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小白的年輕修煉手冊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
    作者:田巧云
    圖片來源:江小白天貓旗艦店
    “無論是讓消費者自我表達,還是運用消費者語言,實質是品牌與消費者的‘和解’。”

    重慶渝北區的星匯兩江藝術商業中心,距離市中心最繁華的來福士廣場足有15公里。白天,這里絕對沒有鬧市區的喧囂,但到了晚上,卻是另一番景象。

    三三兩兩的年輕人,從附近的寫字樓里走出來,轉身之間,他們走進江小白小酒館,落座后,就著重慶菜的麻辣,擺起龍門陣,把一天的疲憊驅走。

    酒館落地窗的位置,可以看到對面的江小白酒吧,那里則是潮流青年的聚集地。在明暗交錯的燈光之中,這座城市的荷爾蒙開始釋放。

    午夜,出租車停靠在路邊,等待散場的年輕人,車頂的“江小白”廣告燈箱在夜色中極為顯眼。一旦有人上車,車子就迅速駛入夜幕,和城市融為一體。

    事實上,沒有一個行業能像酒這樣,與地域密不可分。從波爾多的紅酒、蘇格蘭的威士忌,到茅臺鎮的茅臺酒、瀘州市的瀘州老窖,再到如今重慶的江小白。

    江小白,于2012年面世,當時網絡流行小白這種自謙自嘲的精神,故取名江小白。創立之初,曾引發爭議無數,有人從商業模式等角度揣測,這個企業活不過一年,也有人從產品設計、用戶定位等角度分析,針對年輕人的低度酒沒有未來……

    據CBNData和天貓聯合發布的2018酒水線上消費報告顯示,80后、90后已占消費群體的近70%,90后及95后人群線上酒水消費客單價增速明顯。這一年,江小白年銷售額突破20億元。

    事實上,年輕消費者追求多元化、個性化、愛創新、求突破的消費特征,已經影響到酒類行業的消費格局。

    那么,白酒行業的年輕化,從產品和渠道入手,夠不夠?江小白走過的路,別的品牌能不能走?在白酒年輕化的道路上,真正要堅持的是什么?

    今天,我們帶你一起去找這三個問題的答案。
    01
    與消費者“和解”

    在消費品領域,白酒是個不折不扣的傳統行業。

    隨著90后群體逐漸掌握消費領域的話語權,他們更加期待品牌的年輕化表達。頭部白酒企業感受到了這種趨勢,開始努力求變。

    一種是從產品入手,這其中以小瓶酒為主流,小瓶酒的容量大多由原來的500ml降到100ml~200ml不等,度數也多由52度降到40度左右。譬如五糧液推出的“火爆”、瀘州老窖的“瀘小二”、洋河的“洋小二”等。

    圖片來源:五糧液天貓官方旗艦店

    這些頭部品牌的經銷商渠道非常成熟,線下銷量應該可期。不過筆者在線上搜索瀘州老窖天貓官方旗艦店后發現,瀘小二并未在官方旗艦店上架,洋河和五糧液的小酒官方旗艦店倒是有售,只是截至筆者寫稿之日,洋河的兩款小酒加在一起僅有22人付款,五糧液的三款小酒共有77人付款。

    另一種是從渠道入手,增加新的銷售通路。白酒行業多年來一直擅長利用傳統的分級代理占領市場,但隨著技術及消費環境的變化,經銷商模式離消費者太遠的弊端開始顯現。

    加上消費場景的多元化,消費者對于白酒的即時性需求開始增加。這一系列變化,連行業老大茅臺也坐不住了。

    去年,茅臺推出了茅臺云商App,雖然仍買不到53度飛天茅臺,被外界形容為雞肋,但卻沒有影響茅臺開拓新銷售渠道的決心。前不久,茅臺正式對外宣布,除向物美、Costco等線下商超直供外,還增設天貓、蘇寧等3家電商渠道,以縮短終端消費者的購買路徑。

    從產品到渠道,頭部酒企的行為具有風向標意義。不過,對年輕消費者來說,做到這些就夠了嗎?江小白的做法或許能帶給我們另一些思考。

    消費者認識江小白,是從表達瓶開始的。

    簡單的小瓶,樸素的包裝,加上一個卡通小白人像,上面印著或長或短、或暖或酸“戳心”的文案,這些構成了江小白早期的品牌形象。

    因為表達瓶的文案具有隨機性和神秘感,所以江小白獲得了第一波嘗鮮的用戶,并且通過這群人又收獲了成本極低的口碑傳播。受此啟發,江小白索性在瓶貼上印上二維碼,向消費者征集文案。

