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利店簡史:90年沉浮錄

    ▲關注后回復數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秦朔朋友圈

    作者:水水小瀑布

    又到了一年一度財經界總結的時候。新零售及無人零售無疑是今年的領銜主演們。今年是便利店誕生90周年,也無疑是便利店發生巨變的一年。仿佛一個耄耋老人返老返童,再活一個新周期。

    1927年,美國得克薩斯州首創便利店雛形。20世紀20年代中期,是人們生活方式突變的一個階段。福特生產線取得巨大進步,汽車進入尋常百姓家;第一批家用電冰箱投產,也飛入尋常百姓家;真正意義上的電視機也開始普及。人們似乎自此開啟了現代生活。

    也是在1927年左右,威廉?佩利,這個出身煙草業的富二代,開始投身媒體行業,制作高品質廣播內容并插播硬廣,開創了廣告的新商業模式。品牌商都喜歡成為“廣播秀”、“音樂秀”節目的贊助商。在他的電臺,甚至是新聞節目也能獲得贊助。原來各家電臺的節目都來自AP公司,千篇一律、毫無新意。那個年代,竟也是內容產業發展的年代。

    可見,20世紀20年代,是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和新鮮商業模式盛產的年代。跟如今這個年代差不多,總是企圖復興一些內容,拓展一些邊界。

    便利店,從年代上說也是電氣時代的產物。起初的這家便利店,販賣冷飲為主,為了生計,小店全年無休,每天營業時間長達16個小時。為了進一步提高銷售業績,老板又引進了生活用品。這家小店就是南方公司的前身。

    隨后,1946年,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便利店出現了,它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7-Eleven”。20世紀60年代,便利店便在全美迅速發展起來。總部主導型的加盟體系,是便利店發展的原動力。

    1974年,伊藤洋華堂的鈴木敏文將“7-Eleven”引入日本,并在幾經周折后,獲得了“7-Eleven”在整個日本的經營權,并最終改變了“7-Eleven”的歷史,或者說,他才是便利店真正的賦能者。

    鈴木敏文,原來的愿望是做一名記者,理想是擁有自己的電臺,但是他進了伊藤洋華堂之后,干一行愛一行,在南方公司學習的時候,學得特別深入。他懂日本國情,把南方公司的經營手冊進行了改良。比如,將銷售“漢堡等快餐食品”改為銷售“肉包、豆沙包、壽司、飯團等食品”。鈴木還簡化了銷售統計、庫存數量、票據處理等相關程序,并與NEC(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野村綜合研究所(NRI)通力合作,于1982年成功開發出了POS(銷售管理)、EOS(庫存管理)等系統軟件,還首創了分色標記體系,讓人們一目了然。

    日本是將便利店發揚光大的國家。新型便利店,憑借單品管理登上世界著名商業案例的舞臺。所謂便利店,就是系統化的零售業。在沒有POS機的時代,按照單品管理的要求,店鋪每天都會挑選一些品種,進行盤點,核對銷售數量和剩余庫存,計算毛利。這種實在的、細致的方法被稱為“SASIMI調查”。就這樣,“7-Eleven ”平均銷售額比同行高出20%,店鋪數量也是日本第一。1991年,南方公司破產,主要原因就是庫存管理的失敗,而日本“7-Eleven”收購了南方公司。

    羅森在日本的規模僅次于7-Eleven便利店,于1975年4月成立,是日本第二大連鎖便利店集團,目前全球羅森便利店超過1萬多家。

    FamilyMart(全家)在1981年9月1日創辦,原屬于日本西友商店下屬公司。臺灣全家便利商店在1988年獲得地區加盟權的,并將它做的更加精致。

    根據國際便利店發展經驗,當人均GDP達2000-3000美元時,是便利店的導入期;當人均GDP達5000美元時,進入便利店快速成長期;當人均GDP達1萬美元時,進入行業激烈競爭期。

    1992年,7-Eleven引入深圳。到現在,便利店在中國發展已有25年了。數據庫顯示,2016年中國便利店品牌銷售額份額大于1%的品牌有17家,其中包括7-Eleven、全家、羅森以及臺灣潤泰旗下的喜士多,這四家占比17.6%;其余13家都為內資便利店,占比47%。中國本土便利店行業集中度CR4為33%,遠低于日本(CR3大于50%)。內資的便利店,較為著名的是全時,在北京市占率最高,開店速度最快。

    2016年,我國的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便利店個數超過40000家,便利店行業也將迎來激烈競爭時期。

