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體驗是塑造品牌的命門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浪潮新消費(ID:lcxinxiaofei)
    作者:劉子麒

    瑞幸的快速崛起,似乎驗證了星巴克“第三空間”的式微。當都市人群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精簡、單一、快速的標準化門店,可能是商業上最佳的解題方式。

    然而另一方面,在線下空間的構建上,新茶飲的頭部選手們仍然做足了文章。奈雪的茶就是其中的典型,不單在2019年中將門店面積越開越大,還跨界潮玩零售與酒屋業態。咖啡與新茶飲,兩者似乎呈現出迥異的發展路徑。

    11月,奈雪的茶將在深圳推出融合了茶飲、烘焙、酒飲、零售等十五個版塊的千方大店“奈雪夢工廠”。這個醞釀了一年的大動作,將讓奈雪從全新的維度上去探尋空間與體驗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公眾號@奈雪的茶

    為什么奈雪在線下堅持大店模式,大店承載的是什么?在夢工廠推出的背后,奈雪怎樣思考人群、體驗與品牌的關系?如何正確占領消費者心智,提高品牌的決策影響力?新茶飲目前處于什么樣的發展階段,下一步將如何走?

    近日,圍繞這些問題,本刊與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深度探討。我們希望通過奈雪四年多的摸索與變革,來梳理行業背后的趨勢,并提煉出在當下具有借鑒意義的洞察。在此與大家共享。

    01

    奈雪經營思路的重大變革

    奈雪這一年多的時間里發生了很多變化,最大的變化在于兩個方面:

    1、最重要的是團隊的蛻變

    地域上從60多家店擴張到288家,團隊也從去年年初的2000多人迅速增長至13000人。

    變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團隊的蛻變。發展的戰略其實大家通過對市場的了解和思考,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清晰穩定的,真正的難點在于團隊能夠把戰略落地到什么程度。

    比如說我們開這么多家店,產品絕大部分都是門店現制現售。品質如何把控,顧客的體驗怎么一如既往地維持,甚至能夠做得更好,這都是必須思考的事情。團隊的成員要在這樣的背景中不斷去迭代自己的能力。

    同時奈雪還有很多新鮮血液加入,尤其是這一年以來有特別多的非餐飲行業、非零售行業的伙伴加入。這促使我們必須去深刻了解自身的消費者和業態,才能引領大家更接地氣地做出一些實際的事情。

    2、從以門店到以消費者為核心

    以前奈雪的經營是以門店為核心,現在則是以消費者為核心,去打造線上線下更全方位的體驗。

    過往我們開店的邏輯,更多的會從門店的效率與經營狀況出發。但是從2019年我們著手打造奈雪的會員體系與會員系統開始,才領悟到經營必須以人為基礎。什么叫做以人為基礎?就是圍繞消費者根本的需要和訴求,思考如何去滿足他。

    線下空間怎么能夠更加有體驗、更加有內容?線上如何做好服務、能夠更快速地滿足需求?零售周邊怎么打造,能夠讓消費者對這個品牌有更深入的喜歡?

    解決這些問題,大家才會對奈雪的品牌調性有越來越清晰的認知。

    茶飲、軟歐包等產品與線下的空間設計,本質上都是在構筑一種美好的生活場景與體驗。而在這些要素之上可以自然衍生出社交,所以奈雪社交的關鍵詞也會越來越明顯。從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奈雪始終在擴展相關的社交場景。

    圖片來源:公眾號@奈雪的茶

    我們現在特別堅定地認為:奈雪未來的業務一定是圍繞人群,去經營好一種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線上如何做好服務,線下如何打造產品、空間與內容,這些都是為了讓消費者能有更好的體驗。

    02

    消費者體驗是塑造品牌的命門

    為什么奈雪要強調體驗?因為體驗是塑造品牌的命門。

    品牌各有各的方向。就飲品而言,消費者需要的不是一個下沉的品牌,而是一個永遠對他有引領感的品牌。

    雖然大家都在講餐飲,但“餐”和“飲”其實是不同的。比如說消費者去吃飯,今天常去的餐廳排隊了,消費者就有可能去隔壁吃。而且他不太愿意連續一個星期都吃同一家餐廳,會產生厭倦感。

    但是飲品不一樣,飲品店即使是排隊,中意的消費者也還是會排隊。即使隔壁的飲品店賣的產品名字都一樣,還在打折,消費者也不會去。

    所以飲品有一個非常好的品類優勢,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果腹、解渴的品類。新茶飲發展到現在這一階段,已經成為消費者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產品、體驗、品牌都特別重要。

