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 查看更多精彩原創文章
關注門頭戰略余奕宏,ID:xingzheyh
這是門頭戰略余奕宏的第321篇原創文章
1
IP是一個非常時髦的名詞,但是坦白講,即便如我做了20多年的廣告,我對IP這個詞其實還是很難用一句話給你詳細描述,盡管它的基本定義是知識產權(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 簡稱IP)。
但是單純從字面上來講,實際上它除了有些逼格以外,其實很難被理解和傳播。因為每個人腦海當中的這個定義是不一樣的,甚至他和IP地址還是同一組縮寫字母,據說有位大導演居然都把IP理解成IP地址。(這可能是一個段子)
不能形成共識的定義就無法形成占據心智的認知,沒有定義,就沒有意義。
那些動輒把打造個人IP掛在嘴邊的人,其實自己什么IP都沒有。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建立IP:
1、首先由于字面上缺乏易于理解的定義,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就缺乏有效的路徑;
2、而且這個詞明顯帶有“裝逼”成分,那些相信個人IP,而又不知道個人IP是什么的人,由于不求甚解,因此很容易被“更會裝逼的人”割韭菜;
3、有些人會把奇技淫巧理解為個人IP,或者說是一些所謂的獨特,大膽的言辭當成IP,甚至還有人提出什么社群IP,仿佛有個社群就有了IP。
總之IP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奕宏認為這樣的IP既沒有生命力,更缺乏變現能力。這里我想說“莫裝逼,裝逼遭雷劈”!
那么我們來看一看,誰真正擁有IP,誰是真正的IP?
我以這次新冠疫情當中有兩位當紅明星,鐘南山、張文宏教授為例,他們才真正擁有IP,另外咱們餐飲行業里日本的小野二郎,臺灣的牛爸爸真正擁有IP,海底撈的張大哥、老鄉雞的束大叔都可以說是大IP。(當然,各行各業都可以誕生IP)
奕宏在對他們進行了深入研究之后,發現本質上是因為他們是“專家明星”。你會發現他們首先是專家,其次是明星。專家讓他們擁有某一個領域的“知識產權”,明星是因為他們有人設、有溫度、有情感、有個性、有粉絲、有話題。
“專家明星”是我特別提倡的一個理念,而不僅僅是一個概念。
為什么我們如此提倡“專家明星”,是因為首先我認為任何行業成為“專家”將是未來時代人們的生存方式,是時代的需要。
要么成為專家個人,要么創立專家品牌。
當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當消費者越來越挑剔,國家人均GDP過萬美金時,人們的時間就越來越值錢,而中國的消費者又被電商的多快好省,逆天服務所寵壞,人們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對不能解決問題的人和品牌會徹底放棄。(你們可以回憶一下現實生活、工作中,是不是凡是給你帶來美好體驗的人和品牌,你會欣喜若狂,還會推薦給別人;而對那些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推卸責任的人和品牌就會心生厭惡,棄若敝屣。
“一切不能為結果負責的個人和機構都將被淘汰!”
“一切不能為結果負責的個人和機構都將被淘汰!”
“一切不能為結果負責的個人和機構都將被淘汰!”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能夠買1.2億豪宅的直播明星李佳琦,他的本質首先是導購專家,憑借對口紅品質的海量測試、對女性心理的洞察,才能成為用戶的導購選擇。(薇婭也是如此)
海底撈和老鄉雞的創始人分別是火鍋的服務專家和養雞,雞湯快餐的專家。
火遍全網的張文宏和鐘南山首先是以他們的專業實力而聞名于天下,你們不妨可以先搜搜他們的專業背景。
他們都能做到為結果負責的真專家,而不是忽悠的偽磚家。這既是他們成功的基石,也是他們企業和個人騰飛的起點。因此,如果你還做不好、做不到為結果負責,就別學什么束總的IP打造了。
2
那么為什么我們要成為“專家明星”呢?
