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城腳下,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兢兢業業,早出晚歸,平平淡淡但又自命不凡。在這里,有他們歡聲笑語、揮灑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當然,還有這他們大展宏圖、一展身手的大舞臺——木屋燒烤(育新店)。
有人說一位成功的男士背后一定會站著一個女人,我覺得這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我的動力源泉就是我的家庭。
在來木屋前,我做過很多工作,但總是不如意,一直感覺少點什么。一次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木屋,剛開始也是百般的不適應,還好做什么事都有個過渡期!其實,這和之前我從事的工作有關,之前大多以散工為主,沒有這些條條框框的約束,有的只有隨心、放縱,過著一眼看不到未來的日子。但在木屋,很多制度都是標準化、規范化的,同時,我也發現所付出的跟回報是成正比的。這個企業它是活的,是一個有理想、有目標并且具有活力的,是一個給有夢想的人一個施展身手的大舞臺。
01
剛來時,我應聘的崗位是后廚,但是廚師長看到我一臉的稚嫩,怕我受不了里面的臟活、累活,想讓我在前廳傳一周的菜,先適應適應。我就覺得這那哪行啊,如果我真的不適應這行工作,在后廚我最起碼能學到一門手藝,出來也不至于餓死。于是我就說:“我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啥臟活、累活沒干過。”
可不是這樣嗎!我姐弟倆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再加上沒什么文化,每天擠在一個又黑又濕的地下室。那段時間沒有工作,沒了經濟來源,餓了就我們就把剩下的零錢湊夠買方便面的錢,來啃方便面吃,還是沒有水的那種。這種苦都熬過來了,還有什么怕的呢?
最后,我成功的進入了出品間,這也沒有廚師長說的那么可怕,反而和我之前從事的那些工作來比,這顯得格外的干凈,大家工作也都很循規蹈矩,相輔相成。讓我意外驚喜的是,這里的氣氛是格外的活躍,每天總有那么一個人,總能找到沒有理由的理由來帶動整個出品間活躍的氛圍!這可能就是一個集體的原因,一個團結友愛的大集體。我也是第一次走出家門,又體會到了家的感覺!
人們都說梅花香自苦寒來,烤串也是如此。不僅要靠實踐的磨練,更要注重出品的優質。一份鮮美的串,色澤、口感、味道、裝盤,缺一不可,這就考驗我們平時對菜品在爐上擺放的位置、反轉的時間和撒料的控制,甚至,我們連每只爐子的”脾氣”都摸得清清楚楚。當然,這也少不了班組長平常對我們耐心的開導與磨練,讓我們總能學到一些新的技能。
02
我總以為只要熟練的掌握各項技能,就能走得更高更遠。就在前一段時間,我偶然得到了一次管理組PK培訓的機會,才發現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與無知,我學到的東西就連冰山一角也算不上。
當廚師長告訴我,讓我代表門店去進行一個為期一周的管理組PK培訓,期間不用來上班,照樣拿工資,這可把我樂壞了!本來是揣著一顆自信滿滿的心去的,到了我才知道,各店精英匯聚,這不僅要對我們技能的考驗,也要對我們管理能力的測試。
03
在這次培訓,我認識了很多伙伴。
有一個暑假工,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他是一名大學生,個子高高瘦瘦的,我們都喜歡叫他大個子,高的實在是太顯眼了!他對什么事都非常感興趣,做什么也都十分的認真。有事沒事的總是逮到哪名大師傅教他一些新的技巧,還總是用可憐的口吻說:“咱們可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你可得好好教我”。這句話到現在我也記憶猶深,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因為機緣巧合相遇,組建了木屋這個大家庭,共同為了夢想努力與奮斗,我們可不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嗎!
還有我的老大哥錢多多,總是叫我靦腆的小胖子,我對這個綽號也是一言難盡。我比剛到木屋的時候胖了足足三十多斤(這和木屋科學的伙食是分不開的)。但是,我也一直跑步鍛煉,可是靦腆這兩字是我一直無法突破的瓶頸。還記得我在木屋第一次跳舞,在店門外當著滿街的行人,他們那熾熱的目光,讓我的小手無處安放。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木屋不斷成長,不斷完善自己。
我懂得了,只有自己足夠強大,才能變得更加自信。
往期好文:
淡季降臨,營業額反而上漲20%,這是什么神仙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