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最近,奧克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基于對糖和蔗糖有關的PubMed科學文獻的全面綜述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飲料中的糖有比食物中的糖帶來更高的健康風險。研究人員使用關鍵詞“液體糖和固體糖”以及“液體蔗糖和固體蔗糖”進行了研究,此外還使用關鍵詞“水果和果汁”進行了一定的數據對比。該研究將在全球發表了的200多篇有關文章都包含在研究報告中。總而言之,研究人員發現就誘導代謝綜合征的特征方面,如體重增加和胰島素抵抗性增強,飲食中添加的液體糖比固體糖具有更大的健康風險。“我們認為這與液體形式的果糖可以被身體快速吸收有關,這使得營養很快從腸道輸送到肝臟,從而導致門靜脈中果糖的濃度更高,”合作研究員Simon Thornley博士告訴Food Navigator-Asia。“液體比固體更容易消化,因為食物很容易分解成小顆粒,并且可以輕易地通過腸壁運輸。胃排空導致固體食物延遲,需要酶作用將復雜的顆粒分解成其成分化學物質才能吸收。還有一些證據表明,葡萄糖加速了果糖在腸粘膜上的吸收。“他解釋說。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特別關注的是果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及其可能產生影響的途徑。“我們相信,果糖對人體代謝健康是有害的,它會提高甘油三酯水平,導致胰島素抵抗性增強,脂肪沉積和體重增加,而幾乎所有食物中的果糖都會伴隨有葡萄糖,無論果糖是蔗糖形式(食糖)還是淀粉(葡萄糖鏈)還是食物中的單一葡萄糖。”Thornley博士說。
即使是果汁也不能“貪杯”
盡管果汁“似乎比軟飲料風險低”,然而,當談到水果和果汁時,該研究表明,它們與代謝疾病風險的聯系并沒有那么簡單。“該論文表明,有一些流行病學證據表明果汁攝入可能影響身體健康,導致代謝不良,但數據和含糖飲料不大一樣”Thornley博士說。“添加糖與果汁本身含有的糖之間的問題是(復雜的),但我認為添加糖往往比內含糖更集中。當研究果汁時,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復雜,因為它是一杯含有大量濃縮內含糖的飲品。“我們認為(果汁和軟飲料)都含有濃縮果糖,這可能是有害的,但是碳酸飲料的數據表明它們要比果汁危害更大”總的來說,該研究的建議是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來飲用果汁,即兒童每日的果汁食用量限制為4至6盎司(1至6歲)或8至12盎司(7至18歲)。軟飲讓新西蘭人變得更胖
該研究還發現,在2002年至2016年的14年間,新西蘭總體的含糖飲料消費量增加,而英國和美國等國家的消費量則呈下降趨勢。“(雖然新西蘭的軟飲料總攝入量減少了),但這可以通過增加果汁、運動和能量飲料的消費來彌補,”該研究稱。2016年,新西蘭的肥胖率位居世界第三,人均含糖飲料攝入量為175毫升。“使用可口可樂的糖含量(0.108 g / mL)作為衡量標準的話,這相當于新西蘭平均每人每天攝入19克液體糖,”研究人員表示。首席研究員Gerhard Sundborn博士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很明顯,飲料中的糖比食物中的糖更危險,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將(降糖)工作重點首先放在含糖飲料上。”“我們是世界上兒童和成人肥胖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我們衛生部部長David Clark博士需要通過對含糖飲料征稅來解決這個問題。”Thornley博士補充說。中文編輯:Alex
來源:Beveragedaily.com
作者:PearlyNeo
提示:
*本文FBIF原創首發,歡迎無條件轉發朋友圈。轉載請在后臺回復“轉載”了解規則。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斷糖真的能減肥嗎?
Innova:減糖正在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飲食需求
7-Eleven新推自有品牌:無糖功能飲料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代餐、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冰淇淋、方便面、新零售、保健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新渠道、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