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海大晴,結束27號萬達店上海故事曲線圖的講述,老隋來到21個地鐵站之外的龍茗路店,給上海的伙伴來了一堂關于“分工與協作”的課程培訓。
老隋龍茗路店培訓開講
老虎的故事(技術)
講正經內容之前,老隋拋出第一個小故事——老虎的故事。怎么說呢,如今的老虎都是放在籠子里供人看,這在文明產生之前是難以想象的,還沒等你看清老虎長啥樣估計就已經成它的腹中之物了。
為什么被關在籠子里的是老虎,而不是老虎把我們關起來?其一,人類從猿人開始要通過狩獵填飽肚子,其二,狩獵活動多了會積累經驗。動物和人的最大區別從人類發明文字后開始產生,狩獵技巧通過語言一傳十十傳百。經過結繩記事,刻在動物骨頭上,逐步形成文字,文字幫人們記錄了狩獵方法,這就是最早的知識和技術。
有了知識,就算這個懂得如何狩獵的人死了,技術作為寫在書里的文字被傳播開來,每個想生存下去的人都有機會學習并利用,這便是最初的“生產力”。
猴子的故事(協作)
這個故事相信大家聽老隋講過挺多遍了,倆猴見著桃樹想吃桃,最理想的做法是,一猴在樹下放哨,有獅子老虎來了趕緊撤,一個上樹摘桃,保證倆人都能吃到。
那么一個關于信任危機的問題就來了,二猴想,一猴上樹只顧自己吃,沒有我的怎么辦?一猴又想,危險來了二猴不告訴我自己跑了怎么辦?
好嘛這就復雜了,所以倆猴都能順利吃著桃子的唯一辦法就是倆人分工協作,互利共贏,可見,光干點吃桃子這種小事就需要這么大的信任,那咱們木屋一個店的管理呢?一個公司的順利運作呢?
協作+技術=籠子里的老虎
文字已經產生七八千年了,技術這種東西木屋已經積累14年了,木屋之外大把知識的書籍數不勝數,大家只要想求生存,厚厚的操作手冊和企業文化知識等著你去看,只要想求發展,行業內外拓展知識邊沿的書籍報刊等著你去研究,再不濟咱們總部圖書館的書能借來看看也不賴啊!
以上是技術的獲取方法,想學習,就要現在開始培養閱讀習慣,就算現在不起作用,關鍵時刻一定會起作用。信任產生協作,協作加信任,我們才變成看老虎的人類,而不是籠子里的食物。
大家在緊張的解對方的繩子
這期間老隋讓大家玩了一個繞繩子的游戲,先是把繩子隨意打結,只要另一個人能在1分鐘內解開就給他200塊錢,結果當然是沒有人能拿到錢。如果把繩子繞在一支筆上,一秒就能把繩子輕松捋順。
雜亂無章的繩子和有序的繩子
這只筆就是每天運營工作的核心,工作就是繩子,不繞著核心轉,工作就是打結雜亂無章,沒有200塊拿,有序纏繞,建立秩序,萬事大吉。
問題來了,問大家,這支筆是什么?(愿景,營業額,客情,企業文化)
預知答案請留言!
預知更多課程內容請關注老隋培訓課件及講課視頻。
屋檐下
屋檐下,遮風擋雨,眺望遠方!
歡迎收聽屋檐下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灰常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贊美?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