    掃一掃瓶身上的二維碼,將自己的心情、感悟以文字的形式上傳,江小白專人審核通過后,消費者就能在不久之后,看到印有自己獨白的表達瓶上市。

    這種基于深度理解消費者,并為他們提供自我表達空間的創新手法,既討好了消費者,也為創業期的江小白節約了不少營銷策劃費。

    2018年,可定制的表達瓶業務嘗試向消費者推出,12瓶起定,最快7天即可快遞到家。2019年,定制表達瓶成了江小白個性和常態化的產品。

    在傳統行業,品牌和消費者像這樣從理解到互動的并不多見。“如果消費者無法理解品牌的語言,品牌也不了解消費者想要的東西,這二者之間的距離是很難被消弭的。”業內人士老白解釋。

    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白酒歷史悠久,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被分成了12種香型。醬香、濃香、清香等雖廣為人知,但如果白酒形容自己是“酒體醇厚,優雅細膩”,普通的年輕消費者是很難理解這種“品牌語言”的。

    消費者能理解什么樣的語言呢?一般需要具象或者熟悉的。相比而言,國外一些酒種做法就不一樣,比如威士忌,他們會以果香、花香、泥煤香等描述口感。如此一來,即使是第一次喝酒的小白消費者,也能通過名稱大致進行辨別和品評,這就叫“消費者語言”。

    無論是讓消費者自我表達,還是運用消費者語言,實質是品牌與消費者的“和解”。

    圖片來源:江小白天貓旗艦店

    新零售時代,品牌都在追求以更短的路徑觸達消費者,但“觸”和“達”其實是兩個層次,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年輕的他們,品牌往往只能做到觸,而做不到達。

    所以,回到開頭的第一個問題,你會發現,白酒行業的年輕化,產品和渠道的創新只是局部,真正的年輕化是理解消費者,并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溝通。
    02
    向年輕人“低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白酒產業方面,規模以上白酒企業有1445家,完成銷售收入5363.83億元,同比增長12.88%。

    這一巨大的市場規模及增幅,與白酒的宴請場景分不開。

    在中國,宴請者一般會視赴宴者的背景、層級等因素,選擇白酒。這時,品牌和價格就能彰顯出主人對客人的重視程度,白酒成了一種維系關系或保持體面的媒介。

    2018年天貓酒水線上消費行業報告顯示,年輕人更偏愛低度小包裝、有情懷、會跨界的品牌。而這種白酒消費趨勢和傳統宴請關聯度很弱,但如果將其放到消費情緒及消費場景里解讀,就會非常有趣。

    年輕人喝白酒,不是為了應酬,而是表達情緒。他們的飲酒文化是不裝不端,打破人和人之間性別、身份的藩籬,他們不喜歡勸酒,更討厭醉酒,他們喝酒純粹是回歸到最簡單的“悅己”功能。

    所以,無論是大排檔、辦公室或酒吧,還是睡前、寫稿或者看書,只要他們喜歡,都可以成為喝酒的場景。

    當前已進入新酒飲時代,江小白的一名資深員工認為,可以用“BROTHER”這個詞來概括這個時代的消費場景:

    B指的是酒吧(Bar),R是餐廳(Restaurant),O是辦公室(Office),T是戶外休閑(Travel),H就是在家喝酒(Home),最后加上人(ER)。這樣的場景如果用情緒來表達,就是江小白提出的“小聚、小飲、小心情和小時刻”。

    很難想象,在這些場景加入傳統白酒會是什么樣子。據說當年,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曾拎著一瓶近千元的白酒去酒吧,結果被酒保嘲笑太LOW。陶石泉對此很不服氣,這么好的酒怎么就LOW了?憑什么中國酒就不能進入夜場酒吧?

