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食品行業的深度,創新資訊
后宮訂閱號三千,不置頂,如何找到我?
作者:劉迪Shirley Liu余文杰Esther Yu
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可耕地卻只有全球總量的7%,同時71%的國人對國內食品安全現狀表示深深擔憂。當食品行業各方面痛點越來越明顯的時候,食品科技領域卻還處在被多數國內投資者忽略的階段。但在全球范圍內,近年來PE/VC在食品科技領域的投資金額大幅上升,2016年已達5.2億美元。在此大背景下,中國首個專注于食品科技的加速器+VC——Bits x Bites成立了。
Bitsx Bites創始人Matilda Ho是食品領域的連續創業者,曾在IDEO擔任商業設計師、在BCG咨詢擔任咨詢顧問,也是國內生鮮電商“一米市集”的創始人。其投資合伙人JosephZhou,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以及私募基金領域已累計了十余年的行業經驗,協助企業在一級市場募資的金額超過 1.2 億美金。Matilda的戰略咨詢、設計思維結合Joseph 在金融、投資方面的專業把控,讓Bitsx Bites成為一個特別能夠理解創業者需求的食品科技加速項目。
在食品飲料創新論壇(2017FBIF)產品創新分會場上,Joseph就“食物科技的創業團隊是否擁有能夠吸引未來消費者的食譜”這一話題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帶領大家暢想投資創新團隊的廣闊前景。
傳統企業的標準化VS初創團隊的精益:“你真的不需要派一個軍隊去做創新”
“創新對企業意味著要先投入一個不小的資金,而你所能夠獲得的回報卻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但于邏輯上矛盾的是在面臨經濟下行,銷售額趨勢下滑明顯時,卻又不得不做創新,投入更多的研發成本,但是成果具有高度不確定性。所以談到創新,其實對于很多食品傳統的巨頭而言是被迫的、無奈的。
而一些初創企業不具有龐大豐富的資源支撐,但在100-120天的研發周期內,以消費者為本進行實踐創新,“非常有活力,沒有包袱”,他們所做的產品或服務卻真正能夠契合消費者所想要的想法。“所以創新真的是應該化繁為簡,做到精益。你真的不需要派一個軍隊去做創新這個事情,你真正需要的是給他對的土壤”。
Joseph深刻清晰地剖析了其對創新研發方式的理解,隨后談及了“對的土壤”的重要性并且分享了一個關于某國企董事長研發經歷的故事。該國企董事長大力支持研發創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渠道給渠道,要產能給產能,要包裝有包裝,要設計師有設計師”,但是通過他的核準后所進入到市場的產品都未取得成功。Joseph 分析其原因為“土壤不對,系統不對”,并將創新與放風箏的概念相類比。風箏越敢放,就能飛越高,企業可以以投資或參股的方式把握風箏的細線,與初創企業建立一個連接。做創新的時候,需要給團隊“一個絕對的自主權,讓其獨立的做這件事情”。
初創企業精益的方式及其快速的行動力確實更適宜實踐創新,但是卻無法做到標準化、連續化的大規模生產。然而針對龐大生產量,傳統企業對于品質的把控、流程的標準化的優勢是無法取代的,這是很強的結合點,這個結合點就是上面所述的風箏,即用投資的方式來找尋更多適合傳統企業創新的一個品牌和一個標地。
消費者需求:不要“買便宜”,而要“占便宜”
在現階段,就食品市場及消費者購買行為的趨勢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中國乃至世界都正在發生消費升級。比如說希臘酸奶售價是傳統酸奶的8倍、具有更能保存食物營養及風味的HPP果汁價格是濃縮果汁的6倍,但是比傳統食品,消費者對希臘酸奶和HPP更加青睞。而精釀啤酒的售價是工業啤酒的6倍,也已經在美國已經占據12.5%的市場份額。消費升級的定義為消費者愿意為了更好的產品去支付溢價,這對創業者來說是非常大的激勵。
而現在傳統的龍頭或者食品巨頭,在面臨產品滯銷、銷售額下滑的問題時,第一選擇措施是降價,而降價等優惠政策或促銷手段卻沒能解決此類問題。難道是經濟學原理錯了嗎?其實沒有錯,只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以價格作為購買時的判斷依據。他們追求的不再是買“便宜”的產品,而是買能讓自己“占便宜”的產品,也就是高性價比的產品。在中國,這樣的現象更可能發生,因為我們的消費升級會比美國更快。在消費快速升級的階段,科技會變成這個行業里面很重要的力量,極有可能會帶來一個很顛覆性的改變。
“吃蟲將成為時尚?”:科技正在顛覆食品領域
科技其實在過往的5-10年我們看到在不同的領域帶來非常具有顛覆性的影響,在交通方面的滴滴、優步,在購物方面的阿里巴巴等,但在食品的領域目前并沒有具有沖擊力量的項目產生,當然這個時代快來臨了。
