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開店高參(ID:cainiaocanmou),作者:子善
前有學校,后有居民區,左有寫字樓,右有地鐵!”
這樣的店鋪,你選不選?
但如果學校是封閉式;
居民樓是老年人為主的回遷樓;
寫字樓的出口在另一條街;
而地鐵馬上就要開始長達三年的修建。
致死率”90%
選址成開店頭號大敵!
選址,是開店創業者的頭等大事,也是創業者的“頭號大敵”。
據數據統計,近90%店鋪的“死因”都是選址出了問題。
對肯德基、星巴克這樣的大品牌來說,因自身基量龐大,資金雄厚,所以還能接受偶然的“出錯”。
但對于中小創業者而言,一旦選址失敗,辛苦攢下的幾十萬創業基金將全部付諸東流,他們很難承擔得起這種失敗。
有一位面館老板,在創業之初,他認為自己租到了“黃金”商鋪。
這是一家臨街商鋪,人流量非常不錯,并且營業面積、租金都非常適合開面館。
此外,店門口距離馬路還有240米寬的路面,因此有足夠的停車位,并且晚間還可以放些桌子,做夜市生意。
這位老板找到“黃金商鋪”后,迅速簽訂了合同,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裝修和采買設備。
店鋪營業后,生意蒸蒸日上,但好景不長,僅僅半年,這家店就被迫歇業。
原來,這片區域早就被國家納入了拆遷范圍,因此這位面館老板被迫停止營業,受到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
當下,因市政規劃變動導致創業者出現重大損失的案例時有發生。
案例中的面館老板就是因為沒有實現調查清楚,導致投入重金裝修后,卻無奈拆遷。
此外,這類市政改造導致商戶生意出現波動的情況下,國家、省、市對如何補償商戶尚無明確規定,國家也沒有出臺相關的補償標準,沒有什么先例可尋。
因此,如果選到一個“待拆遷”的店鋪,非但不能成為“拆遷戶”,反而所有的投入都將付諸東流。
有一位入行十幾年的廚師,煎炒烹炸、各類菜式都得心應手。
出于對手藝的自信,他決定自己創業,開一家主打菜品精致的私房菜館。
店鋪選在了一所學校旁邊,雖然沒有停車場,但人流量不錯,附近餐館的生意都非常紅火。
他心想:附近餐廳的生意都這么紅火,憑我的手藝,生意一定比他們好!
但其實附近的餐廳都以小吃等低客單價的產品為主,適合消費能力較弱的學生消費。
這位廚師只考慮了產品,卻沒有考慮品牌和消費人群的定位是否一致。
因此僅僅營業了2個月的時間,他的餐廳就因為沒有生意關門了。
有很多創業者都陷入了一個誤區:別人生意火,我的生意也能火。
在上述案例中,這位廚師選擇的商區客流雖然不錯,但與自身的餐廳定位卻并不相符。
以學生為主體的客流消費能力較弱,所以在這類商圈中開店,客單價應該較低;如果想在這類商圈中開消費較高的餐廳,應考慮到是否有停車場,可以讓離得較遠的“有錢人”趕來吃飯。
麥當勞、星巴克等品牌如何選址?
究竟如何才能突破選址難題?
當下,選址已經從“經驗時代”轉向了“數據時代”,麥當勞、星巴克等連鎖企業已經整理出了一套最為“高效”的選址方法。
開店高參為您進行了詳細整理,總結出了當下幾大主流的選址模型:
作為一家歷時64年的老牌跨國餐飲連鎖品牌,麥當勞已經在全世界開店超過3萬家,他們總結的“麥當勞選址5原則”,一直被業界視為選址的標桿。
每家麥當勞的店招都非常明顯
麥當勞的經營定位于年輕人、兒童和家人,在選址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些人經常出沒的地方或繁華鬧市、人潮涌動的地方。
麥當勞選址要求20年不變。
每個選址最終確定都要有3至6個月的考察,考察重點在于看其是否與城市規劃發展相符合,是否會出現市政動遷和周邊動遷,是否會進入城市規劃紅線。
進入紅線堅決不碰,老化商圈內堅決不設點,純住宅區原則上也不設點。
選址一定要在一樓臨街店堂,有透明落地玻璃窗。
這是為了讓路過的行人感受到麥當勞的文化氛圍,體現其經營宗旨:清潔衛生,方便安全,物有所值。
當勞門店大多臨街,有透明落地玻璃窗,給人清潔衛生的感覺
黃金地段的租金往往過高,當房東給出的租金超過投資心理價位時,麥當勞一般不急于求成,而是先放下,去開發其他門店,用其他門店的成功去影響房東。
麥當勞往往選擇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較高的購物中心或者知名百貨企業來開店中店,這樣既可以帶來客源,又吸引逛商場的顧客到麥當勞就餐。
