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來了,突兀的腳步聲珊珊傳來,毫無起伏的大地仿佛因為他的出現刮來了一陣風,讓本就寒冷的冬夜更加的刺骨。
而此時,一位帶著黑色口罩的少年好像并沒有感覺到,反而滿臉興奮的叫到“先生,您的外賣”
“哦?木屋燒烤嗎?”
“是的,先生,您拿好,祝您用餐愉快”。
少年手已通紅,卻是滿臉興奮,畢竟是第一次送外賣,新鮮感很是強烈。
各位看官沒有看錯,上面這個少年正是本人。
一襲白衣,一輛電車,一個借來的外賣保溫箱,正是在下李少年。
我是來自木屋燒烤武圣路店的李輝。
年前便回了家,過年也是在店里過,餃子全羊小紅酒,熱熱鬧鬧好不快哉。
年后突然爆發的疫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回家的回不來,回去的來不了,營業額直線下降,遭受影響的遠不止這些。
而此時的木屋燒烤卻并沒有像其他餐飲一樣選擇關店,它不退反進變成了這條街最后的一盞燈。
堂食不能接,我們就做外賣。
把外賣從錦上添花做到了如今的營業額主要來源。
為了做好外賣,店里還特意舉行了管理組會議來討論怎么做好這些事情,剛開始外賣老是遺留一些小配件,經過討論解決,采用了現在的標準:用福袋裝薄荷糖和山楂,給客人解膩,筷子,紙巾,手套,辣椒面,小湯勺,保溫袋,安心卡,一樣都不能少,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公司也想盡各種方法來支援門店,給門店找保溫袋的供應商,外賣KDS的優化等等,讓我真切感受到了,在面對困難時木屋人的倔強和團結。
另外門店對打包流程也做了調整,打包區域也調到了出菜口,菜品出菜之后直接裝袋,防止菜品變涼。
外賣還推出了自配送,店長超哥說:“一單店里獎勵5塊,誰去”話音更落,我突然舉起兩個爪子喊:10單是不是50”。超哥會心一笑“我一猜就知道你要去,交給你了”。就這樣這兩個月里我就做起了兼職送外賣的路程。
這是一段奇妙的經歷。
那是一個寒冷的夜晚,木屋燒烤武圣路店外賣正常營業著,柔和的燈光跟街道一片漆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時屋內卻不是那么的平靜,外賣已然爆單,戰爭也已打響,而我手提三個外賣也踏上了征途。口罩帽子手套,車嘛,當然是共享電動車。
三單外賣不是很多,但狗血的是地址完美的分散成一個三角形。
風不大,夜很冷,手通紅。兩單已送完,最后一單,也是最遠的一單。
我抓起電動車剛要走,發現車已不能驅使,打開手機只見顯示到“車輛已行駛出區域范圍,將收取您50元調度費”。
錢沒掙到,還虧二十,心中一萬頭那個什么,大家都懂。
現在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只見小伙果斷棄車,反手又是一輛小單車,用他矯健的雙腿賣力的蹬著遠去。
“您好,您的外賣”“好的,謝謝。
你們現在都可以自配送了,辛苦了”“您客氣,祝您用餐愉快”。所有的情緒只因這一句辛苦了,心里便是暖暖的。
人只有經歷過之后才會明白,各自的不易,現在對于門店的外賣小哥,眼里也多了一分尊重,在這個艱難的抗疫期間,堅守在崗位上的每個人都實屬不易,現在公司為了體諒門店的小伙伴,為了小伙伴的安全,把微信外賣變成蜂鳥配送,我的外賣配送生涯也結束了,但這段特殊的經歷,我永遠不會忘記,因為這是屬于我與木屋的故事。
我們一直要做黑暗中那盞最亮的燈!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