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味財經80期
今天不到7個小時,微博關于地攤經濟的討論已經超過了4.1萬次,有2.3億次閱讀,接近1萬人關注話題。
地攤不是不能管而是不好管,過去“一刀切”最方便,但疫情沖擊下,經濟局部停擺、就業壓力巨大,就像總理說的:“沒就業就是9億張吃飯的口,就業就是9億雙可以創造巨大財富的手。”
開閘之后,地攤經濟的大河在各地奔涌沸騰,沖刷出了前所未見的風景線。
1、吹漲神股:五菱汽車股價暴漲100%
地攤經濟升溫之下,率先吃到肉的是秉著“人民需要什么,我們就造什么”的五菱汽車,它借勢推出了一款適合靈活擺攤的“擺攤神車”。
資本市場反應更是靈敏:騰訊自選股信息推送的速度一度趕不上五菱汽車股票上漲的速度,幾分鐘內股價漲了100%。
五菱汽車股價飛漲,只是地攤經濟帶來改變的冰山一角,有熱心網友制作了一個風口圖,預測了地攤經濟風口上可能飛起的“肥豬”:
掘金的時候,礦場里最賺錢的一批人通常是賣鐵鍬和水的,提供服務、協助創業者的人總是比創業者先吃到紅利。
2、暖化管制:城管打電話請商販來擺攤
城管和小商販向來是相看兩厭。誰能想到,疫情也能把“鐵面督察”變為“知心大哥”,勸人擺攤成為城管們新的工作指標,而小商販也能等到城管“請你來擺攤”的電話。
日前,江西九江瑞昌市不少小商販都接到了城管隊員打來的電話,動員他們到指定地點擺攤經營。據了解,瑞昌市城市管理局在城區設置了流動商販臨時拜訪點,為市民提供靈活多樣的便民服務。
青島市老城區的早市,商販們更是“太歲頭上動土”,把攤位擺到了城市管理局大門前,可以擺到8點半,人還非常多。
3、擺攤吧“后浪”:各行各業涌上街頭練攤
地攤經濟野草一般,奔涌生長, 各行各業也都紛紛借風,來蹭一波流量。
網紅出街干餐飲:
嗯…..這個用力過猛,瞧把大爺嚇的
律師街頭接單子:
自媒體改行攤大餅:
金融地推用上了自行車:
4、由堵變疏,小地攤也能創造大價值
在過去,文明城市評選是懸在地方政府頭上的一根指揮棒,能否評上文明城市是地方官的重要政績指標,指揮棒的高度決定城管的執法力度,所以很多城市在做文明城市驗收檢查之前,不僅禁絕占道經營和流動攤販,甚至會強制一些小店關門停業。
關鍵時刻,人民生計比市容市貌更重要,何況,地攤經濟散發出的勃勃生機,本身就是城市開放多元、包容之美的一部分,是經濟價值創造的一部分。
6月1日,CCTV午間新聞報道了山東某地攤商戶,僅僅一個月,每天營業額能達到4萬多。
在成都的商戶姜韓也是地攤經濟的受益者,原本只能在屋子擺6張桌子的姜韓,現在可以在門口多擺7、8張,營業額從1000元達到2000,翻了兩倍,一個月能有6萬收入,對基層辛苦生活的商販來說是最大的福報。
總理在5月28日答記者問時表示,西部某城市劃分流動商販經營點,一夜間帶動了10萬就業。而最先放寬占道經營的成都市市長羅強表示放寬占道經營會長期堅持。
就連上海這樣以洋氣著稱的城市,也發文支持特色小店“外擺”。
可見地攤經濟拉動民生、增加就業的能力,從中央到地方都得到了正視和認可。
當然,也有人會擔心開放地攤會帶來臟亂差、會給承受高租金的正規店鋪經營者帶來壓力。
這些擔心的確真實存在,但地攤經濟治理的關鍵在疏,不在堵。就像上海區強調的那樣,要明確外擺時間、區域、要做好精細化管理,以應對過去常見的臟亂差、無序經營現象。
城市執法管理能力決定地攤經濟將以何種面貌出現和發展。
·end·
統籌丨劉曉紅編輯丨雅媚
中國的百年老店,為什么越來越讓人討厭了?
冒險家VS革命家:那些殺入餐飲業的野蠻人!
— 轉 載 聯 系—
zym13849065182有味編輯部(微信號)
—商務合 作—
18037122957Vega(微信同號)
原創文章,作者:有味財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