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erry收購的益生菌公司Ganeden CEO專訪:未來益生菌將向個性化營養發展

    ▲關注后回復數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英文來源:Fooddive

    原文作者:Megan Poinski

    益生菌領導者Ganeden在討論現在如何能將益生菌應用于所有食品和飲品中,以及為什么越來越多特定益生菌菌株有可能廣泛應用。

    很多益生菌菌株都具有助消化、增強免疫力、改善器官機能的功能。全球益生菌市場持續增長。BCC研究顯示,全球益生菌市場會在2020年達到500億美元。

    多年來已經有多種益生菌被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而益生菌的添加不會影響食品和飲料的口感和質地。其中比較特別的菌株——Ganeden BC30,開拓了益生菌作為功能性原料的道路,這株芽孢的細菌在1997年被發現,在許多食品和飲料產品中都能保持活性,不管是烘焙產品還是蛋白粉,當前在很多產品中都可以找到。

    Food Dive上個月參觀了Ganeden位于Mayfield Heights的公司,會議室的架子上放的都是含Ganeden BC30的食品。并與Ganeden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國際益生菌協會主席Michael Bush深入討論了益生菌,包括Ganeden BC30的科學研究、發展策略和展望。

    Ganeden CEO Michael Bush

    圖片來源:Prepared Foods

    Food Dive: 在過去幾年里,益生菌行業是如何發展的?

    Bush: 忙瘋了。推出的產品量一直在增長,而且是大幅度的上漲。今年我們已經推出超過200個SKU進入市場,產品和業務都發展得很順利,我們能看到Ganeden已經至少在SKU數量上,規模每兩年增加一倍。

    這是我所滿意的。現在正有超過60個國家的800種產品已經推出或準備推出,很多產品都很受消費者青睞。很有趣的是,在我們穿過雜貨店的時候,幾乎在每個過道能看到BC30的標志。與幾年前相比,我們都會進行實地考察,去看看架子上的產品。現在的情況已經很不一樣了。

    益生菌產業每年增長8%,一直保持上升趨勢,我們還沒看到有任何放緩的態勢。

    Food Dive: 益生菌行業是什么時候發生變化的呢?我記得在我生活中,最多是通過喝酸奶來獲取益生菌。

    Bush: 2011年和2012年確實是益生菌行業爆發的時期,除了喝酸奶和吃補充劑來攝入益生菌,消費者開始關注并選擇其他產品來獲取益生菌。

    現在益生菌已經是完全新的一個類別,當廠家發布益生菌數量的時候,他們有發酵類食品和發酵乳制品,而你還有補充劑。現在這是一個價值10億到20億的新細分行業,并且能和消費者產生共鳴,深得消費者的喜愛。

    Food Dive: 我想GanedenBC30產品肯定對公司業務有一定的影響吧?

    Bush: 確實,可以說我們是最先開發了這個市場。我們開展了很多工作,是第一個生產含有益生菌的烘焙混合物、水、果汁和蛋白粉的企業。我們有很多第一次的成就,很難全部一一列舉出來。

    公司的創始人通過采用選擇性分離技術,發現這一家族的細菌。他發現的菌株可以在不同的溫度生長,并且具有多種代謝性質。BC30被專門挑選出來,因為它在低于人體溫度的條件下,仍然能生長繁殖。而且BC30具有我們想要的穩定性,當消費者攝入后能發揮其免疫和助消化的功能。

    Ganeden于2003年開始在補充劑類別中推出成品,在2008年第一次推出食品新品,Ganeden開始進入食品產業。隨后在2011年我們出售所有補充劑的業務。

    Kerry收購Ganeden

    圖片來源:Fooddive

    Food Dive: 是什么讓該公司在食品中發展如此迅速?

    Bush: 我覺得這是因為我們下定決心去做食品這一塊業務,在2016年我們開始Ganeden的原料業務,這些年來做了很多監管工作去獲得FDA GRAS和Self-affirmed GRAS認證以保證我們的原料是安全的,隨后這些都變成我們在臨床等方面努力的動力。在2009年,我們開始公布我們的研究,Ganeden已經發表了27篇研究報告,這確實需要很多時間。

    如果你在這方面拼盡全力,它會花費你大量的時間,因為你需要等待度過這整個監管時期。隨后你得到食品開發的過程,很快地從創業公司開始,用5年的時間把最初的概念,變成最后和大型CPG公司推出的產品。

    現在我們繼續做臨床方面的工作,我們手頭上已經有正在開展的研究和一些即將開展的研究。我們將繼續努力發掘我們的產品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健康益處,并且我們還一直尋找我們感興趣的新領域。

    Food Dive: 益生菌和GanedenBC30 有哪些功能性益處呢?

    Bush: 當我們提到益生菌,就一定是和菌株聯系在一起。我們研究已經可以證實益生菌的“益生性”和“提高免疫”的益處,如果消費者每天攝入5億CFU 。如果每天攝入10億CFU,不僅能提供前兩個益處,還能“有助消化健康”和“有助蛋白利用”。因為這是產芽孢的細菌,所以它顯然能在胃酸環境和保質期內比植物細胞更有效地存活。

    Food Dive: 有沒有比BC30的效能更好的或者是其他有待研究的菌株?