1、因為只有專家明星才能牢牢占據心智,才能首先被選擇,才能占據最大市場。隨后而來的馬太效應會讓他們強者恒強。那些無論怎么模仿,專家明星的品牌都將是東施效顰,結果自然是不了了之。
2、專家明星更是找到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憑借實力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從此沒有價格戰,卻擁有定價權。
全國乃至全球有那么多醫生,但是在傳染病領域、在病毒感染上,鐘南山和張文宏教授都是當之無愧的專家。當你成為專家明星,你就擁有了市場的定價權。假如鐘南山和張文宏是私人醫生,可以說他們一定可以開出天價的診療費。而你想掛到他們的號卻一號難求。
同樣,你想吃到小野二郎的壽司,牛爸爸的一碗天價牛肉面,哪怕你是總統,也要提前預約。
3、“專家明星“有清晰的發展路徑,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實現,任何人都可以透過正確的規劃實現“專家明星”的夢想。他極其適合在某一個領域有長期專注有絕活的人。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地成功,但卻可以沒有規劃地失敗。
李佳琦可是做了N年的歐萊雅導購(BA),在淘寶直播上又坐了三年的冷板凳。但他的火爆其實是背后專業團隊策劃的結果。
4、專家明星才可以被媒體追捧,才可以成為話題,才可以打穿圈層。
如果老鄉雞束總一板一眼地講選雞、養雞、煲雞,那么最多是他的顧客關心;如果他英明神武地發起老鄉雞開辟全國市場的沖鋒號,最多就是引起同行和投資人注意。
絕不可能被各種傳統媒體、自媒體、新媒體廣泛報道傳播,也就無法滲透到各個圈層。
沒有人設,沒有話題,沒有故事,沒有傳播。
3
要想成為專家明星,首先第一步是要先成為專家。
1、專注和專業才能夠成為專家。我看到很多人,事實上他們在某一個領域也做了10年20年以上,但是他們在這個行業里面并沒有找到一個細分的領域,讓自己可以成為不可替代的專家。
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行業、領域做了十多年,屬于有實力卻無名氣,要么是沒有專注在一個更細分的領域,要么就是不懂得建立專家明星品牌;
2、擁有不可替代的絕活。所謂絕活就是能夠解決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在某些疑難雜癥上比別人更快更好更優的提出解決方案。
我們看到張文宏教授,他在傳染病方面有完整的思想理念,方法論,因此任何病毒在他的手上都可以說難以逃過他的法眼。
而以華山傳染醫院為代表的整只團隊更是打造了一支專家團隊。
3、只有專家才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根據我的好友賽伯樂投資合伙人孫一鳴先生提出的商業模式的全新定義:商業模式是價值創造者的交換方法。
只有我們創造更大的價值才可能享受價值,專家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才可以參與到價值交換中。也因此專家才有更好的變現渠道和變現模式。而變現本身是對專家最好的獎賞也是最好的證明。
大多數人走到專家這一步就已經停止了,那么為什么這次張文宏教授能夠成為火遍全網的專家明星?
專家明星首要就是有人設和獨立人格,能夠傳播精神層面的價值觀。
張文宏不僅僅是一個專家,而是一個有著獨特魅力人格的人。面對疫情他有自己的專業,面對整個的社會,他有自己的獨立的思考,獨特的主張。
他的直言不諱,敢愛敢恨,敢說敢當。
同時還不時的自黑。說自己最喜歡看的劇不是美劇,而是那些不用動腦筋的電視劇。說這些專家看上去一個個文質彬彬,其實背后都是難搞的角色,互相爭吵,誰也不服誰。
這樣的個性表達讓他變得有人愛,同時也有人黑。
經由全球關注的新冠疫情,透過華山感染醫院的公眾號以及全球各種媒體的訪談,張文宏教授成為此次疫情當中最火熱的專家明星。
雖說看上去好像是一戰成名,但大家要清醒的認識到,這是他過去數10年如一日積攢的結果。
專家+明星,順序不能顛倒,有的人什么都不是,就想一夜成名,那是癡心妄想。不管你上了多少“打造個人IP的課”,混了多少圈子,結識多少大咖,合影了多少名人,甚至是上了多少欄目,那不過是“炒作”,“速成”的網紅而已。
那些被“陳安之”等之流的培訓名師所誤,被某些造星機構所騙,不過是因為不想吃成為專家的苦,就想做一夜爆紅的明星的夢。這種毫無實力的包裝出來的所謂的IP,最后只能是一個個“挨劈”!
是的,也許你會說專家之路太難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為專家。
可是,你也許不想承認,不成為專家更難。
這次新冠疫情,一定是我們這幾代人遭遇的最大的人生危機,大量的中年失業,中年破產家庭我們很快就會見到。
那些在一家機構、一個行業、一個公司奮斗了10-20年的人,人到中年,表面上的title很唬人、很風光,其實那只是公司、平臺的title,而不是你的實力,你的專業,你的品牌。
我看到很多這樣的人,包括曾經的自己,打著公司的旗號順風順水,還誤認為是自己牛逼。
我在臨近四十歲時,發現自己雖然號稱在廣告行業10多年,公司也是江蘇前三甲的公司,老板更是待自己如兄弟,但多年的廣告經歷,讓自己變成萬金油,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
尤其是在重要位置之上,更是手握著公司的資源,左右逢源,春風得意。
好在我一直保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讓我在深夜里警醒,也感謝當時刺激我的同事,讓我沉下心學習社交網絡,研究粉絲經濟,再轉而植根餐飲行業的研究,這才開創門頭戰略和未來食新餐飲大講堂。而一轉眼,已經過去了數年時光。
外人看我們夫婦好像一帆風順,開課、寫書、咨詢,其實背后都是在用一套專家明星的方法論實踐而已。
李嘉誠先生說“好謀而成、分段治事、不疾而速、無為而治”,建立專家明星品牌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幸運的是相比較傳統媒體時代,今天在社交網絡時代打造一個專家明星品牌,不僅時間大大縮短,成本也極大降低。
捷徑就是最大的彎路,專注就是最快的捷徑。
明天晚上20:00,余奕宏校長將在未來食新餐飲公益大講堂首次在線直播《打造專家明星的六脈神劍》,可以加助理微信18519998400,獲取直播鏈接,或者掃下方海報上的二維碼,收藏/訂閱關注直播間,準時學習,沒有回放,不要錯過。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