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7期
………………………………………………………………
餐飲老板內參推出年末策劃
——“2017餐飲年終報”。
這是對2017餐飲業的一次全景梳理,
為此,我們采訪了50多位餐飲老板,
請他們談談這一年的經歷、感悟和預判。
我們希望和你一起
厘清行業這一年的脈絡
分析行業下一年的走向
感知餐飲人的悲歡冷暖。
?已發報告回顧:
2017餐飲年終報 | 這15個變化將深刻影響每個餐飲人!
宅食送穆楊:曾打敗我的隔壁小餐館,給我一個關鍵啟示
………………………………………………………………
◎ 內參君
2017,你最頭疼的事情是什么?
大家的答案不盡相同。
“市場變化快,生怕被拍在沙灘上”、“競爭壓力大”、“供應鏈不穩定”、“商場生存難”……(相關閱讀:賺錢的只有1/3!如今商場餐飲暗藏6大風險)
這其中 ,近80%的老板不約而同指向了同一個問題——人才和團隊。
1
“一年都處于短缺的狀態”
▼
整個2017年,湊湊是在高速發展的階段,遇到的問題也是全方位的,但最主要的難點還是人才的問題。拓店類的、經營類的、甚至基礎服務方面的人才,這一年都處于短缺的狀態。 最頭疼的事就是人,招不到合適的。餐飲專業性人才,像會員系統、IT人員,細分部門的人才不好招。原來的IT人才達不到現在的需求,不了解餐飲。 以后這樣的工種要求會更專業、也更細分。比如,如何打通多平臺之間的維護,信息的互通等等,也需要很多人愿意學習餐飲的跨界技術才行。 我們缺乏專業做加盟的人才。缺乏資金的情況下,又沒辦法專門雇一個這樣的人才。所以,后來我不得不自己去研究這方面的知識,學會再去培訓其他人。
2
“經驗并不是首要的,創新才是”
▼
餐飲行業的優秀人才大多集中于產品方面,其他方面的專業人才則十分稀缺,大多都是靠過去的經驗來工作,創新能力非常不足,但是面對現在80、90后這個主力市場,經驗并不是首要的,創新才是。 開店過快,培訓跟不上,產品標準沒有規范化。雖說相對比較標準,人才儲備還有待提高。現在每個門店培養一個訓練員,相當于主管,讓他們帶新人。 雖然我們是中餐,但不一定用中餐的管理體系。我認為新辣道他們用麥肯的體系就很好。老板的能力無限,但精力一定有限。
3
“老員工思維轉變太慢”
“年輕人的情緒化太嚴重”
▼
人的問題是最大的問題。一方面傳統餐飲出身的老員工思維轉變太慢,難從用戶的角度去求新求變;另外,在企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人員流動依然是很大的問題,員工進出頻繁。我們在建立淘汰機制的同時,也要物色到合適的補位人員。 始終無法完全杜絕投訴,這件事上已經建立機制,但總是有漏洞。投訴集中在服務員上,現在年輕人的情緒化太嚴重,稍有不爽就會辭職,哪怕工資不要。 這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用工難,我們店里最踏實的就是80后、70后、60后洗碗工阿姨,但是90后的問題無法解決。
4
“人力成本每年都在漲”
“很多新品牌來定向挖人”
▼
餐飲行業基層崗位招人難,招聘渠道少。通過網絡招聘和招聘效果不好,門店貼招聘啟事影響力又小。歸根到底,在人力資源緊缺的大環境下會越來越難招到優秀基層員工。如何能通過機制或者技術,提高人效,是一直以來比較作難的一個問題。 人員成本太高了,以前1700元就能招到一個不錯的,這幾年的工資已經翻了好幾倍,一個基礎員工工資4000元以上。現在“三座大山”越來越重,人力成本遠遠大于房租。 我們沒給過員工宿舍,一個人給500元住宿補貼,所以我們都招夫妻,兩人住一屋。人力成本每年都在漲,可以預見明年人力成本最少漲20%。 現在最頭痛的是人,團隊的建設、人員流動補充。金海華在本地知名度和影響力比較好,所以很多新品牌、新店都來管理層定向挖人。因為品牌新、規模小,只能靠高工資吸引員工。雖然運營情況不好,但因此抬高了基層員工的薪資,對餐飲用工有一定影響。
5
“凝聚人心要花費很大精力”
“團隊激勵很重要”
▼
經營人心是最難的。很多企業都會遇到的。孫子兵法叫上下同欲者勝。在復雜、沒有挑戰的環境里,凝聚中高層核心骨干的人心,是很多企業都面臨的難題。
讓我花了最多時間精力的事情,主要還是引進人才,整個團隊相互認知,相互信任的建立。
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一方面我們會通過內部的人才培養、提升,來補給整個團隊的人才需求。另外一方面是引進新人才。新人加入后要學習企業文化、認同和融入,需要特別關注,花時間精力去促成和發生。
最困擾的是員工的執行力。員工的自覺性與執行力總是與期望有差距。事情做不好,然后不會反思,不會認錯。企業自身要加強培訓、加強文化建設。
難的是建立內部利益的聯動機制。對于快速發展的團隊來說,進步快、發展節奏快,要讓員工獲得與企業成長相匹配的收益,激勵制度非常重要。刻度嘟嘟近兩年一直在做探索。
6
“原動力不夠”
“主要利潤都消耗在內部了”
▼
最大的問題是,員工工作起來不快樂,不是從內心擁抱工作的。我們的員工、廚師,在城市沒有房子、沒有穩定的住所、沒有家庭,就不可能長期、穩定地工作,就不可能開心工作,不可能在一個職業規劃中做很長時間。 原動力不夠的人,很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怎么改善?靠企業內部的自我修正,具備更好的盈利能力,提供更好的待遇,包括進行疏導、教育、培訓。不過仍然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2017最困擾的還是團隊的組織力建設。其實還是學習的問題。就像是牽著蝸牛去散步。團隊進步慢、沒進步,都需要耐心地去等待,在提升大家的認知能力,提升價值觀、方法論的路上,慢慢艱苦地進步。 人員的管理沒有滲透,員工的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企業的分配機制沒有完善,以至于人效比沒有增長。企業主要的利潤都消耗在內部了。
·end·
統籌|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尚冉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短命餐廳死因|宅食送穆楊總結|外賣市場洗牌
2017餐飲年終報|輕商務餐飲|單品店升級
租鋪避坑指南|串串倒閉潮|黃太吉赫暢
商務聯系:首席勾搭官 18510936112
微信① 18519700748|微信② 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