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的低度酒
(指酒精含量在20度以下的酒,如黃酒、葡萄酒、日本清酒等)
市場近日又迎來一個重大利好。
1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加快現代輕工產業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出,
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國外消費群體發展多樣化、時尚化 、個性化、低度化白酒產品。
有業內對人士對此分析認為,過去由于受經濟狀況、釀造工藝以及飲食文化的影響,白酒大都是高度酒,而人們也普遍追求高度酒濃烈的口感。如今,
在消費年輕化、多元化、健康化的趨勢下,黃酒、啤酒、果酒、米酒等低度酒逐漸取代白酒在酒桌上的功效。
同時財聯社蜂網專家蔡學飛也指出,白酒只是中國酒行業的一個細分品類,
除傳統白酒外,黃酒、米酒、果酒等低度酒也符合上述政策的要求。
“低度酒”是一個統稱,包括果酒、蘇打酒、氣泡酒、米酒、預調酒。據網易數讀《當代年輕人輕飲酒調查報告》顯示,輕飲酒是當代年輕人鐘愛的飲酒狀態,占比超過8成,其中,
超過59%的人喜歡朦朧、慵懶的微醺狀態。
根據2021年天貓酒水雙十一戰報,低度酒潮飲酒購買人數同比增速超過50%。相關數據顯示,
2019年低度酒行業收入309.19億元,2012年-2019年復合增長27.2%,其中量增7.4%,價增18.43%。
誰在消費低度酒?CBN Data《2020年輕人群酒水消費報告》顯示,在2020年酒水消費市場中,90后、95后是唯一消費占比提升的人群,而低度酒則成為“年輕人喝的第一口酒”。
據野村證券預測,中國低度酒市場到2035年或將超過25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近35%。在此背景下,諸多新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低度酒市場快速發展的背后,是新生代年輕消費者和女性消費者的崛起。
以百潤股份旗下RIO(銳澳)預制雞尾酒為例,在2016年預制雞尾酒行業陷入競爭內卷的高峰期后,百潤做了一個大膽的創新,推出“微醺系列”。其主打更低酒精度和更多的水果口味,把預調酒的使用場景從夜場變為一個人在家當飲料或佐餐喝,把一個小眾潮品類,變成了一個相對大眾的品類,還拓展了女性消費者。
據百潤股份2021年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12億元,同比增長53.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9億元,同比增長73.94%。其中,占總體營收近九成的預調雞尾酒(含氣泡酒)實現營收10.56億元,同比增長50.56%。
在低度酒市場,RIO的高光也引來飲料巨頭的“覬覦”。
2021年6月1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在中國市場首次推出含酒精飲料——托帕客(Topo Chico)硬蘇打氣泡酒。托帕客(Topo Chico)硬蘇打氣泡酒是以無麩質酒精為基底,融合蘇打氣泡水制成,是一款低酒精濃度(4.7%vol)的飲料。該產品目前已在可口可樂天貓旗艦店發售。
近日有外媒報道,根據百事提交的最新商標申請顯示,計劃以“Rockstar”品牌銷售酒精飲料。百事正尋求在啤酒、含酒精的水果雞尾酒飲料、含酒精的麥芽飲料及含酒精蘇打水品類中注冊品牌名,但目前還尚未使用。
而飲料巨頭們都瞄準低度酒生意,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市場的火爆。
2021年低度酒融資事件
市場快速擴容下,低度酒也贏得了不少資本的青睞。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當年有21個大大小小的低度酒品牌獲得融資,貝瑞甜心、賦比興、走豈青釀已完成多輪融資,總融資金額達到近百億元人民幣,梅花里、曉醉、Belong等一眾小品牌均在去年9月完成天使輪融資。
從商業模式而言,低度酒與傳統白酒形成了明顯的差異化區隔。
比如傳統酒企認為沒有供應鏈就等于沒有市場話語權,于是供應鏈就成為了老酒企必爭之地。但低度酒新興品牌大部分選擇貼牌生產。例如:貝瑞甜心、十點一刻、醉鵝娘以及賦比興等品牌。
原因很簡單,對于低度酒飲行業而言,拋開ODM、ODM(代工生產),場景消費才是關鍵,于是低度酒品牌開始重金鏖戰線下渠道——
就低度酒品牌而言,擁有渠道優勢就意味著低庫存率,這一點在目前飲料市場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尤為重要。
消費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很多初創品牌由于綜合實力不強、資金緊張等原因采用代工模式是可行的,關鍵要確保其依靠的代工企業實力較強,品控到位。不過,代工模式確實會造成市場同質化競爭的問題。
另外,深圳中為智研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周明磊認為,采取代工模式會給低度酒市場帶來一些亂象,很容易出現產品質量問題,而對于酒類品牌,一旦出現質量問題,產品形象將直接受損。
同時,普遍低度酒品牌采用OEM、ODM代工模式,也在考驗著消費端的購買力與新鮮度。
無論采用OEM、ODM代工模式,或是與酒廠合作新的生產線,都將
導致其大部分利潤,都在冗長的銷售渠道被分食,到用戶手中時,基本都要翻倍加價。
其次,代加工不但拉低低度酒的行業準入門檻,還會加速市場產品的同質化。
據京東超市發布的《2021食品行業消費趨勢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低度酒在社交媒體中的討論聲量翻了3倍,消費者關注酒水產品的口味和利口感更甚以往。
除了模式問題,處于發展初期的低度酒品牌還面臨很多問題。一位深耕消費品行業的投資經理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
低度酒的消費更多依靠線下餐飲,而餐飲渠道已被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百威英博以及一些白酒龍頭所掌控,低度酒利潤空間較低,給渠道讓利較少,很難從傳統酒企手里搶奪份額。
除了上述問題,詩婢家酒業研究院秘書長張皓然還提到,低度酒品牌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渠道成本等進行消費者教育。此外,相對于傳統白酒,低度酒的保質期較短,這對其工廠的輻射半徑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但如今有了政策層面的加持,低度酒的發展前景將變得愈發明朗,未來競爭也更具看點。
· END ·
聲明:凡注明 “作者: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亦不作投資建議。
文中數據均來自企業公告及媒體公開報道,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