    一方面消費者希望喝到一杯品質更好的東西,另一方面消費者也需要享受一段很好的時光。而那段時光里面消費者所感知到的體驗,會成為他對于品牌認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打造“奈雪的禮物”、“Bla Bla Bar”酒屋與奈雪夢工廠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微博@奈雪的茶Nayuki

    通過“奈雪的禮物”,消費者使用會員積分去夾取奈雪的IP衍生品與禮物,讓品牌與消費者在茶飲之外有了更多的互動與連接。

    再以酒屋為例,奈雪與吐槽大會團隊的笑果文化聯合,在上海打造了全國首家脫口秀酒屋。這個月,脫口秀大賽的冠軍卡姆就在酒屋駐場。奈雪會在自己的會員體系中提前發售門票,并且針對高級會員采用贈送的形式。

    圖片來源:微博@奈雪的茶Nayuki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奈雪的高級會員,我送了你一張卡姆的脫口秀門票,你可以跟卡姆一起喝酒聽段子,你會不會特別開心帶朋友去,你一定會。

    奈雪夢工廠也是一樣的邏輯。雖然奈雪在其中融入了零售、酒飲、西餐……等十五個版塊,但主線依然是依托茶飲+烘焙的核心場景,去推演哪些周邊相關聯的業態可以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體驗。

    怎么樣能夠帶給消費者更多的美好感、幸福感和成就感,這是奈雪關注的核心。我們在線下不斷地去加深體驗的內容,給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圍繞生活方式的附加價值,這樣才能立住奈雪的品牌。

    03

    體驗導向決定線下布局

    正是對于體驗和塑造品牌的理解不同,使得奈雪在線下的布局是與行業反其道而行之的。

    行業中的主要選手都在把店越開越小,越開越快。比如瑞幸咖啡與喜茶GO,都是做純外賣店。但奈雪的店在這一年反而越開越大,所包含的內容越來越多。

    其中的邏輯在于:我們始終覺得對于線下,門店不是一個單純的生產場所,而是一個品牌的體驗場所。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內容和價值,帶給來到這個門店的顧客。

    線下門店的擴充或者升級,一定要圍繞消費者的核心訴求去展開。例如蘋果的線下體驗店其實并不多,但一定不影響消費者對于蘋果產品的剛需。消費者的訴求絕對不是用門店的數量去滿足的。快速推進門店的擴張可以占住點位,但是占領不了消費者的心智。

    怎么樣占領消費者心智呢?我們將消費者分為兩種來討論:

    1、產品剛需

    對于白領階層或者是生活節奏比較快的人,他可能不太需要第三空間。需要第三空間的人或許只有30%,那對于剩下70%的人我們如何去滿足他——一定是通過隨點隨得的外賣方式。

    而這類用戶的核心訴求是什么——品質要好,速度要快,性價比要高。所以奈雪推出了“30分鐘必達”的服務,在飲品的外送包裝上也做了很大創新,讓消費者在收到外賣時擁有非常好的直觀感受與第一印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在有產品剛需的時候,為什么選擇下單奈雪的產品?一定是消費者通過體驗對于品牌有了明確認知之后,才能引導他做出消費決策。換言之,產品剛需的源頭依舊是體驗與品牌。

    2、體驗剛需

    消費者是不是只有產品剛需這一種需求?肯定不是。在奈雪沒有做外賣的時候,門店的營業額也很高,這說明消費者一定有社交和放松的剛需。

    比如說消費者約了朋友需要地方談事情也好,還是下了班想找個地方放松一下也好,又或者是在購物中心逛街累了之后找個地方休息一下也好,這類也一定是剛需。

    不能特別狹隘地把消費者定義成只需要喝一杯產品,不需要空間和體驗。

    回到奈雪的經營理念:我們不再是以門店為核心在經營,而是要學會圍繞消費者、圍繞奈雪的核心用戶,去做生活方式的精細化運營。對于那些走出辦公室的消費者,其實體驗也是一種剛需。

    由此你會發現是不是那么快速地下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品牌是否能夠覆蓋到全部的消費者需求。比如說深圳奈雪是70多家店,雖然沒有開到300家那樣的密度,但是深圳任何地方的消費者,想喝到奈雪的時候馬上能夠點到。

    只要能夠保證消費者在產品剛需上有這種滿足,那門店是開在了寫字樓里面,還是開在了寫字樓邊上的購物中心,其實消費者并不會介意。

    但是當消費者走出辦公室之后,在產品層面之外有更多需求的時候,開在寫字樓里的店面就無法滿足消費者了。他所尋求的是產品層面之外的更多的東西。

    所以奈雪的線下布局的出發點就是體驗導向。未來消費者對產品的剛需是不會去找你的,是打開手機或者隨時隨地就要能夠得到。而線下店的意義是什么?其實就是更多的體驗,更多的內容和更高的會員附加價值。

