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無錫市秦園小籠一加盟店發生煤氣罐爆炸,造成9人死亡,10人受傷。爆炸沖擊波附近7家店鋪受損,停在馬路邊的3輛汽車也被砸壞。
據知情人爆料,事發店鋪共三層,其中一層、二層為小吃店,三層為員工宿舍,一層下有一空間作為儲藏室。店里做飯使用煤氣,一個較大的煤氣罐就放在儲藏室,煤氣通過管道運輸至一層后廚的灶臺。“那個煤氣罐比家用煤氣罐大不少,高1.3米左右,直徑也比普通煤氣罐大。”
秦園小籠是當地比較著名的小吃店,主營餛飩、面條和小籠包,僅僅在無錫就有40余家店,含直營店和加盟店。事發的店鋪系一加盟店,生意很好,目前已經營三年有余,店內員工、后廚等就有十余人,每日中午都有不少人來就餐。
無錫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胡才鴻表示,“目前事故原因還沒有準確的判斷,專家初步判斷疑似是燃氣泄漏導致的爆炸。”
(事故現場圖)
煤氣罐爆炸已經是餐飲界老生常談的話題了,頻發的爆炸性事件似乎并沒有給餐飲人以警醒,如今,煤氣罐的使用在餐飲店依然普遍。尤其是一些火鍋店和串串店,基本上每桌都有一個小型煤氣罐。桌上燙火鍋,桌下煤氣罐,而且顧客還不少!這些店一旦發生爆炸事件,后果不堪設想。
煤氣罐爆炸的威力有多大

煤氣罐爆炸的原因
液化氣罐的使用壽命最長15年,每4年還要進行一次定期檢驗。既然煤氣罐爆炸的威力這么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煤氣罐爆炸呢?
(1)鋼瓶超量充灌,這是鋼瓶發生爆炸最主要的原因。鋼瓶的罐裝量絕對不可超過容積的85%.
(2)鋼瓶倒臥燃燒,是鋼瓶發生爆炸的另一重要原因。鋼瓶體是圓柱體,裝有減壓閥會產生偏重,如倒臥會使減壓閥出氣口朝向地面燃燒,燃燒的溫度從地面輻射到瓶體上,迅速燃燒,鋼瓶臥倒地面燃燒,超過四分鐘,就有爆炸的可能。
(3)鋼瓶帶“病”工作。鋼瓶是壓力容器,必須在“體格結實,沒有毛病”的情況下工作。如果長期使用,缺乏檢查、保養和維修,鋼瓶就會出現銹蝕穿孔、裂紋,以致喪失耐壓強度,稍遇高溫,擠壓或碰撞就容易發生爆炸。
(4)熱水燙、火烤瓶底。在冬天,為了使液化氣充分燃燒,有的用戶采用熱水澆燙,火烤鋼瓶等方法促使液化氣火燒旺起來,這樣也很危險!尤其是用火燒鋼瓶,會使鋼瓶失去應有的強度,很容易導致鋼瓶爆炸。
煤氣罐爆炸的征兆
煤氣罐爆炸并不是突然爆炸、無跡可尋,掌握煤氣罐爆炸前的征兆,將有助于我們逃生。
(1)煤氣罐倒地燃燒超過4分鐘,就有爆炸的可能;在煤氣罐剛開始燃燒時,如果閥門完好,可以先關閥門,這樣能避免爆炸。
(2)看到鋼瓶有明顯的瓶體稍有膨脹,就有發生爆炸的可能;
(3)煤氣罐燃燒的火焰顏色由橙黃色變為微微發白的顏色時,聲音由“呼呼”聲轉變為急促的“嘶嘶”聲,預示著煤氣罐即將爆炸;
(4)火焰顏色和聲音持續變化5-10秒,聲音和火焰突然消失,隨時會發生爆炸。
餐飲人如何預防煤氣罐爆炸
煤氣罐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爆炸,但是,不代表沒有爆炸的可能。頻發的煤氣罐爆炸事件,就代表著餐飲人在日常經營中,對于煤氣罐的每日檢查、放置、使用年限有著非常嚴重的不作為問題。而且,有的商家為了節省成本,使用非正規廠家的煤氣罐或翻新罐,同樣會導致煤氣罐爆炸問題。
到底該如何預防煤氣罐爆炸呢?
使用正規廠家的煤氣罐,千萬不能使用翻新罐! 煤氣罐氣瓶使用年限不得超過15年 每日早晚檢查煤氣罐、煤氣灶開關及管線,查看是否有漏氣現象 罐體不能靠近熱源,不能在陽光下暴曬,不能倒立,更不能將氣瓶內氣體向其他氣瓶內倒裝 當煤氣罐內氣體發生泄漏時,不能傾倒罐里的殘液,以免爆炸
煤氣罐爆炸事件發生時該怎么辦
作為餐廳管理人員或經營者,在門店發生爆炸時不能驚慌,要保證自身安全,引導人員疏散和快速撤離,保障人員安全,將門店損失最大限度地降低。
爆炸時不要跑,近距離人員立即臥倒,腳朝向爆炸點方向。同時一手枕在額前,一手護住后腦,保護好頭部。身體趴下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炸所帶來的傷害,還能防止吸入有毒氣體及煙霧。
爆炸過后,餐廳人員需要立即報警,撥打110、119、120向公安、消防及醫療機構求救。報警時說明地點、險情,提供附近明顯的地標建筑,并派人到巷口、街口等候救援人員的到來。
餐廳人員還需引導人群疏散,婦孺老幼優先撤離,避開柱子、玻璃與墻壁,選擇空曠的路線,彎腰降低身體,迅速離開現場。注意不能擁擠,保證逃生通道的暢行,避免發生踩踏事故。
如若因爆炸導致的衣物著火,第一時間脫下衣服,如果衣服難以脫下,就地打滾滅火,或尋找水源滅火,切不可驚慌奔跑,奔跑產生的風會加劇火勢。
在等待救援時,如有被煤氣火焰燒傷的人員,用冷水對傷口進行沖洗,持續20~30分鐘,這樣可以緩解疼痛,避免水泡的出現。切忌傷口不可直接冰敷。
其實,一般情況下煤氣罐爆炸的情況很少,只要餐廳每日檢查、排除故障,煤氣罐的使用還是很安全的。當然,如果條件允許,餐廳煤氣改電、改天然氣當然更安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