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商家越來越喜歡推出迷你包裝?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字營銷智庫(ID:DMzhiku)
    作者:張曉果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商品變得越來越“小”了?
    無論是樓下便利店2片裝的吐司面包,還是超市里的迷你電飯煲…..迷你size和小包裝的商品越來越多了。
    除此之外,不久前網上還流傳著一個國際孤獨等級表,展示了單身狗的十級單身技能——一個人去逛超市,一個人去餐廳,一個人去吃火鍋等。該表雖然只是純屬娛樂,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人份”、“小份量”消費的潮流。
    為什么商家越來越喜歡推出小包裝產品,或者定制一人份的服務?背后又隱藏了商家哪些方面的考量?

    01

    從飲品到零食,商品包裝變“小”了
    近些年來,從飲品到零食,小包裝的商品變得非常普遍。
    比如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都推出了200ml的迷你鋁罐,塑料罐方面也有300ml規格的飲料。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京東自營旗艦店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京東自營旗艦店
    包括在零食領域,三只松鼠、良品鋪子、徐福記等零食品牌,都把包裝做小了。

    圖片來源:淘寶

    各種品類的零食都有獨立的小包裝,一次吃一小包,吃完不浪費。
    并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同樣的價格原來買一大包,現在可以換成買多個小袋,又可以拼成多種口味,豐富消費品類的選擇。
    這對于吃貨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當你去線下華潤萬家、永旺這些商超消費,或者線上的生鮮電商平臺叮咚買菜、每日優鮮購物。
    你都也會留意到越來越多的冷鮮產品小包裝,比如十塊錢的五花肉、排骨等。

    圖片來源:某app界面

    這些單價并不算太高、單獨包裝的生鮮商品,當日即買即做即吃,一頓飯的分量正好吃完。

    可以說,商家為消費者提供了“一人份的生活方式”,滿足了用戶的食用需求。
    這種現象在其它領域同樣存在,此前喜茶推出MINI款的阿華田雪糕杯,以及容量為270ml的縮小版瓶裝茶飲。
    圖片來源:喜茶官方微博

    02

    單身經濟崛起:
    單身“多”了,“一人份”消費來了
    首先從整體的經濟環境說起。
    據民政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單身人口規模已達2.4億。預計到2021年,這一數字將會上升到多達9200萬。
    單身群體的崛起,喚醒了一人份的消費需求,自然就催生了單人型消費經濟。
    國金證券研究部門前段時間就發布了一份報告《單身經濟專題分析報告:單身經濟崛起,消費新勢力抬頭》。報告顯示,年輕的單身群體是未來中國消費趨勢變化的方向。
    再來看一組數據。
    去年天貓雙11的單品銷售增長數據顯示,“一人量”的商品晉升為新寵。
    單身多了,商品小了,這成為一種新興的消費現象。
    對于這些單身人群而言,他們的消費模式有別于家庭式消費。
    大份、雙人份的商品消費不完,從產品形態延伸到了服務模式,都轉向少量而小份的選擇。

    圖片來源:自嗨鍋京東自營旗艦店

    比如商品層面,購買自嗨鍋,迷你電飯煲;而在服務方面,選擇一人K房、一人旅游、單人下午茶等,這些都是創新的“一人量”消費方式。

    03

    消費升級下,消費變“理性”了
    消費升級時代下的新中產們,與其說是舍得花錢,倒不如說是更看重理性花錢。
    這是什么意思呢?
    以買零食為例。
    過去的消費,如果商家借勢節日營銷推出大包裝促銷,“性價比”是首個考慮因素。
    經過一番價格對比,多數情況下TA會因為“買大包更劃算”的心理,而購買大包裝。
    拿可口可樂為例,2L的可口可樂價格是6.5元,200ml的可口可樂價格是3元,對比之下都能算的出顯然前者更加劃算。
    但是現在他們的消費觀念變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一代人消費觀變科學了,消費習慣正向更有品質保證的小包裝看齊。
    他們更注重產品的使用價值,而不會為了不需要的附加價值付費,進行盲目消費。
    對于他們來說,選擇獨立的迷你包裝,有這幾方面的考慮。
    其一,小包裝的就是定量包裝。
    如果是零食類商品,這可以督促自己健康飲食,控制吃零食的進食量。
    其二,跟傳統的大包裝比較,小包裝一般來說體積更輕巧,儲存方便,便于出門攜帶。