    Bush: 當然有,一直都有新的事物出現。我們最新的研究是有關一種叫做Staimune的新原料,Staimune是BC30的滅活細胞。但我們剛剛收到臨床數據,因為這項研究已經被發表出來,我們不能再繼續對Staimune進行研究。但是我們仍然在尋找一些相關的未被研究的領域。我們一直在關注有關的趨勢,但有時候在我們把文章寫好之后就已經出現相關的新聞。

    Ganeden實驗室

    圖片來源:Crain’s Cleveland Business

    Food Dive: 開發出一株好的功能性益生菌菌株需要些什么?

    Bush: 這需要大量的篩選工作。已知的益生菌或細菌菌株會被儲存在細菌庫中。就拿BC30來說,它被保存于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而工作人員要做的就是瀏覽ATCC,尋找那些非專有的但具有明顯特征的菌株,篩選工作第一件要考慮的事是:這株菌株是否安全?

    你做這個工作,初步篩選可以在基因遺傳上進行,你可以去跑一個基因序列,或者參照現有的基因序列去發現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隨后你需要去做初步的安全認證工作,因為如果菌株不安全,其他工作都是無效的。

    結束初步工作后,你需要提出一些關于這株菌株能提供的益處,之后就開始臨床試驗。IPA(International Probiotics Association)和CRN(Council for Responsible Nutrition)去年推出了征求意見稿,討論標簽上益生菌功能聲稱的正確方法,最后要求完善益生菌的標簽并且得到產品認證。我們正在將一切工作轉移至菌株的特異性上,因此我們是一定要將準確的菌株名稱列出來,而不是僅僅列出“嗜酸乳桿菌”或“凝結芽孢桿菌”或其他成分標簽上的任何物質。

    就如我們的產品來說,我們列出的是“凝結芽孢桿菌GBI-30 6086”。因為沒有數據顯示我們可以說“凝結芽孢桿菌也能具有這項功能”,許多凝結芽孢桿菌能在高于人體溫度的條件下存活,并且能被用于工業上如生產乳酸。它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但是我們作為消費者需要知道這菌株是什么,有什么數據能支撐它具有特殊菌株的功能。

    BC30益生菌軟糖

    圖片來源:CFS Remission

    Food Dive: 對于益生菌,有什么不一樣的挑戰嗎?

    Bush: 對益生菌總體而言,比較特別的挑戰是方案。如果你使用傳統的乳桿菌或雙歧桿菌,比如是應用到食品產品的加工中,這涉及到許多食品科學來挑選一款正確的食品產品來添加益生菌,并且要找到合適的環境,讓益生菌在整個保質期內和食用時期內能保持有效。要怎么將益生菌應用于食品生產中?怎么能確保益生菌保持穩定?

    挑戰都是有關方案的,而BC30能夠讓我們完成這些挑戰。當然我們也有自身的關于方案的挑戰,就如我們沒有保質期內穩定的飲料,不會推出蒸餾或無菌型產品。如果這是一個無菌型產品或者是具有較好穩定性的飲料,益生菌就沒有作用了。

    至少說到BC30的時候,我們多多少少能很快地說出它在產品里的功效。有人就會說:“我在想開發這種產品”,而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年的測試,我們會說:“這是可行的”、“這是不行的”或者“讓我們試一試吧”。

    Food Dive: 如果是廠家想把BC30用于生產,你們會和他們合作嗎?他們的食品研發人員會接受嗎?你們的合作關系是怎樣的?

    Bush:這取決于廠家是否會將菌株改造。正常來說,我們會發給他們一些樣品,他們公司的研發部門會構思菌株的應用,然后會送回來測試。我們會告訴他們“100%存活或者50%存活或者92%存活”,不管數據是怎樣。如果存活性很低,我們會幫助他們找出問題存在,我們需要做什么來提高菌株的有效性,讓他們的菌株投入量不會太大。如果存活性很高,我們會和他們合作,確保他們不會在產品投入太多,這是一個成本問題。

    一旦我們確定了方案和用法,他們如何將菌株應用到生產中,這里會有一個外部驗證實驗室,能夠讓廠家做產品的第三方測試和驗證。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過程,你給他們送樣品,他們把樣品送回我們。如果我們在星期一有事情,我們會把結果在星期三或星期四后發回給他們,這期間是不會產生費用的。

    我們還會檢查一些指標,如污染物。會不會有其他不應該存在的細菌?所有的這些我們都會做一個標準測試。

    Food Dive: 你說當存活率低的時候你會跟他們合作,這里的“低”是怎么意思?對于一個產品,你是會做到100%存活率嗎?