    除了傳統的便利店,還有加油站的便利店。在美國,95%的加油站都有便利店,國外加油站便利店的利潤占加油站總利潤的比例高達20%-40%左右。以中石化為例,其全系統3萬多座加油站已相繼開展便利店業務。

    2016年中國便利店市場規模高達1300億元,增速在15%左右,相比面臨“關店潮”的大型商場和百貨,便利店的滲透率也逆勢上漲,從2015年的32%上升到38%,數據一出,更是引來了電商巨頭、實體零售等紛紛進軍。

    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于美國時間早在2014年3月19日就開了它旗下的第一家便利店,取名為“Walmart to Go”。2015年,家樂福在中國推出“Easy家樂福”,以橙色為基調的店內有零食、飲品、日化產品以及酒類等常見品類,門店經營面積近300平方米,差不多相當于三個普通便利店的大小。國內的上市公司永輝超市,則是在2015年11月18日于上海推出“永輝生活”,如今已經超過百家,并保持不斷迭代升級,其在福州開出的第一家永輝生活店,是首家24小時營業門店。2016年,麥德龍便利店品牌“合麥家”兩家新店在上海開業,面積約80多平方米。

    除了超市零售巨頭,還有電商巨頭在攻城略地。京東不僅投資永輝,2015年年底,宣布成立新通路事業部;今年4月10日,劉強東宣布進軍便利店,要在5年內,開100萬家便利店。其中,一半會在農村,并保證以后每個農村都會有,100%真品。

    故事講到這里,還有領銜主演沒有上場。誰?互聯網技術型企業。2016年12月,亞馬遜推出無人便利店Amazon Go。隨后今年,主導15平方米的“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從上海鋪開,迅速獲得融資,并宣布要開5000家店。阿里巴巴淘咖啡先是在2017年7月8日以無人快閃店的方式出現,占地約200平。(此前,阿里巴巴于5月26日,入股聯華,拿下3600家超市,成為第二大股東。)

    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共享單車今年書寫了傳奇和落寞;最后一公里甚至三五百米的社區便利,互聯網技術公司又各顯神通。因為,近是便利的最高訴求。2017年是新零售、無人零售元年,根據預測,這一年人均GDP約為9400美元,也就進入了便利店廝殺競爭的最厲害的階段。

    2017年也是無人零售的風口年。艾瑞咨詢的報告顯示,從消費者行為看,線下商超是消費者最主要的購物渠道。連鎖便利店、便利店消費頻次相對于線上超市消費較高。目前無人零售主要分為自動售貨機、開放貨架和無人店,開放貨架已經有數十家企業獲投,行業門檻相對較低。而無人便利店整體覆蓋程度較低,從整體來看,目前無人店尚處于萌芽階段,調查中僅有16.5%的人使用過無人店。大部分無人店以提供零食飲料等標品及便利性應急商品為主,部分無人店還提供鮮食、生鮮食品、餐飲等其他品類。受技術、空間等因素影響,目前無人店很難售賣全品類商品。方便快捷是用戶選擇無人店的主要原因。八成以上用戶通過無人店滿足常規需求,整體滿意度較高,超八成用戶將繼續在無人店消費。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2017年即將結束,2018年新的商戰繼續。

    便利店在科技快速發展的年代,如何更便利,似乎是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里永久的命題。

    提示:

    *本文經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原文標題:便利店簡史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 沉默還是爆發,2018便利店的下一站在哪里?

    • 德勤×阿里研究院:便利店的下一站

    • 假如非要離開上海,我只想帶走一間便利店

    2018標志大賞

    標志大賞(Marking Awards)(點擊查看)是一項由FBIF發起,專注在食品飲料行業的包裝設計大獎。標志大賞面向全球,致力挖掘和表彰優秀的食品飲料包裝設計,鼓勵本土與國際設計力量的交流。評審團隊由全球知名品牌商及創意機構資深總監組成,規模龐大,背景多元,最大程度保證賽事的完整性與公正性。歡迎品牌商、設計機構、供應商、院校組織和獨立設計師們參與!下載完整參賽指南,請在后臺回復“標志大賞參賽指南”。

    / 微信群 /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申請加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代工、茶飲料、特醫、嬰幼兒、巧克力、啤酒、乳品、營銷、添加劑、餐飲、飲料、休閑食品、寵物食品、研發、設計、包裝、新零售、調味品等微信群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91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月6日 23:26
    下一篇 2018年1月7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