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筆細賬:咖啡館的拿鐵,為什么都賣30塊一杯?


     


    先來想一個問題:一杯咖啡定價28或者32元,你是怎么決定的?


    參考星巴克或別人家的菜單,還是自己拍腦袋想的?


    科學的定價思路應該是怎么樣的呢?一起來分析一下——



      1  


    賣多少錢,完全取決于“星巴克”?


    先來做個小調查:如果要開一家咖啡館,以一杯經典款拿鐵為例,你會賣多少錢?



    曾有朋友和我聊起這個問題,她似乎完全沒有被困擾過,回答得不假思索。


    ——“31或32元吧。”

    ——“為什么?”

    ——“星巴克差不多就是這個價格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這個想法:定價先看星巴克,然后進行微調。


    覺得自己家的咖啡品質比星巴克好,那么就貴一些;自認空間體驗比不上星巴克呢,就稍稍降低個兩三元。


    ▲總歸是參考別人,高一點或者低一點


    “好像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價格嘛。”可是定價看星巴克,確定沒問題嗎?


    曾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星巴克已經開始走平民化路線了,只不過是潛移默化的。從1999年到現在,星巴克一杯咖啡價格漲了幾元錢,但國內消費者收入普遍翻了多倍,當年“星巴克暴利”的印象可能還在,只是如今從價格看它更像是薄利多銷了。


    問題就在這兒,星巴克能薄利多銷,前提是品牌影響力的長期積淀撐得起人氣和銷量。現實點兒說,單論星巴克在房租上的議價能力,就令多少咖啡館望塵莫及。


    而另一個角度,如今星巴克的“一家門店”,和你想開的“一家門店”概念不同,其定價是經過一套強大的算法體系支撐的,甚至門店本身都是龐大系統下的一個終端呈現。


    而你琢磨定價時去參考的產品好不好喝、環境空間如何……幾乎都是表象。


    ▲定價的真正原理,還有很大一部分你并不知道


    那么,在一個商業區內,競爭對手的定價就沒有參考價值了么?不是。要參考,尤其是活得滋潤的,定價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區域消費者的價格接受程度,是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法。


    但是不考慮自身的成本與現實情況,盲目參考“別人的定價”,就容易和自己的營運軌道偏離。



      2  


    算筆細賬:一杯拿鐵的價格究竟怎么定?


    定價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的事情。


    首先,要無比清楚自己的經營成本,你賣的一杯咖啡里面到底都包含了什么。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有這樣一家咖啡館A:


    其采購的咖啡豆80元/磅(454g),牛奶15元/1L,同樣以做一杯拿鐵為例,為了方便計算,設定制作過程需要消耗20g咖啡粉與200ml牛奶。


    每杯物料成本:80÷454×20+15÷1000×200≈6.52元


    如今,應該很少再有人覺得“成本6.5元一杯能賣26元,利潤率就300%”了。問過房租、人力成本答應不答應了么?接著往下算——


    房租:20000元/月;

    人力成本:18000元/月;

    水電費及其他費用:3000元/月;

    咖啡館A每月固定支出:41000元;


    如果店里只售賣拿鐵,究竟要定價為多少,根據其銷售額和客流量才夠本兒呢?


    這里就要提到盈虧平衡點了,我們會看到一些咖啡館的數據說每天賣出多少杯后開始賺錢,通常就是經過這樣一番計算的。這里既然討論的是定價,我們就以定價為出口——


    如果每天有50人進店消費一杯咖啡(這應該是一個養店期的樂觀估計了)。假定單位產品營業稅金及附加為0的情況下,那么單價盈虧平衡點為:


    ▲注:以上數字皆取常態下的估計值


    這個數字是不是有些可怕?巨大的固定成本壓力,在每天50杯銷量的情況下,一杯拿鐵要定在約為33.85元的價格,才能達到盈虧平衡。


    這時候,才能去考慮你的利潤,單從賬面上看,利潤想有個15%,一杯拿鐵定價就要將近39元,比目前星巴克大杯拿鐵要貴8元,也已經到了消費者普遍可接受的臨界點了。


    ▲是不是有點嚇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一個粗略的算法,不少因素還沒有考慮在內,比如:變動成本中,一批新豆的調試損耗、磨豆機的吃粉情況、手抖一下就多出來的部分;前期投入的裝修、費用、家具、容器費用以及折舊;還有把店開起來需要繳納的證件辦理等一系列費用……


    話說回來,以成本為中心定價的策略,對市場需求和客人心理沒有充分把握,所以,計算好這些成本后,還是少不了看看周圍類似業態成熟定價是怎樣的,綜合再做決定。



      3  


    結 語


    怎么樣?是不是很想仰天長嘯“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絕望啊!”


    咖啡館是個慢生意,既然店開起來了,就要想方設法提高出杯量和客單價。


    ▲還能咋地,好好提高綜合實力唄


    同樣條件下,套用以上公式,當咖啡館每天出杯量能達到100杯時,你的單價盈虧平衡點就僅約在20.19元了。


    所以,不是說一開店就要在產品單價上把錢賺回來,莫名其妙的高價反而可能讓顧客很受傷,甚至再也不光顧。


    慶幸的是,咖啡館總不會只有一杯拿鐵在賣。


    有了自己的一套算法,在經營過程中對產品不斷做評估總結:什么利潤高、什么銷量好、什么在增長,什么該淘汰,推推組合套餐,沖沖應季銷量,想想顧客心理,做做重點宣傳——


    讓變量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咖啡館主們,看你的了。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yantairan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93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21日 23:54
    下一篇 2017年6月22日 07:3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