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自己接手武圣路已經一年半了,這其中經歷很多的酸甜苦辣。此時,腦海里浮現出木屋燒烤經常說的一句話“我們選人的標準是受得了委屈、扛得住壓力、耐得了寂寞、經得起誘惑”。現在想來,真的是精辟至極,做好一個管理組確實要具備好這幾個條件。
接店以來,自己有很多目標,也在不斷的學習和進步。11月份,武圣路終于上了五星,雖然這個五星的等待有點漫長,但現在總結起來,這一路的曲折都成了寶貴的經驗。現在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們這一路追擊五星之路的歷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先了解一下,我們為什么要追求五星?在我的理解當中,五星不光是公司對我們考核的標準和要求,它一定意義上是顧客對一家餐廳整體的評判。你做得好的,做的不好的,顧客都會一股腦的全部寫出來,或是贊美表揚,或是評論不足,發泄不滿。在看到顧客的評論之后,你是滿懷欣喜,還是氣憤填膺,這都是我們與顧客建立關系的一個橋梁,在平復情緒之后,我們是繼續埋頭苦干還是反思自身的不足,找出問題,去優化自身,這兩種我們對待顧客評論的態度往往就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我們要選擇哪一種?
在19年上半年,北京分公司把大眾點評列為考核項目之時,自己心里就想自己想做五星,公司要考核五星,自己要做公司第一家上五星的門店。可愿望很美好,現實狠狠的甩了自己一巴掌,其他兄弟門店一家家上五星,自己不管怎么努力,那三項分值就是穩穩的沒有動靜。慢慢的,自己也開始著急了,也沒了底氣,伙伴們也開始著急了,耳邊開始傳來了一些別樣的聲音“我們家基數太大了,有9000多條點評,漲分太難”,“我們商圈經歷了北京不讓住地下室的人之后,很多客人都走了,現在顧客都是一些旁邊的居民”……諸如此類,我們似乎都找到理由安慰了自己,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始終還是堅信只要我們好好做,終究會上五星,現在回首想來,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筑的壁壘,只是當時沒有找對方法而已。
現在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老隋TWKE培訓上學到的一個公式:成功=機制+方法+總結+目標。機制解決的是大家意愿的問題,方法是做成一件事正確的路,總結是在走的過程當中總結和思考,并持續優化的過程,目標是你在碰到困難時還能持續前進的方向。
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大家意愿的問題,這時我就走了一個彎路,當時自己認為大眾點評跟樓面的工作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把很大一方面的激勵政策都放在了樓面。廚師長和出品的伙伴也都認為大眾點評跟自己也沒太大關系,這樣怎么可能上五星,孰不知這件事需要出品和樓面共同努力才能做得成啊。想明白了這個之后,我趕快做出了調整,對前廳主管和廚師長進行溝通,設立了針對于出品和樓面不同的激勵機制,廚師長和前廳主管包括班組長都有各自的激勵,其他都以團隊激勵出現。那對于團隊意識差一點的伙伴怎么辦?我們制定了責任到人制,對于出現的差評追究到底,誰的責任誰負責,實行重獎重罰,這樣伙伴們做事的意愿就有了。
那對于方法呢,我們通過管理組會議,伙伴們提出的建議,最終選擇了以意見卡的方式來詢問顧客體驗,提升好評的數量,避免差評。我們經過討論,認為顧客之所以在大眾點評上給差評,其實他就是一個發泄的過程,我常對伙伴們說一句話:“顧客回到家掏出手機,找出你家的名字,還費勁的編輯那么多字,這得多大仇,多大怨?既然顧客有意見,證明我們的工作還是做得不夠好,我們用意見卡的方式,不管好的、壞的先讓客人吐露出來,他們寫出來了,給你說了,我們就有解決的機會,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差評。”做得好了,讓客人給我們一個鼓勵,不必過分強求,但這也看伙伴們的溝通能力。
當然,這只是一個點,其實還需要我們值班時對門迎、傳送、席間的關注,門迎看的是熱情度,傳送看的是菜品質量和速度,席間看頻率,意見卡詢問顧客體驗只是最后一個環節。
對于總結環節,意見卡又派上用場。顧客當時反映的問題,我們當時能解決的就立馬解決。比如,客人普遍反映咸了,就立馬和后廚進行反映,后廚好立馬做出調整。深刻總結就在出品座談會和樓面座談會上,我們把意見卡都匯集起來,對于客人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找出解決之道,進行持續優化。
目標其實是這些環節里面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在前進的過程當中,你所做的一些事情可能不會立馬就有成效,這就到了考驗我們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延遲滿足,會不會堅信自己的目標通過努力最終會達成,這是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這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么多,最后祝愿木屋所有的伙伴在前行的過程當中,都能夠堅守自己的目標,披荊斬棘,向著夢想揚帆起航!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