    Bush: 我們有的是規格說明書,所以可以說我們的目標是宣傳產品的助消化功效。我們每天需要10億個CFU,如果他們也是目標做10億個,那我們都是按照規格說明書來評估產品。10億是規格,我們會計數產品的細菌數量。如果存活率低于60%,我們將與他們合作找出問題。有沒有辦法在當前的流程中進行優化,以至于他們不需要投入量過大?我們一般會看到10%左右的超額投入。我們會確保我們是超過規格要求,對于我們來說這是必須嚴格遵守的,沒有“低于也是可以的”說法。會確保我們得到的存活率是正確的,以至于他們能確保自己產品的功效,隨后取決于他們是否會持續進行下去。

    BC30益生菌飲品

    圖片來源:Beverage Daily

    Food Dive: 當今有沒有發現益生菌不一樣的或者更讓人感到驚喜的事情呢?

    Bush: 現在?飲料產業已經采用益生菌作為一種“傳遞系統”。之前誰會想到把益生菌添加到產品中?現在有些混合零食就將這點做得不錯,就如甘藍脆片。就像把房子看了一圈,走的時候說:“這是一個有趣的地方來放點益生菌。”

    我們嘗試去做的是,不要專注于本質不健康的產品。雖然它可能會很美味,但我們不想看到益生菌產品Swedish Fish出現在糖果店里。與我們合作的公司花95%的時間都在為開發健康有益的產品而努力,而不是“讓我們放一些益生菌在垃圾食品中吧” 。

    Food Dive: 制造商是否來過你們這里討論,或者你是否有跟他們討論過針對某一人群開發產品?

    Bush: 是的,在市場上我們有針對兒童、運動員、老年人和對食品過敏的人群產品。很多人會過來跟我們說,“這是一個關注和針對千禧一代的產品”,“這是一個針對兒童的產品”或者其他的人群。我們有一款面向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的產品。一般來說如果一個小公司的目標人群十分具有針對性,公司的產品通常能影響到個人,確實這些都讓我們感到開心。

    Food Dive: 你認為益生菌市場在往哪方面發展?

    Bush: 老實說,不看消費人群,我們能看到益生菌市場總體來說在進入一個更具有細分需求的環境。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專門針對心臟健康、腎臟健康的益生菌產品,還有很多類似的產品。

    我們認為,特別是益生菌菌群變得豐富的時候,正如我們做更多關于腸、腦的研究,我們開始發現與壓力或情緒有關的事情,可能會對神經遞質產生影響。這是十分有趣的,我們對菌群了解得越多,越是有機會通過管理菌群來幫助人們。

    Food Dive: 會有其他不同菌株對心臟和腎臟健康有益嗎?

    Bush: 是有的。比如說,這有專門促進腎臟健康的菌株,有專門促進心臟健康的菌株, 也有影響膽固醇的菌株。你不得不篩選這些菌株,然后做臨床實驗,最后才能對外公布說:“是的,這些菌株的確能起到這些作用。”

    個性化營養

    圖片來源:Nutraceuticals World

    Food Dive: 現在益生菌已經很普遍了,你認為這種現象會持續下去嗎?

    Bush: 我們認為會持續下去的。通過我們在International Probiotics Association所做的工作,我們得到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幾年里——可以說是5-10年前,有超過1500項關于益生菌的研究。

    這里有一篇雜志上的文章說道,“益生菌還未被充分證明是有效的”,我在想,“1500項研究報告,大部分都顯示積極的統計意義和結果,我不知道為何你還說沒有數據支撐這個說法”。通常情況下,當有人寫到這些,你在PubMed上指出他們錯誤的說法,他們會寫信回來說道,“噢!我遺漏那1500項研究報告”或者其他說法。

    這都需要大量的臨床工作,一些參與到益生菌工作的人員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嘗試去確定益生菌是如何給消費者帶來益處的,還沒在市場上看到這種趨勢的緩和。

    Food Dive: 接下來,你認為益生菌下一步會如何發展?

    Bush: 我認為還需要搜集更多關于菌群的信息,就像人類的基因組一樣,它引發了人類對個性化醫療的興趣。雖然還沒發展到那一步,但是它引起人們研究的興趣,也讓人們意識到這一想法確實存在,并且會在未來能實現。

    現在的菌群工作都是在為實現個性化營養而準備,這有一篇今早別人發表的文章,是關于人們的飲食選擇是如何直接影響到自身微生物菌群,我想下一步的發展是由個體相關的微生物菌群和特定菌株研究推動著。

    編輯 & 翻譯:徐曉瑜、甘婧

    提示:

    * 來源:FoodDive,原文標題:Q&A: Ganeden CEO Michael Bush on where probiotics are headed — and the unexpected places they’re found

    *投稿,內容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 Kerry收購益生菌制造商Ganeden,成為全球益生菌市場又一巨頭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出含有益生菌的啤酒,它的商業潛力有多大?

    • 巨頭搶占益生菌市場先機,把握百億美元商機你需要了解?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研發創新A(乳制品、飲料)、研發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微信群/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請加入代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功能性食品、特醫、幼兒、啤酒、生產&供應鏈、乳品、營銷、餐飲、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新零售、調味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12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20日 23:35
    下一篇 2017年10月21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