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觀相同的人終將聚合!

    這是一個神奇的時代,如果你能夠拿到這個時代大門的鑰匙,你會感受到它的魅力!

    人們接觸媒體習慣的變化決定了生活方式的變化

    奕宏做了十六年的廣告傳媒,最關注的莫過于人們接觸媒體的習慣、路徑,人們生活方式、生活形態的變化,消費升級的趨勢。

    在過去所有的媒介時代,無論報紙、電視、電臺、戶外,都是屬于信息傳遞,媒介本身只是一個物理介質。而人類進入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時代,人與人無縫高頻連接,人就成為了最大的媒體,而這一次媒介的變化不再是傳播,而是基于人性本身的思維、價值觀、審美、興趣愛好而聚合。

    準確滴說,這個世界在重組,是基于價值觀而重組

    2015年2月28日,我突發奇想在朋友圈里發了一條信息,沒想到短短幾小時,就加了一個700人的群。

    那天晚上8點,根據我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理解,對互聯網餐飲大趨勢的推測做了兩個小時的在線分享。

    我在分享結尾跟大家說要成立一個互聯網餐飲俱樂部,至于這個俱樂部有哪些運營細則,能提供哪些具體的福利,我沒有特別明確的說明,因為在我內心深處也只是有一個方向。

    當然,這個俱樂部是收費的。

    其實,這只是一個測試,測試我在這個行業的影響力,測試互聯網餐飲有多少同路人。

    很驚訝,當天晚上就加入了28位會員,而且全部直接付款,無一人過多的咨詢。

    之后的兩個多月時間里,有陸陸續續加入了十多位,于是我決定在5.65.8之間做一場聚會。

    事實上,在俱樂部成立后的十多天,我就舉辦了一次北京互聯網餐飲品牌探店之旅。(那次聚會,奕宏帶領部分我們餐飲俱樂部的小伙伴探訪了黃太吉、金百萬、人人湘,三種不同模式的互聯網餐飲公司)

    耳聞不如面見,沒有調研沒有發言權。當我們真正實地去感受互聯網餐飲公司給我們帶來各種不同的體驗,我們才能不被各種亂象所忽悠,也不會被那些亂噴的人而阻擋我們探尋未來的真相。

    這一次的聚會是在我們俱樂部成立兩個月后,而這次不同的是我安排了我們的學員參觀我們兩位會員的企業,并由他們來分享他們兩個月來實踐的成果。

    傳統的餐飲品牌如何互聯網化?

    第一位,就是我們南京餐飲業鼎鼎大名的百納美食集團的呂總,人稱老納。呂總旗下共有六個餐飲品牌,其中在南京最高端的德基廣場有四個餐飲品牌。

    呂總因為在南京,所以我們經常一起交流,我跟他分享我對互聯網餐飲的理解以及傳統餐飲如何全面互聯網化。他有一個神功叫吸星大法,每一次我跟他的分享,下一次見面他就已經在實踐了,并且還不斷地迭代改進。作為一位從事二十多年餐飲的前輩,能夠潛下心來學習,已然非常了不起,更值得尊重的是他毫不藏私,經常都在群里分享。

    這一次我們聚會的第一天就在呂總德基七樓的意大利那波利西餐廳,呂總早早就精心準備好會場,小伙伴們一入場就驚呆了,直呼高大上。

    那波利是一個十三年的品牌了,曾經是南京最高端的西餐廳之一,從十多年前的繁華街邊商鋪時代到如今的SHOPPINGMALL時代,客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先都是老外消費占主流,而如今進入SHOPPINGMALL,就是國內的消費者占據主流。

    做過餐飲的朋友都知道,這種地址變遷,客群變遷對品牌的傷害是比較大的,對生意的影響也更是顯而易見。如何在今天重新定位、重新瞄準精準人群,重新設計產品,重新建立粉絲和社群關系,都是個挑戰。在近兩個月的時間,我和呂總進行了多次的交流,從人群分析、產品(菜品、環境、服務)體驗、粉絲經營都做了深入地溝通。

    最可怕的就是呂總的學習力和執行力,在這兩個月時間里,他從選餐具、做高顏值爆款、找尋天使用戶、建立粉絲群,邀請吃貨達人、把餐飲當成互聯網產品來開發,快速迭代,迅速就研發了一款高顏值、高逼格產品,最重要的是這一切不是他個人閉門完成,而是讓粉絲和達人們不斷參與。

    因此,當他在聚會當天,以這個爆款橫空出世時,用最好的行動闡釋了互聯網化產品體驗的魅力。全場小伙伴都驚喜不斷,紛紛自動掏出手機拍照,分享朋友圈,還有童鞋居然當晚就制作了H5頁面。

    說一百遍不如做一遍!

    跨界創新者如何致勝?

