造成了她的得意之作。
川菜因為價格普遍比較親民,所以很多川菜館在環境上常常不是很用心。在蒼蠅館子的呼喝聲中熱火朝天的大快朵頤常常是吃川菜的典型體驗。這雖然也不失為一樂,但偶爾也會想在比較雅致的環境中慢品細嘗,青紅之間就是后者。
餐廳的風格徹底實踐了“青紅”的概念,大門口就放著青紅的鏤空屏風,讓人忍不住進店內一探究竟。
走進廳內,眼看天花板上是青紅相間的燈盞,甚至座椅的靠墊全部是青紅兩色的搭配。而且兩種顏色都剛好是恰到好處的配合,既顯心思又不讓人覺得突兀生硬。
最讓人驚艷的是二樓包間青色底印紅花的紗,襯著古香古色的窗格,很有一些《紅樓夢》里茜紗窗的味道。木質的小隔間,每個門口都帶著紅色的燈臺,木質的風格、青瓷的餐具讓人感受到典雅大方的同時也會有幾分的親切、輕松。
這些令人贊嘆的裝飾品,價格也不菲,老板劉林惠告訴我們,門口的小石墩3000多元一個,掛著的燈籠1000元一個,可見老板是下了大工夫。
餐廳還引進了采耳(掏耳朵),作為四川當地有名的市井文化的體驗,同時也是成都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劉林惠很有心的把采耳這一特色搬到了青紅之間。高薪聘請的采耳師傅讓現在節奏很快的人在就餐的同時也能體驗一下成都慢生活。
劉林惠還運營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集贊送菜品,做特價菜。再比如顧客的結婚紀念日,會給顧客送紅酒,如果客人中有孩子和老人,也會送比較適宜他們品嘗的相應菜品。
每年的六一會做主題活動,第一年是玩陀螺比賽,第二年是天文學課程,第三年是交易市場跳蚤市場。在劉林惠看來,餐廳已經不是傳統的餐廳,而是一個社交平臺的落地平臺。消費者是各行業的,為什么不讓他們聚在一起交流呢?
而通過這個平臺,劉林惠自己也認識了很多好朋友。未來她打算做一些戶外、親子、幼兒等沙龍。
因為她對餐廳的親力親為、把客人當朋友,也贏得了客人對她的共同的稱呼——青紅幫幫主,劉林惠開玩笑跟我們說現在青紅之間已經成了周邊的一個地標,周邊的大多數人都在這里用過餐。在大街上經常有人主動跟她打招呼,打招呼的稱謂就是幫主,其中大多她都不認識。
得益于一眾青紅幫“教徒”的力捧,店內的老客比例能到達80%。
餐廳還吸引了一些明星來此就餐,比如韓庚、董卿、黃海波、郭濤等都是店內的常客。
2013年9月開業的青紅之間遇到了讓餐飲界引起不小變動的國八條。開業兩個月內餐廳的營利情況很差,痛苦了很長一段時間以后去掉一些價格高的菜品。把之前的價格調低由原來的人均120下降到80多。同時于當年12月份在大眾點評上做關鍵詞搜索,利用互聯網平臺的作用使其在所在十里堡的商圈的川菜搜索中長期保持第一名。
嘗到甜頭的劉林惠也開始逐漸放心的使用大眾點評和美團的其他照片推廣通、商戶通、代金券、團購閃惠等。劉林惠的得意之作是曾經在大眾點評上做了一期5元抵50元代金券的限時搶購,起到了很大的引流作用。不用自己印制優惠券不用自己派發同時還能觸達到更多的精準受眾人群。目前餐廳做的推廣通和商戶通效果也非常好,劉林惠講到傳統的發傳單已經過時,現在的推廣通能夠精確地觸達消費者而且點進去后再收費很符合她的期望。
商戶通作為一個線上櫥窗展示 是落地消費者點擊進來之后能夠看到店內的環境、菜品、服務等整體風格的一種必要手段,畢竟要想留下客人的心首先應該留住的是眼睛。線上的團購和推廣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在做好的同時還要回到菜品上。成都有很多美食、小吃。其中有不少在走向消亡。劉林惠說她有一個愿景就是把更多的家鄉美食打造成潮品然后推到北京發揚光大。
1 /名人出沒,get更多免費流量!
2/ 代金券品類手機版自助上單教程-新版
3 / 異地他鄉做地方特色菜,這幾點一定要學
4/ 推廣通5大優勢6億會員免費讓你獲得大量曝光
5/ 這家日料店,把99%給過差評的顧客變成了常客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