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看到我經常半夜三更在發工作朋友圈,就會說我工作太拼命、有毅力云云,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回答說:“我那不叫拼命,也不叫有毅力,我那是在享受生活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理解這句話甚至會覺得我很裝。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討厭工作的,他們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后不工作,而像我這樣的人應該是異類。
工作多沒意思啊!怎么能享受它?工作實在沒有意思!每天朝九晚五、單調重復,世界上最痛苦的事就是工作了吧?!
古希臘神話里,西西弗因為觸犯了眾神,諸神讓西西弗做一件“單調重復且沒有任何意義的工作”來懲罰他。西西弗每天千萬次地重復著同一個動作,把一塊重石用盡全力推向山頂,千辛萬苦終于到達山頂時,而石頭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會滾回山底。于是西西弗看著石頭在幾秒鐘內向下滾去,而他必須下山,將這塊巨石再次推向山頂。眾神們認為再沒有比重復這種無效無望的工作更嚴厲的懲罰了,簡直生不如死!
相比古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現代絕大多數的工作確實和西西弗差不多。但是面對同樣的工作,這個世界上為什么還有像我這樣認為工作是非常有意思的事人呢?
不是996,而是007,每天24小時,全年365天,而且還宣稱我們不是在工作,是在享受工作,享受人生!甚至覺得工作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事!
01
什么是工作?
為什么對待工作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今天我就來談談我的理解:首先為了搞清楚什么是工作,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在家做飯是不是工作?生育小孩是不是工作?事實上這些看似跟工作毫無關系的事情我認為都是工作。
工作可以分為:廣義的工作——有關與能讓我們活著,好好地活著,快樂地活著,永遠地活下去(繁殖,養育后代)的一切事物都是工作;另外還有狹義的工作:在單位上班,為了工資而不得不做的事。
如果大家認同我對工作的定義,那就可以繼續聽我分析下去。為什么生育小孩和上班同樣是工作,但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生育小孩這個工作?這和后者有什么不同?
我認為不同點在于人們生育的是未來的希望!孩子就是自己生命延續,他們享受的是孩子的成長和變化,特別是小孩變的更加優秀的時候。也就是說生養孩子是一件有效且有望的工作,有效——可以看到孩子的變化和成長,有望——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希望。
再看看我們討厭上班的工作,絕大多數人認為那些工作沒有任何意義,和我沒有半毛錢關系,即無望;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也看不到工作的最終成果,可謂無效,無望無效的工作是對人最大的折磨!
我們分析下為什么會感覺到無效?
第一,現代工作方式主要為分工協作,每個人都只完成一個產品中的一個小的部分,很少人能看到最終的完整產品,從而讓我們喪失在工作中找到成效的感覺了。
第二,原因就是現代社會中的勞動異化。馬克思在其《資本論》中說:所謂勞動,本應該是人類的自我價值實現的方式,但是在資本主義環境下,勞動變得機械化的一部分所以虛無感,勞動的異化就產生了。
什么叫勞動異化?就是企業里把上班的員工當作機器的一部分來使用,強調的是讓每個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工藝標準流程去工作,而不考慮人是與機器完全不同,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生命體。每個人都希望在工作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讓工作成果中里有自己的烙印,但是現代生產方式的結果就如法蘭克福學派的阿多諾/霍科海默所指出的:直到理性創造出科學技術萬能的工業社會為止,它都是好的,但后來卻控制了人類和自然,輪為有效管理的工具,這種理性被稱為工具理性。隨著工業的發展,工具理性只追求如何有效的地達到目的,同時也把人類自身視為工具醒性的存在!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高興和愿意做一個僅僅是執行SOP(作業標準和流程)的工具。
那我們討厭的上班工作有沒有可能變得和生養孩子一樣有意思、有意義呢?我認為完全可以。
02
怎么讓工作有意義?
相由心生,工作有沒有意義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我們內心怎么認為它,怎么賦予給它賦予意義。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本無任何意義,任何它所有的意義都是人的思想和心賦予的。
三個石匠的故事就是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的:從前,在一個修建教堂的工地上有三個石匠。有個路人和他們聊天,當路人問第一個石匠他在干什么時,石匠茫然無奈地回答說:“我在打石頭。”路人繼續問第二個石匠同樣的問題,那個石匠自豪的地說:“我在雕刻一座精美的女神!”最后他再問第三個石匠,那個石匠兩眼炯炯有神,虔誠的地回答道:“我在建設一座宏偉的教堂!”
同樣的工作,都是在打石頭,為什么三個人的回答不一樣呢?第一個石匠本質就是在抱怨,為了生活,我他不得不在這里做這個無效且無望的工作;第二個人的心里有結果目標,那個石頭未來會是一座美麗的女神雕塑,所有以他的工作是有效果的,他為他的成果而驕傲;第三個石匠說的時候是內心滿懷憧憬,他雕刻的不僅僅是一個作品,而且還是一座宏偉而莊嚴的教堂的一部分。他是為他的人生終極追求而奮斗(中世紀的石匠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參與修建教堂的工作不僅僅是他賴以生存的方法,也不僅僅是他體現自己價值的手段,更是他作為一個基督徒奉獻上帝的最佳途徑,通過修建一個宏偉的教堂來光耀上帝!與上帝同在!
