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在尋路,但每次稍走兩步,卻又覺得這路太苦!
——題記
仰望星空,曾不知何去何從,小時候我們渴望長大,因為覺得長大后能無拘無束;長大后我們行路多艱,苦海難渡。大學時期大概是除了童年最為無憂無慮的日子,憂慮嘛,其實也是有的,這不過蒙住眼睛耳朵的我視若無睹。
安逸的大學游戲生活隨畢業而永別,真實的社會猶如寒風刮面而來,美麗也凍人。
本來只安于做個小職員,經歷了幾年重復的工作后,本心告訴我該成家了,責任心告訴我這需要物質基礎,虛榮心告訴我需要一份體面的收入,野心告訴我要有自己的事業,自尊心告訴我不追逐理想猶如咸魚。
于是我開始了“鮮衣怒馬仗劍天涯”的尋路之旅,朋友都說好瀟灑,多年以后只有自己知道有多傻。每進到一條路,抬眼就見天花板,似乎前面毫無景致,工作重重復復又無成就感,于是抽身而退回到原點,耗費了一截時間似乎只換回一個走馬觀花的印象,摸索職業生涯最沒有價值的莫過于此類驚鴻一瞥卻又費時的快進快出式體驗。
而我總是在做這種只收獲一個印象的蠢事,這種蠢事也是我想敬告各位年輕朋友千萬別去做的事。
成年人的世界總是被裹挾,家庭、親人、朋友等牽絆都影響著自我的決定。
比如說,是滿足父母的期盼在家發展,還是選擇從事賺錢的行業,還是選擇自己的夢想,我曾經迷失在父母、賺錢、夢想這三者之間,來回打轉不得寸進。直到進入我們木屋燒烤被“強制”閱讀完《拆掉思維里的墻》,我才悟出原來這三者是統一的,即當我們以夢想為導向在工作中努力蛻變,迎難而上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那么錢財也必然隨之而來,而當賺取財富的能力越來越強,父母覺得我們可以過得幸福,那么他們也必將因子女的幸福而幸福。
幸福之路永遠是以“自私”為導向的,當我們抱著為了父母開心而選擇自己不想走的路時,短期內看著父母滿足或許自身是幸福的,但是時間一長被父母的幸福綁架的煩躁感愈發嚴重,最后發現人這一生沒法重來,我們終將要為自己活著才能獲得長久的幸福,愛自己才是一生浪漫的開始。
說來可笑,我時不時買書,卻翻幾頁就不再深入,仿佛這個習慣跟著我蔓延到了各個方面,對啥都是淺嘗輒止,不作深入了解,包括工作方面上的事情也僅限于完成任務,不作深入研究,導致在職業生涯中沒有獲得長遠的發展。在工作上淺嘗輒止,猶如草木只將根系扎于地面表層,成長越緩慢心氣越不足,越不愿意在工作中尋求突破,以此形成一個惡性循。
與此相反的是深入研究工作遇上的問題,找到路徑克服,自身工作獲得成就感之外還能獲得眾人對自己的認可,自身的成就感和外部認同感又激勵自己進一步做好自己的工作,以此良性循環下去能力也就水漲船高。這其中的區別只在于對工作的全程投入,打破思維僵局不斷突破自我。
當我們以對待朋友的那種熱情親和為客人提供一次愉悅的用餐體驗時,客人就會覺得吃燒烤哪里都行,但是在木屋不一樣,它令人暖心,總有好友隨時等待他的光臨,做到這種深層次的服務才是我們的追求。
行路雖苦,但是趁自己還有路可走,趁我們還來得及改變,努力扎根于當下,向木屋各位披荊斬棘的前輩學習:即使別的路再好,也不如把自己的路走好!堅定不移的走好當下,相信定會看到更高更深處的風景。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