生物科技可能就是現在食品行業里具有非常顛覆性力量的項目。現階段,生物科技領域的投資多數發生在硅谷,其中最熱門的當屬替代蛋白,其原因是我們不得不憑借生物科技去以更少的資源去供給不斷增長的人口的物質需求。現在目前的研究成果有萃取出植物蛋白制作出肉的口感,以解決供給量落后于耗損量的問題。另外是昆蟲蛋白,這個話題也在美國被炒得非常的熱。Joseph風趣幽默地說“吃牛肉可能要小心狂牛病,吃雞肉怕禽流感,吃海鮮又有重金屬污染,大家都要問那吃什么,其實現在已經有答案了,吃昆蟲。”美國已有相關的蟋蟀產品,已經具有很高的估值和融資。不過該公司也花了包括時間、資金等的很多資源去做消費者教育,告訴“大家吃蟲其實不惡心,吃蟲是健康、環保的,甚至吃蟲是時尚的。” Joseph指出,雖然現在硅谷昆蟲蛋白技術相對領先,但是由于中國人很早以前就開始食用昆蟲,昆蟲一直存在于中國人的餐桌上。所以相比較于西方市場,昆蟲蛋白在中國市場有彎道超車的可能性。
食品科技投資是一片蓬勃發展的食品科技創業領域,也是一個正在發生巨大變革的生態系統。所以Joseph相信科技將能帶給食品行業顛覆性的改變。
尋找“中國Chobani”的魄力:Bits x Bites專注于食品科技的加速器+VC
Chobani這個希臘酸奶品牌如何在10年之內做出價值16億美金?Joseph今天與大家分享并不是它的經歷,而是這個企業的開始。Chobani的第一條生產線是創始人哈姆迪·烏魯卡亞先生“撿來的”,他當時向美國商業銀行貸款80萬美金買下了卡夫旗下即將關閉的一家酸奶工廠。但是到現在,這樣的事情中國都絕對不可能發生,因為沒有商業銀行會借80萬的美金去給這樣一家沒有抵押品、沒有產品、沒有收入的公司。
所以這樣的一個背景與環境驅動了Bits xBites的成立,使之成為中國第一個關注在食品科技的加速器+VC,包括在投資和核心的價值上,Bits x Bites希望能夠幫助創業團隊做到產品與市場的匹配、優化商業構想并且快速迭代,更好地運用科技來建構我們新的價值鏈,來提供人類未來需要的好食物。
Bits x Bites在做投資選擇的時候,除了看公司的商業目的以外,更看中其社會價值、為社會傳遞的理念,或者是想要改善的問題。從產業鏈來看,Bits x Bites的投資分布是非常廣的,從最源頭的農業,到生產、分銷零售、消費者教育的全產業鏈中,每一個領域底下都可以分成不同的細分領域,每個細分領域都存在著痛點,需要更聰明的人提供他們的科技或者是服務解決這些問題。
從投資的技術領域來看,Bitsx Bites關注于預包裝食品、軟件、硬件和生物科技。以創業團隊為核心,提供導師、資本、社區三方面的服務。整個項目的核心是Bits x Bites提供120天的課程,于120天內協助創業團隊實現“0到1”、“1到10”的增長,創業團隊只要有想法,Bits x Bites在120天之內協助其進行評測、消費者調研、產品的更新改善,最后把產品展示給用戶、投資人甚至是媒體。如果創業團隊已經具備產品,并擁有已經早期的用戶群,Bits x Bites可以幫助其擴張渠道、提供資源,包括包裝上的改進、UI/UX的設計、渠道對接和附加價值提供等等。
一個創業團隊在Bits x Bites會得到資本的投資,資金投入是股權的投資,另外Bits x Bites擁有專業權威的導師群,以提供初創企業顧問以及指導。關于Bits x Bites的社群資源,這里面有各式各樣的行業專家、高校教授、科技人才、連續創業者,更有天使投資人、律師等。
Joseph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談到“在中國食品科技其實相對來說還是一個很新的概念,我們看到了其具備良好的趨勢”。100天100萬做出“一米市集”的成功經驗無疑是精益理念的精彩實踐。在此基礎上,Matilda 創立了Bits x Bites這個專注于食品科技的加速器+VC, 希望通過其過往的經驗幫助更多食品行業的創業者成長。“從生產端到運輸端,到消費者在餐桌上的浪費,這些都是機會,我們就有想法用科技帶進去解決它的痛點。” Joseph 如是說。
/ 更多文章 /
深度 | 下滑的巨頭與逆勢崛起的新品,劇變的食品行業
峰瑞資本黃海:把握品類崛起大勢,塑造品牌是成為下一個獨角獸的關鍵
復盤Panera Bread:美國最大面包連鎖店的成長史
從“匠人”到“匠企”:手作美食的文化創新
/ 公眾號使用指南 /
點擊菜單“趨勢排行”可查看行業趨勢文章、全球食品飲料排行榜。
訂閱號后臺點擊菜單“FBIF”回顧FBIF2017完整議程、演講嘉賓、合作伙伴、現場活動等信息
回復”參會名錄“、“照片”、“新聞”、“速記稿”可查看相應信息,其他關鍵詞請回復“關鍵詞”獲取
后宮訂閱號三千,不置頂,如何找到我?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2”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創業、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