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語出《論語·衛靈公》: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句話的意思在我們木屋來說也算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并學以致用,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下面,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有一天,甲和乙都要上山砍柴。
但他們的斧頭都有點鈍了。
甲沒有理會,拿著斧頭就上山了,因為他的斧頭不鋒利,砍的都是比較細的樹柴……
乙就不同了,他用勁地把斧頭先磨鋒利。雖然他比甲慢了起步,但是他的準備工夫做到家了,砍柴砍得很快。
到太陽下山了,甲只背了小小的一捆柴下來。但是乙,背著一大捆的柴下來……由此可見,準備工夫做好了,可以事半功倍!
圖源于網絡
這對于木屋日入過萬,高效率,高規格的工作來講,怎么樣在高峰期里臨危不懼,合理安排,提前做好準備顯得尤為的重要。
假如將木屋比作磨刀石,伙伴比作刀,顧客比作柴,那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砍到最多的柴,這成為了我們該思考的問題!
我們要做甲還是要做乙,我問遍了門店所有伙伴,大家都想做乙,但如何做乙?怎么樣才能做乙?我想大家都懂,但都沒有做到,在大家都找不到方法的情況下,木屋每周的帶訓理論與實操考試,無疑是打磨這把刀最好的磨刀石。
木屋的帶訓分為理論帶訓和實操帶訓,理論帶訓表上的每一項都是對這個崗位的標準,為了能讓伙伴熟記于心,執行更高標準的服務,帶訓師可謂是煞費苦心,每天除了自己原本的工作除外,還會留意每個伙伴的執行力與標準有沒有做到位,時刻提醒他們應該怎么做,讓伙伴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
而真正的實操帶訓更能直接指出伙伴的問題所在,及時做出指正,每周一次的帶訓,可能有些伙伴會覺得枯燥,但對我而言,日復一日的帶訓,更多給我的感覺是自我了解的一個認識,因為只有自身能力的提升才能保證犯錯率的減少,才能和伙伴的配合更爐火純青,伙伴的效率高了,翻臺就高了,翻臺高了,營業額就高了,“器”做到了,“事”就自然而然解決了。這也是為什么帶訓那么的重要。
常言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來就能得心應手,只有增強團隊每個人的綜合能力才能讓整個店更快,更好的做到高效運營!!!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