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1”,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原文作者:Elaine Watson
編輯:Wilbur Zhu
轉基因 or 有機?圖片來源:Nutrition Smart
根據Health Focus International覆蓋16個主要消費市場的大型調研表明,全球87%的消費者認為非轉基因食品“比較”或“非常”健康,這個數據令人驚訝。
雖然由轉基因玉米生產的焦糖色素、淀粉、油和甜味劑等產品的營養、化學成分與非轉基因產品相比并沒有什么區別,但是63%的消費者仍然懷疑它們的安全性。
同時,Health Focus International還補充到,在調查了2300多名美國消費者,以及亞太、歐洲等地區各國500-1000名消費者之后(包括加拿大、巴西、墨西哥、英國、德國、意大利、俄羅斯、西班牙、日本、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消費者(55%)認為轉基因作物對環境不利。
“轉基因已躋身全球前五的食品熱議話題。人們對轉基因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對糖、鹽、碳水化合物和人工添加劑等成分的關注。”
轉基因食品安全么?圖片來源:non-gmo report
與之類似的調研機構Packaged Facts對2000名美國消費者的問卷調查也表明,43%的消費者持有“食用轉基因食物不安全”的觀點,42%的認為“轉基因作物對環境造成威脅”,39%的認為非轉基因食品“更營養健康”。
Health Focus International調查還顯示,對轉基因的關注程度因國家而異:在印度和英國,表示關注轉基因的消費者比例分別為22%和28%;相比之下,中國、俄羅斯、墨西哥、巴西和美國的消費者更加關注轉基因,其比例分別為71%、61%、56%、55%和49%。
反對轉基因標識,食品行業弄巧成拙
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這項科學技術,是否有證據表明食用轉基因食品不安全呢?
歐盟委員會、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醫學協會、世界衛生組織、皇家學會、FDA和美國科學促進會均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消費者調查數據并不是完全出人意料,格魯吉亞大學作物科學教授Wayne Parrott博士認為,“關于轉基因的信息太過片面,這正是因為信息背后的組織、團體想保護自己市場份額不受先進新技術的影響”。
他還表示,食品行業急需重新拿回主動權。他們在2004年進行了一場“教育運動”,但很快平息了,并沒有認識到“自然界厭惡真空”的道理。如果食品行業不積極主動傳達這個消息,有些人就會傳達,任何人都可以按照他們喜歡的方式扭曲市場,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
Steve Hoffman: 聽聽消費者的聲音
咨詢公司Compass Natural的執行合伙人Steve Hoffman表示,農業生物技術沒有兌現承諾,并補充說:“盡管過去四年里,在轉基因技術優點的公關宣傳及美國反轉基因標簽法案上,生物技術公司和跨國食品巨頭已經花費了數億美元,這項調查給我傳達的信息卻是,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們并沒有被說服。”
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關于轉基因的辯論復雜且令人困惑,所以總結說:“遠離轉基因食品可能更安全——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Health Focus International項目經理Cali Amos認為大多數消費者的利益訴求和謹慎態度都是合乎邏輯的。
現在的消費者常常會詢問關于食物的一切問題。為什么有這種成分?這個又有什么作用?所以,談到轉基因成分時,消費者們想知道:食用它們有什么好處?
與此同時,大多數大型食品公司反對的反轉基因標簽法案使轉基因作物受到公眾的關注,并促使人們認識到如果制造商意圖向消費者隱瞞轉基因成分,轉基因食品肯定會出現問題。她說,“這是透明度的問題”。
轉基因食品和農藥:無法一言以蔽之
雖然Health Focus International沒有探明為什么消費者認為非轉基因生物更安全或更健康,但Amos表示,消費者對農藥使用的顧忌才是這場辯論的關鍵。消費者認為農藥對食品安全以及環境都構成了威脅。因為相關數據不是很明確,所以這對生物技術行業又是一個挑戰。
由Intelligence Squared舉辦的主題為“我們是否應該支持轉基因食品”的辯論中,孟山都(Monsanto Company)首席技術官Robert Fraley博士說,自從引入轉基因作物后,殺蟲劑的使用量已經大幅下降,因為轉基因作物可以自己合成Bt蛋白。
當談及除草劑時,他承認,雜草對用于某些轉基因作物的除草劑草甘膦產生耐藥性是一個問題,一些農民現在更大量地使用草甘膦,或者用其他非環保的除草劑來協同作用,因為它的效果越來越差。
但是,Fraley博士說,不應該精華糟粕全盤否定。他認為,農民必須不斷地調整他們所使用的工具,以防止害蟲、雜草和其他因素對作物的威脅,無論這些作物基因狀況如何。
“其實問題很簡單:你們都聽說過抗生素的抗藥性。這是一個問題,對吧?那么醫藥公司應該做什么呢?是否會因為抗生素的抗藥性而停止開發新的抗生素品類? 絕對不。”
非轉基因并不一定意味著自然和有機,它只是回歸到傳統種植方式和殺蟲劑
Fraley博士補充說,許多消費者并沒有意識到,在傳統農業技術中,很多農藥不一定是更環保的,一些技術也不是消費者認為的“自然”,例如使用x射線誘導作物DNA突變。而且,如果農民離開轉基因作物,他們也并不都會轉向有機種植。抗除草劑的解決方案在不斷演進。“我為我們開發第三代和第四代技術并保持領先地位而感到自豪。”
轉基因作物種類繁多,并不局限于大豆和玉米
在同場辯論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組學和生物技術研究員Alison Van Eenennaam博士說,整個辯論都關注我們在玉米和大豆上噴灑了什么,從而轉移了人們對許多其他真正令人興奮的轉基因技術應用的注意力,特別是對植物病毒治療方面的關注。例如抗旱玉米、抗病毒南瓜、抗褐變蘋果、低丙烯酰胺馬鈴薯等,這些應用都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學農藥。
“由于柑桔黃龍病破壞了佛羅里達的橘子產業,研究人員正在努力開發抗柑桔黃龍病的轉基因橘子。植物病害破壞了世界農業15%的收成,這或將引起氣候變化。”
提示:
*來源:FoodNavigator,標題:87% of consumers globally think non-GMO is ‘healthier’. But where’s the evidence?
* 編輯Wilbur(微信:aotokuer)
* 聯系Mote(微信:motechenfbif)推薦好文。
/ 更多文章 /
“消費者原本就不應該為食品安全擔心!”
昆蟲:未來喂飽世界的替代糧食?
最新研究 | 新潮乳品替代飲料或有礙兒童成長
可口可樂推出無糖可樂:口感最接近經典款可樂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1”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啤酒、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食品安全、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