    第一天,我們已經覺得收獲滿滿,沒想到第二天蔡幸福的盒飯之行,更是令人震撼。

    話說蔡幸福的孫總,我對她之前的感受是覺得太強勢了,尤其是她看到初創業者有一些不夠規范的動作,立刻就毫不留情面地指出。私聊中她也跟我經常吐槽各大外賣平臺的漏洞。說實話,我對新生事物總是抱有容忍的心態,現在想來很慚愧,不是說要有工匠精神嗎,怎么就可以容忍那些不規范呢,尤其是在我們餐飲行業

    那天,當小伙伴們拿到蔡幸福的快餐盒飯,就被它的外貌吸引,而打開的一瞬間,每個人都發出贊嘆。而那一瞬間,奕宏也理解了孫總為什么那么嚴苛。

    她是一個典型的外行跨界來做餐飲,十多年服裝行業的經驗,曾經因為誤判電商對服裝行業的影響,錯失了電子商務的商機。而這一次從大的趨勢上,她感受到了互聯網餐飲的大趨勢,并選擇加入了失控互聯網餐飲俱樂部。

    而從一個外行變成內行,她需要付出的遠遠不是外人想象。而且她做的一個高難度動作,就是選擇快餐做突破口,并要做到完全顛覆市面上快餐的標準。

    多余的話不多說,直接上圖。透過圖片你們就可以看到所有的細節。

    1、加封條:很少見到外賣盒飯有封條的,加封條是避免外送過程中一切意外的發生;

    2、每道菜分裝:既防止躥味,又做到二次保溫,這個細節是以犧牲工時和利潤為代價的;

    3、掃碼,記錄出品時間和到達時間,這種用戶體驗超出消費者預期,也是數據化在餐飲業的必經之路。

    再看看精美的菜肴,比起簡餐館的簡餐也毫不遜色,而這全套只要30元,性價比超高,滿口都是幸福啊。

    孫總在分享的過程中不斷地說自己的失誤,犯過很多不該犯的錯誤,而她一路走來,僅僅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一種快餐就該標準化,數據化,就該有審美、有溫度、有關懷,不惜成本,不惜代價,只為城市打拼的青年送上美味。

    有兩件事,我一直很驕傲。

    第一,當初所有報名失控俱樂部的人都填寫了一個表格,我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所想要的人;

    第二,從老納的鍋比盆大、香花堤、意大利那波利、澳門粥面莊到孫總的蔡幸福、寶珠姐、寶珠哥的寶珠奶酪,辣辣的蘭小花,彭暉的莫奈花園,迪云的紅景庭,陳暉的翡冷翠冰淇淋(此處實在沒法寫了,沒寫進的童鞋別介意啊)哪一個不是極致產品,哪一個不是用心之作。而他們的帶動下,每一個俱樂部成員都知道這是方向,這是榜樣。

    奕宏一直認為在這個時代,哪里有什么營銷,如果你懂得精準定位人群,用匠人之心,普世情懷去打造好你的產品(這個產品在餐飲業不僅僅是可食用的菜品),消費者會自動把你的品牌帶到你想要的人群那。

    只是絕大多數餐飲人都做反了,開業之前沒有做好定位,沒有選對人群、選對位置、選對模式,沒有策劃好產品(包括取名、視覺、裝潢、菜品設計、服務體驗等),不懂什么叫創造全流程極致用戶體驗,不懂什么叫管理消費者期望值,于是開業后,只知道到處營銷,胡亂營銷。(其實根本不是營銷,只是促銷而已。)

    所以,那些整天來問我如何做網絡營銷的朋友,你們搞錯了,我不是研究如何教你做公眾號,吸粉,加粉,騙轉發的,那些毫無意義。方向不對,努力白費。當你真正把內功修煉好了,文案自然就有了,好產品才有好文案。

    如今,失控俱樂部已經開營78天了,我沒有在群里分享過任何技巧,盡管我幾乎知道市面上你們玩得所有技巧。(別忘了我做了16年營銷、廣告,我的朋友有數字營銷、互動營銷的CEO,也有網絡營銷、社群營銷的大拿,我自己還擔任過互動營銷公司的策略總監,也做了幾個全國性可圈可點的案例)

    當我看到我們俱樂部的所有成員都已經找到定位、定下心來、我才敢開始講方法、講技巧。

    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

    行者奕宏

    余奕宏,廣告人、自媒體人。15年品牌營銷,傳媒策劃經驗,專注互聯網餐飲生態圈,獨創《8小時打通粉絲經濟》訓練營;2015年3月1日成立“失控”互聯網餐飲俱樂部,(國內首家,目前聚集北,上,廣,深,成,渝,寧等幾十位互聯網餐飲創業精英)。

    品途網、餐飲老板內參,餐飲O2O之道,新食品雜志等多家新媒體特約專欄作者,任多家媒體、商業集團、企業品牌粉絲經濟戰略顧問。

    獨立思考,絕不盲從;

    只做原創,從不轉載。

    個人微信:shikonghui(xingzheyihong已滿)

    公眾號:xingzheyh

    新浪微博:行者奕宏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192.html

    (0)
    上一篇 2015年5月16日 20:58
    下一篇 2015年5月16日 22: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