    事實上,現代年輕人很喜歡輕酒精的混飲,今年,江小白和雪碧聯手推出官方CP混飲,“近兩年,江小白混雪碧的喝法在網絡上走紅,網友們還給這種喝法取了名字,叫情人的眼淚。粉絲們天天在網上喊在一起、在一起,說的那么直接,要是還不在一起,就真的不對了。”江小白副總經理劉鵬在采訪時笑著說。
    圖片來源:江小白天貓旗艦店

    針對國外市場,除了按照傳統進入當地商超和中餐館,江小白還根據國外消費者習慣,在酒吧推出了6款雞尾酒,目前有“世界的味道”和“專屬的味道”兩個品類,“重慶騾子”和“江小白莫吉托”兩款產品點單率很高。

    回到文章開頭的第二個問題,江小白走過的路,別的品牌能不能走?筆者想說的是,江小白從來不缺模仿者,但品牌想玩轉年輕人市場,一定要先找到年輕人的聚集地,并確立適合自己產品定位的場景,否則很容易掉入模仿的陷阱。
    03
    繞開傳統白酒企業

    傳統白酒行業,無論是企業經營者、經銷商,還是消費者,大多為60后、70后這一群體,他們對于白酒的慣性認知是,52度以上的高度酒才是白酒。

    江小白初期推出的表達瓶,將度數降到了40度,后來還推出降到25度的產品。這個“出格”的產品,一度被業內人士評價為“不好喝”。不過,如今不少頭部酒企也推出了自己的小酒,度數大多也在40度左右。

    因為創立之初就確立要開發適合年輕人喝的白酒,“所以,我們從一開始的戰略目標就是利口化、時尚化、國際化,和很多酒企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年輕人不太容易接受重口味的酒糟味,更喜歡不太辣口的酒體。”劉鵬解釋。

    2017年,江小白在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和IWSC國際葡萄酒烈酒大賽上,斬獲多個金獎及卓越銀獎。截至2019年,江小白在全世界頂級酒類賽事中,共獲得77項大獎。目前,江小白的腳步已遍布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了更加理解年輕人,江小白大膽啟用90后進行產品創新和設計等工作,扁平化的組織結構,大大激發了年輕員工的才華和創意。

    今年年初,在酒企紛紛推出生肖豬年紀念酒之際,江小白的生肖酒最終由一名實習生操刀設計,并推向市場,這種“放手”對新人來講是成長空間,但對企業來講卻意味著風險。

    圖片來源:江小白天貓旗艦店

    除了員工,江小白在經銷商的選擇上也不排斥小白。“我們歡迎年輕人的加入,只要愛學習,擁有一種自嘲自謙自黑,自省自信自強的小白精神就行。”劉鵬介紹說。

    江西的肖瑤大學畢業僅三年,沒資源、沒經驗、沒人脈的她也成了江小白江西吉安地區的經銷商,她的團隊,大多數也是90后。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過,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和釋放人的潛能和善意。

    陶石泉也曾公開撰文表達自己的用人觀:“‘小才大用,小馬奔騰’‘重視年輕人重用年輕人’是我們的組織方法,也成為了價值觀。真正愿意相信年輕人的才華和潛力,需要容忍他們的不足,容忍他們的異見,甚至是冒犯。盡管缺乏經驗,但他們同樣缺乏機會,如果有了機會,有了舞臺,他們有著最大的潛力和可能性。”

    目前,江小白的員工平均年齡在25.6歲。這群年輕人身上往往有多重標簽——管理經驗上可能是小白,但是會玩、敢玩,有好奇心,不妥協。

    以至于,當前江小白很多流行于年輕人群中的創意,都來自員工的愛好和興趣,譬如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節、江小白JOY IN BOTTLE國際涂鴉賽事等。

    在陶石泉看來,年輕其實是釋放天性,跟生理年齡無關,“無齡感太重要了,心態年輕才是真的年輕”。

    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在他的《從0到1》中提到一個觀點,企業成功的原因各不相同,失敗的原因卻大多相似。將這個觀點套用一下也不為過——理解消費者的企業,做法各具特色,不理解消費者的企業,做法往往相同。

    要關注用戶而不是競爭,用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而我們也從來沒把任何人看作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我們在做一個新市場。”陶石泉說。

    回到開頭的第三個問題,你會發現,在堅持白酒年輕化路線的過程中,品牌從一開始就要明確自身定位,專注自身發展,大膽啟用年輕人,激發他們的創意和勇氣。

    江小白成立的7年多時間里,外界看到的是年輕化白酒江小白會玩會營銷,但沒看到的是,在邊玩邊做中,江小白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全產業鏈布局。

    這種行事風格,或許與陶石泉常對員工說的兩句話有關——要攀登高遠而不陡峭的山峰;量級比數量級更重要。

    提示:

    *本文經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 FBIF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73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9日 23:41
    下一篇 2019年10月10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