如今,肯德基已經在中國擁有5000多家店,其門店將一、二、三線城市全部貫穿。
和麥當勞類似,肯德基也大多選擇臨街店鋪,并大量采用透明落地玻璃
麥當勞的“選址5原則”之間相互獨立,而肯德基采用的是“選址4步法”,這4步逐層遞進,是一套非常規范的選址評估流程。
肯德基的開發人員要對市場做長達三年期的開發計劃,并對預定開設的市場區域及發展地點,做出詳細評估。
評估內容包括對地區性開發和單店開發的抉擇,進行市場布局;以及對目標市場的開店規模和投資做出規劃和預估。
擬定開發策略后,選址人員將對商圈進行分級和評估。
商圈可劃分為一級商圈、二級商圈和三級商圈,肯德基選址大多選擇一級和二級商圈。
在對商圈進行劃定評級后,發展部人員開始規劃將在哪些商圈內開店,主要選址目標是哪些。
而餐飲品牌的市場定位不同,商圈的選擇也就不同。
在選擇商圈的標準上,肯德基既考慮自身的市場(包括目標消費者/價格等)定位,更考慮該商圈的穩定度和成熟度。
孩子是肯德基的一大消費群體,所以肯德基很多選擇開在學校附近
選擇店址就是要確定該商圈內最主要的集客點,因此,集客點的選擇也影響到商圈的選擇。
因為一個商圈有沒有主要集客點是這個商圈成熟度的重要標志。
在一個成熟的商圈或有發展潛力的商圈內的店址是否有很大的集客點,肯德基通過候選店址門前的人流量統計即可作出評估。
真功夫是中國快餐行業前5強中唯一的中國品牌,如今擁有近600家門店、2萬余名員工。
真功夫在選址上,有“五不做”原則。
一不做:不是大型商圈的中心位置不做;
二不做:沒有充足的客流量不做;
三不做:相對封閉的二層樓層不做;
四不做:戶外無獨立醒目的廣告招牌不做;
五不做:得不到房東和當地主管部門支持不做。
星巴克作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如今在中國160個城市已經開設了超4000家門店。
在選址上,星巴克總結了6大關鍵點:
星巴克在選定商圈后,會測算有效客流,確定主要流動線,選擇聚客點,把聚客點相隔不遠的位置作為門店選址的地方。
因為在客流的主要流動線上,意味著單位時間里經過的客流量最大;處于聚客點的位置,說明人群會在這里聚集駐足停留。
星巴克在中國大陸的消費對象定位是追求品味、時尚的中高收入人群,綜合群體年齡段大概在16歲到45歲。
只有一個區域的消費群體的消費實力和生活品位符合星巴克的定位,星巴克才會根據選址的具體要求進行進一步考察。
店招和櫥窗對門店招來客人和營收增長點非常重要。
雖然星巴克目前的品牌知名度較高,但咖啡行業競爭非常激烈,要保持這樣的優勢,品牌的展示度非常重要,良好的可視性則是品牌的有利展示。
星巴克的店招都非常明顯
交通便利和店址的可達性,是消費者選擇的重要條件。
停車位多少、商圈輻射多大面積、輻射面積內有多少停車位,這些問題考慮的目的是增加客人進店率。
星巴克初創時,曾經在同一條街上、面對面開了兩家門店,這是一般連鎖企業的禁忌。
從成本的角度思考,可以通過增加門店數量降低物流成本。
從競爭角度思考,在優質消費力集中區域開店,可獨享市場,排斥競爭對手。
成熟穩定的商業環境可以使門店產生穩定收益,以保證企業收益的增長性和穩定性。
星巴克也曾因為市政規劃變動而“翻車”:
因某城市政府的招商引資,星巴克在該城開了一家門店,前兩年營收非常好,但第三年的時候領導班子換屆,對城市重新規劃,導致門店門口要修地鐵,顧客只能從通道進店,門店營收大跌。
由于地鐵建設要5年才能完成,這家門店成為星巴克在中國唯一一家以近期虧損的方式進行經營的門店,星巴克總部一度考慮是否要將店關掉。
星巴克高層在復盤時,他們表示:“如果我們晚2-3年再進入這個商圈可能就能規避掉這個問題,情愿租金高一點都無所謂。”
高參結語:
選址是開店創業的重中之重,直接決定著一家店的“生死成敗”。
上文中,我們為您剖析了知名品牌如何選址,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共同強調的觀點:
商區評級如何、調性是否相符、商圈是否穩定、店招是否醒目、租金成本如何、聚客店在哪……
中小企業在選址時,沒有肯德基、麥當勞那么強大的實力,很難搶到知名商區最核心的商鋪。
但我們可以效仿成熟品牌的選址思路,讓自己在開店的路上少走彎路。
更多專業知識內容
掃描下方二維碼
▼▼▼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