    圖片來源:京東羅曼諾旗艦店

    當自己有需求的時候再選擇使用,特別是出差和旅游的場景,這主要體現在小包裝旅行裝沐浴露。
    最后還是體現在精明消費。
    這是出于環保不浪費的考慮,大包裝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費,而小包裝就避免了這個問題。

    04

    便于商家推廣新品,刺激消費者嘗鮮
    對于品牌推廣一款新品來說,小包裝還是一種聰明的營銷策略。
    之前尼爾森《2019中國消費市場十大趨勢》的調查顯示,商品的包裝是會影響消費者決策。
    這其中64%的消費者,會根據包裝決定是否嘗試新品,而新包裝刺激的消費,所產生的投資回報率是廣告投入的50倍。
    試想一下,當你在推廣一款輕奢品牌的化妝品的時候,有顧客在超市看到之后想嘗試新品。
    如果只有一種大規格的包裝,價格又相對貴,消費者就要承擔價格貴、產品不適合皮膚的雙重風險,可能購買欲望就沒了。
    相反的如果商家提供有化妝品小樣,反而讓客戶減少顧慮,更加愿意去購買。
    畢竟嘗試的風險降低了。即使不好用,也不會因為買了大包裝而覺得昂貴。
    所以說,對于商家來說,推出迷你包裝的新品,可以吸引更多人愿意購買,為商家增加了首批新品的客群。
    商家賣單獨的小包裝,顯然有利于打開自己的消費新市場,而更多消費者又可以有機會體驗新品。
    從長遠效果來看,可以提高用戶的復購率,幫助商家獲得更多銷售額,因此這無疑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05

    萌經濟來了!mini包裝可以“賣萌”
    最后一點,就是離不開萌經濟的發展。
    當下的年輕人,喜歡賣萌,更喜歡“買萌”。
    從過去的小黃人、line friends到最近的小雪人“大毛,我們都看到了萌IP的巨大魅力。
    特別是對于Z世代來說,他們的消費動機,有時候就是一種“悅己型”的心理:
    買的不是產品價值,更是一種取悅自我的精神消費。
    而“萌經濟”就是讓你的產品賣萌。
    就產品包裝而言,把萌元素融入各色商品的包裝上。

    圖片來源:喜茶官方微博

    相較于大包裝,一個可愛的、迷你的包裝設計,更容易抓取年輕人的眼球。
    就好像迷你版的喜茶飲料,自帶萌感,討人喜歡。
    這樣的萌物很容易激發年輕人的拍照欲望,刺激他們在消費時分享到社交圈子,滿足賣萌的消費需求。

    06

    寫在最后
    對于品牌上來說,無論是出于單身經濟考慮,還是消費升級的驅動,推出小包裝、定制一份商品和服務,已經成為品牌營銷的一種新趨勢。
    這不僅是在滿足當下用戶的獨特消費需求,還也有利于拉近品牌商跟年輕人的距離,更讓品牌成功刺激消費新品。
    如何在一人包裝、mini包裝商品層面下功夫,吸引年輕人關注,是每個品牌值得關注的營銷課題。
    提示:
    *本文經數字營銷智庫(ID:DMzhiku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 更多文章 /

    • 可口可樂這波創意,有心了

    • 全球包裝黑科技創新盤點!可口可樂、雀巢、簡愛等都在用它們增強產品力

    • 瘋狂的水煮蛋:變身包裝食品,引領便攜式小包裝雞蛋新玩法!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69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15日 23:28
    下一篇 2019年10月16日 00: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