    04

    強調體驗是當下階段的必然選擇

    當然,從另一個層面看,瑞幸的選擇有其合理性。奈雪與瑞幸的路徑差異,本質上是因為新茶飲行業還處在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

    1、標準化、產業化程度不同

    咖啡行業已經被星巴克推動了40年,整個行業的產品出品、供應鏈、培訓體系和人才儲備都已經有了相當高程度的產業化、標準化。這提供給瑞幸非常好的品類基礎,可以快速地去實現復制與覆蓋。

    但是茶飲行業現在還處于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它的供應鏈特別不穩定。甚至包括星巴克今年推出茶飲的新品,口碑都不太好。

    奈雪的茶葉,我們需要深入到產地,從茶葉的采摘、到拼配的比例如何調整、甚至是今年雨水變化所帶來的影響,都需要去做全盤的考慮。水果每個季度的供應也不穩定,后臺要怎么挑揀,怎么控制成熟度,這些都是很大的挑戰。

    星巴克為什么可以讓員工只在意服務這件事情,是因為員工已經不需要把90%的精力花在學習產品上。

    但是茶飲現階段還缺乏自動化泡茶的設備,使得門店的員工都是技術工。他要記得茶怎么泡,茶的溫度、比例、出湯時間、每個產品的SOP,消費者還會有少冰、少糖等額外要求。

    這是我們在行業初期所必須面臨的挑戰。

    2、社會資源的支持程度不同

    茶飲和烘焙還沒有到社會資源能夠支持你做好這件事的時候,是需要花特別多的精力的。

    舉一個例子,肯德基早期的發展階段,他們開設了自有養雞場來滿足門店需求。我曾經問過肯德基供應鏈的負責人,為什么選擇自己運營雞場?他說沒有為什么,因為沒有人能做。為了自身需求,一定要自己上,自己做,即使這是一種很重的模式。

    后來當這個行業被推動了之后,已經變得很好的時候,肯德基就選擇把雞場賣了,讓外部的社會資源來支持自己。

    奈雪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只做直營,不做加盟?其實特許經營一定是一種特別好的方式,但是因為茶飲行業現在的標準化、科技化化水平還比較落后,社會資源支持不了這種模式的發展。

    外部環境、外部條件還沒能準備好的時候,我們必須是自己的團隊上去把品質守住,并且同時要研發和推動很多東西。

    總而言之,新茶飲對人的依賴程度仍然非常大。整個行業還處在產品的創新、穩定,以及品牌與文化的建構過程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強調體驗是當下階段的必然選擇。

    從產品的創新、品質與穩定性,到線上生態的便利性、成熟性,再到線下空間的內容與業態、文化IP的延展……只有當消費者能夠持續感受到穩定、優質、超預期的全方位體驗,才能讓他對品牌有深刻和明確的認知,而品牌會成為影響消費者決策的第一要素。

    所以最后,我希望再次重申一下,奈雪會越來越堅定地將顧客的體驗作為出發點。經營者應該始終想著消費者需要什么,而不是經營者自身需要什么。

    如果奈雪圍繞著經營者需要什么,可能我在門店擴張的過程中會想,門店怎么做到盈虧平衡、利潤如何放大,但最后往往事倍功半。

    當經營者非常堅定地去思考消費者需要什么,并且竭盡全力地把體驗做到極致的時候,你會發現消費者是能夠感受到和可以回饋你的。

    這樣通過體驗而產生的共情,將會成為消費者做出消費決策的重要影響要素,并最終演化成品牌在行業發展初期非常難得的競爭優勢。

    提示:
    *本文經浪潮新消費(ID:lcxinxiaofe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更多文章/

    • 對話天圖投資潘攀:復盤投資奈雪與背后的新茶飲時代

    • 星巴克、奈雪跨界開酒吧,背后有哪些營銷邏輯?

    • 奈雪的茶有意明年赴美上市:與喜茶爭奪新茶飲第一股

    FBIF2020

    FBIF2020將包含全體大會及產品創新(乳品、人造肉、零食、飲料)、營銷創新、創新包裝和投融資5個分論壇,“Marking Awards”、“Wow Food Awards”和”Ace Ranking”3大賽事頒獎禮,及Food Show展覽。

    FBIF2020將聚集100+全球演講嘉賓及評委,預計6000+ 來自雀巢、百事、可口可樂、瑪氏、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等專業觀眾將出席。12月31日前報名參會享受9折優惠。請點擊公眾號“FBIF”菜單欄了解FBIF2020更多。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457.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00:00
    下一篇 2019年11月19日 00: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