三個石匠,用自己的內心,賦予相同的工作不同的意義,在此前提下,他們在工作中收獲的結果也完全不同:第一個是無奈和煩惱,工作帶給他的只有痛苦;第二個是成就感,工作給他帶來快樂;第三個是成就+存在感,工作給他帶來快樂和幸福。如果工作本身能給你帶來快樂和幸福,你不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了嗎?
03
為什么會討厭工作?
上面我分析了三個石匠的小故事,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什么成為不了那個快樂而且幸福的石匠呢?我認為根本原因在于我們對當下從事的工作理解的得太窄、太近、太淺、太死!
太窄:在工作中只是簡單的地看到工作本身,看不到自己的工作和上下游的關系,也看不到自己工作對最終成果的貢獻,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自豪感。
太淺:簡單的把工作等同與于錢。而且相信會有不勞而獲的生活,所以就認為工作和他沒有關系,是被迫去做的,所以討厭它。
工作能給我帶來什么?工作的第一層意思:工作是我們能生存活下去的唯一方式!這恰恰是很多人不認同的,他們天真的地認為人可以不工作還能快樂的地活著!這個問題稍微認真想想就會明白,這是不可能的。工作就是我們的生命,沒有了工作,我們就不能無法生存下去了,工作不就是我們生存的基本意義嗎?
太近:僅僅看到當下的工作,看不到發展的工作。如果能看到發展的工作,看到自己現在的工作的第二、三、四步臺階是什么,而且能和自己的人生終極追求結合起來,那我們對當下的工作感覺就會完全不同。工作的成功是我們尋找存在感的根本來源。光宗耀祖、衣錦還鄉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終極追求,怎么樣才能實現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工作上的成就來實現。如果我們當下的工作是在為光宗耀祖、衣錦還鄉在而努力,你還會覺得工作沒有意義、沒有意思嗎?
太死:沒有想到工作結果是可以無限改變的。沒有改變的工作就是單調重復的,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長期喜歡做一個件單調重復的事。大家經常說“游戲人生”,什么叫游戲人生,人生實際就是一場游戲,我們在其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人人都喜歡玩各種游戲,打麻將,打網游,打籃球等等,但絕少有人喜歡工作,但是你知道不,工作是你人生中玩的最大、最長、最刺激的一場游戲呢?你玩別的游戲,你需要付費,而工作這個游戲,是別人付費讓你玩,玩的越好,付給你的費用越多,上不封頂!而且沒有終局,一生也玩不完!
覺得工作沒有意思的人是把工作當事做!覺得工作特別有意思的人是把工作當游戲來打的玩!
04
怎么喜歡上工作?
搞清楚了我們為什么會討厭工作,那么讓我們喜歡上工作的方法也就找到了,實際我最初也是討厭工作的,想著賺夠錢以后就可以永遠不用工作了。我是怎么轉變過來的呢?結合我自己的體會,我總結以下六步:
第一:認命,工作是我們生命的組成部分,必須干,而且必須做好!
第二:關注工作的結果。
第三:尋找改變工作結果的方法并在工作中不斷地嘗試。
第四:將改變結果的過程分段,一步一步的達成,從最容易的改變做起,享受改變的結果和過程。
第五:不圖短期的回報,而是看長期的結果。堅持改變,享受自己在改變中的成長。
第六: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后,它給你帶來的成就感會讓你最終愛上它。
05
工作帶來幸福感
一個小寓言能很好的解釋工作對人生幸福的作用:一個人死后上了天堂,從此不在用工作了。開始他很開心,每天就是吃喝玩樂,沒有工作。幾個月過去了他覺得沒意思了,就去找上帝,說:“天天玩,太無聊了,有沒有工作可以做?”上帝回答說:“天堂什么都有,就是沒有工作!”他只好回去了,又無聊了幾個月后,實在忍不住了,就又去找上帝投訴:“這是什么天堂,無聊到死,這和地獄有什么區別?!”上帝微笑這回答道:“你以為這里是哪里?”
人在解決溫飽問題后,最大的問題就是無聊。叔本華說過,人生就是一個鐘擺,在焦慮和無聊中搖擺。溫飽沒有解決就焦慮,溫飽解決了就無聊。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找到有意義的工作。什么是有意義的工作,能不斷挑戰結果的工作。這個工作其實到處都是,只是我們不明白工作本身的意義。
最后,企業要想管理有效,就要把工作設計成游戲;工作人員要想工作開心,就要把工作玩成游戲!
我想明白了,你看明白沒?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