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者奕宏:餐飲創業,老司機和新手最容易掉入哪兩大陷阱?

    文/行者奕宏

    微信ID:shikonghui,未來食餐飲產業加速器創始人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或搜索xingzheyh關注。

    這是奕宏為您分享的第267篇文章

    創業者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僅僅憑著直覺就開始了商業探險,無異于一場冒險者的游戲。

    一方面,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下,無數不具備創業素養的人卻被裹挾進了創業大潮;

    另一方面,由于整個消費者代際變化和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變化,老一代企業家也面臨著二次創業(轉型)。

    奕宏作為餐飲行業變革的觀察者和研究者,兩年多的時間,也接觸了大量的新老創業者,也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我把餐飲創業者分為五種:

    標準的小白,無論資產大小,其他行業的經驗多少,第一次跨入餐飲業;

    曾經連鎖餐飲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組成一個豪華團隊,從零創業;

    餐飲老板的二代,既有家族餐飲傳承,又留過洋、受過西方系統的商業教育,回國創業;

    從業5-10年的餐飲人,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這一次選準一個品類,準備大干一場;

    大型餐飲企業集團的二次創業;

    前三個層級的就算餐飲新手,后兩個算是餐飲創業的老司機。當你想進入餐飲創業大軍,你先思考一下你在哪個層級,又要和誰一起競爭?(職業經理人放在新手層級是因為從創業角度來說,無論他曾經做了多久,但對于創立一個全新的品牌,還是從零開始的。)

    這五類餐飲創業者,奕宏在過去兩年中,都有過近距離的接觸溝通。兩年過去,有成有敗,其實創業者只要還在戰場,就無所謂成敗,只有放棄就算失敗。

    作為旁觀者,奕宏總結了他們最容易掉入的兩大陷阱。

    內部思維

    內部思維是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概念,我在未來食品類戰略研習營三期近80位會員里發現這是創業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因此,我們在研習營里做了大量的訓練,來時刻提醒自己不掉入這個思維陷阱。)

    “我有什么資源優勢?我想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要在多少時間里實現什么宏偉目標!”是這個思維下常見的話語。

    一般來說,比較容易掉入內部思維陷阱的,往往是那些擁有強大內部資源、或者曾經成功過的企業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司機。

    當我們資源越豐富,曾經取得的成績越大,我們就容易犯下人類最常見的錯誤:自以為是。佛家里講的忘我、無我,或者我們常說的空杯心態,說來容易做到難。

    自我是人性,忘我是反人性;自滿是人性,空杯是反人性;內部思維是人性,外部思維是反人性。

    一般來說,從事了十年左右的餐飲老板,都累積了可觀的個人財富,也有了很多的社會資源,這時再創業,比第一次創業的優勢是不再是從零開始,劣勢也恰恰是沒有從零開始的謹慎和心態。

    更可怕的是把舊有的經驗、市場判斷帶進新生意之中,失去了對市場需求的敏感度,更失去了與用戶零距離對話的心態。

    這時的創業如果不是從外部需求,外部思維出發,而是企業考慮到自身的轉型,從自身利益和自身需求出發,往往創造出來的品牌都帶有強烈的內部思維,失敗的基因一開始就種下了。

    前不久,就有一家優秀的餐飲企業差一點就掉入內部思維的陷阱,對外宣稱要做超級規模的連鎖品牌,可是細細一想,無論是品類選擇、品牌命名,單店模型設計都是按照老板的想法來的,這是典型的內部思維,幸好這位企業家謹慎,放棄了這個計劃。

    我們來看看,為什么騰訊成為了一個萬億級別的企業,因為馬化騰先生和張小龍先生真正做到了忘我,無我,永葆外部思維。從創業初的扮演用戶在網上用QQ與用戶聊天,到今天提倡10/100/1000理論,都是——永遠站在用戶角度(外部思維)思考問題。(詳見文末)

    餐飲行業中,從品類的創新、企業命名、單店模型的打造,任意一個環節我們掉入內部思維陷阱,都有可能陷入失敗之中。

    先開火,再瞄準–缺乏市場確認

    餐飲業的創業往往都是以開一家實體店鋪開始,根據店鋪的規模大小,投入在30-300萬不等,個別土豪投資過千萬,我們就不單獨討論。

    過去所有的餐廳都是創業者有一個想法,于是就生怕別人搶先了機會,既沒有做過品類價值評估、產品口味測試、目標消費者消費場景推演、也沒有做過單店盈利模型的測算,準備不足,然后就把心思花在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上,最終導致失敗是必然的。

    一般來說,犯這樣錯誤的往往是初級餐飲創業者,因為對于他們來說餐飲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無論是食材采購、廚師出品、選址談判、營業執照(包括各種資格證)、團隊招募和組建,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未知,都可能是開店失敗的根源。當他需要關注太多環節時,最容易犯的錯,反而是忘了應該先清晰的定義和瞄準目標客群。

    先開火,再瞄準,就是把店開完了,再發現問題,再來調整,這是今天激烈競爭時代開店大忌。對于新手來說,經驗不足,人才不足,資金不足,寧可在前期多做調研,多做規劃,多做測試,也不能把店開好了,再做這些工作。靠運氣開店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我們失控俱樂部當初有一位優秀的創業者,真老陜的創始人郭青杰,他就是死磕產品,緊緊盯住陜西老陜真親,先做了前期的產品口味測試,又收集了早期的種子用戶,結果開業就開始排隊,直到今天。

    而在未來食品類戰略研習營里,從“蟹愛”港式香辣蟹,“隋煬帝”炒飯,無論投資大小,他們都遵循“準備、瞄準、開火”的法則,大大降低了風險。

    他們開店的程序就是屬于典型的:準備、瞄準、再開火。我把這種方法又稱之為先聚客再開店。

    其實,在社交網絡時代,我們完全可以按照這種低成本試錯的方式來開店。要知道餐飲養店的成本最高,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資金實力不足,如果沒有良好的心態,當我們把店開起來,才發現我們選品錯誤、或者口味不適合、場景不符合、甚至是選址錯誤,都會造成養店期過長,甚至是無法實現盈利。這時再調整就困難重重了。

    遇到這些情況,有經驗的老手還知道判斷分析原因,還知道如何調整,而新手往往就開始慌亂,團購、促銷、打折昏招頻出,最后影響整個團隊士氣,導致失敗。

    所以,對于新手創業者來說,最好的餐飲創業法莫過于先準備,再瞄準,最后開槍。

    新年伊始,把這兩個心得分享給您。

    附注:

    騰訊小馬哥的10/100/1000法則:

    • 10,產品經理每個月必須做10個用戶調查;

    • 100,關注100個用戶的博客(微信);

    • 1000,收集1000個用戶的體驗;

    既然小馬哥靠這個法則能夠創立一家萬億市值的企業,我們可以認真學習一下。

    一生只為一個品類而來

    #品類戰略#

    決勝未來的餐飲創業第一戰略

    (詳細了解添加奕宏個人微信:shikonghui)

    (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公眾號:xingzheyh

    個人微信:shikonghui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02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10日 20:32
    下一篇 2017年2月10日 20: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