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趙曉娟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娃哈哈這一年在無人售貨機、海外并購方面悄悄布局。
宗慶后打算食言了。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國本土食品飲料巨頭娃哈哈度過了自己的30歲生日,在上萬人參與的生日Party上,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首次對外界披露:娃哈哈在適當的時候會考慮上市,因為“上市以后能加快企業發展”。
這完全顛覆了他以往“堅決不上市、娃哈哈不缺錢”的態度。
外界對此卻是早有猜測。今年4月,宗慶后女兒宗馥莉控股的公司向香港上市公司中國糖果發出收購要約,就被看做是娃哈哈邁出了借殼上市的第一步。不過,宗馥莉隨后通過微博發布了“與中國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現金要約失效”的聲明。
雖然娃哈哈一再表示上述收購行為是宗馥莉個人行為,與娃哈哈集團業務無關。但作為老牌飲料巨頭,因產品創新不足、營銷粗暴老化等原因,這家公司自2012年遇到業績拐點后,改善業績舉措見效甚微,外界更多把振興娃哈哈的希望寄托在宗馥莉身上,后者的一舉一動也往往被直接與娃哈哈關聯。
而宗慶后似乎也在避免將娃哈哈的未來與女兒捆綁在一起。據澎湃新聞報道,在此次30周年慶典上,宗慶后直言娃哈哈將由管理層接班,“現在的民營企業肯定一大半不會由子女接班,最后還是管理層接班,因為子女大多是國外留學回來,眼界不一樣,實體產業也不太愿意干”。并表示,像他這樣一直以來做慣了的人,要馬上完全退出也不可能,他自己計劃是逐漸少做一點,退居二線,讓年輕人接班。
不論未來由誰接班,娃哈哈已經開始為轉型做準備了,今年在業務和技術引入方面,都動作頻頻。
今年5月外媒曾報道宗慶后正在著眼于收購外國大公司。宗慶后也承認,公司正在與美國乳制品企業Dean Foods(迪恩食品)商洽,但沒有透露細節。Dean Foods是美國最大的液體奶生產及供應商,產品線包括牛奶、冰激凌、發酵乳制品、乳飲料等,位列全球乳業第十名,如能被娃哈哈收購,可能成為另一個產品策略。不過,這項收購案目前并無更多進展披露。
除食品業務外,宗慶后今年來也在多方接觸高科技項目。去年,他發起了一場引入以色列先進技術的活動,共引入1000多項技術成果到杭州與本地商家對接。今年9月,長宗慶后曾在一次分享會上分享了其中的54個以色列科技項目,覆蓋醫療與藥物、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農業和科技、高端制造以及新能源等多個行業。
比起這些海外項目,能更快見到效果的,可能是娃哈哈在渠道創新上的投入。今年6月,娃哈哈與研發無人零售店鋪技術的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采購合同,從深蘭科技購買了Take Go無人店支付系統,預計數量是“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并將這批支付系統運用于娃哈哈終端自動售貨機上。
界面,只服務于獨立思考的人群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界面(wowjiemian)
提示:
*本文經界面(jiemian.com,微信ID:wowjiemian)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如何再造一個娃哈哈?宗慶后又盯上了他賴以發家的保健品
娃哈哈看上“買了可以后悔”的無人零售機,欲10年布局100萬臺
娃哈哈帝國為何隕落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論壇共三天,將涵蓋乳制品、飲料、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和包裝話題。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億滋,中糧,康師傅,統一,達能,星巴克,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三只松鼠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公眾號后臺點擊菜單“FBIF”或回復“FBIF2018”獲取:論壇、“標志大賞”和“Hello Foods”賽事信息。
/ 微信群 /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請加入代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特醫、啤酒、生產&供應鏈、乳品、營銷、添加劑、餐飲、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包裝、新零售、調味品等微信群。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