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0日-27日,中國調味品協會組織行業內優秀企業赴東南亞進行商務考察,考察團成員來自上海太太樂、廣東珠江橋、成都國釀、四川保寧、雞澤天下紅、雞澤湘君府、重慶德莊、北京博邦、上海鼎豐、山河醋業和武漢勁寶。考察團共14人,先后赴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對當地調味品市場和企業進行了深入的考察。
別具一格的泰國調味料市場
泰國調味品具有特色風味,泰國菜注重調味,常以辣椒、羅勒、蒜頭、香菜、姜黃、胡椒、檸檬草、椰子與其它熱帶國家的植物及香料提味,辛香甘鮮,別具一格。大家品嘗過泰國菜后都認為,泰國菜的調料很獨特,有很多調料是泰國特有的,最常用的幾種調料有:泰國朝天椒、泰國檸檬、咖哩醬。另外,檸檬葉和香茅也是泰國菜常用的配料。
泰國正大集團是本次商務考察的第一站,正大集團由華裔實業家謝易初、謝少飛兄弟創建于1921年,公司從農作物種子的銷售開始,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由種子改良——種植業——飼料業——養殖業——農牧產品加工、食品銷售、進出口貿易等組成的完整現代農牧產業鏈,成為世界現代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的典范,是泰國最大的食品集團,經營的調味品有各種醬類和香辛料。考察團成員與正大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充分的溝通交流,并參觀了工廠,探討了正大與國內調味品企業合作的模式。
考察團成員與泰國正大策略管理負責人黃鴻德先生合影
品牌眾多的馬來西亞調味料市場
馬來西亞醬料品牌眾多,而且各有特色,競爭激烈。比如馬來咖喱、肉骨茶料包、祥珍醬油(味道比頭抽更香)、馬來盞(色蝦醬)、阿叁醬(酸帶些微辣的醬)和東馬的黑白胡椒都非常有名。2016年馬來西亞調味品零售市場總值約20億馬幣,其中辣椒、番茄醬和、醬油和蠔油約占市場總值的83%,海鮮醬、芝麻醬、食醋和芝麻油等展17%。中式醬料約占市場總額的42%,非中式醬料約占58%。
考察團在考察馬來西亞NSK超市時,看到超市里的調味品品種豐富,有醬油、食醋、調味醬、復合調味料、味精、魚露和調味油等各類產品,食醋的國內特色產品有鎮江香醋、浙醋和永春老醋;主要品牌有雀巢美極、李錦記、聯合利華家樂、珠江橋和老干媽等國內行業重點品牌。馬來西亞當地也有很多知名調味品品牌銷售。
考察團參觀了味之素馬來西亞分公司,并與香港馮氏投資有限公司董事蘇盈福及相關負責人分享了馬來西亞調味品市場發展情況,大家一致認為調味品不論在中國市場還是全球市場都大有所為。味之素在中國的核心業務圍繞調味品及加工食品展開,銷售品牌包括“紅碗牌”、“天添鮮”、“味嘟嘟”、“悠濃”、“亨達仕”、“魔廚高湯”等。馮氏投資成立的利集集團首要目標是專注于投資和收購具有悠久歷史、良好口碑和發展潛力的亞洲調味料品牌,通過全球的分銷網絡,把美味的調味產品帶給全球的消費者。
考察團成員與香港馮氏投資有限公司董事蘇盈福及相關負責人合影
考察團在味之素馬來西亞分公司參觀
多元文化交融的新加坡調味料市場
新加坡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國度,有多種不同的信仰和習俗,從露天熱鬧的小販中心到精制高檔的料理餐廳,從博大精深的東方美食到講究情調的西式餐飲,新加坡日常飲食豐富而美味。粵菜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以清淡及推陳出新聞名。除了粵菜,其他有名的中國菜還有北京的填鴨、上海的鱔魚、潮洲鹵鴨、海南雞飯、客家釀豆腐與辛辣的四川菜等,但這部分菜式多半都是隨著大陸留學和交流增多而新近引進的。此外,在新加坡也可以嘗到墨西哥、英國、意大利、法國、德國、奧地利、中東、俄羅斯及美國等國家的佳肴。
在考察超市調味品時,我們看到來自日本龜甲萬和味滋康的醬油和食醋產品比較多,另外亨氏、聯合利華和李錦記的調味醬產品也很豐富,各種服務于不同菜品的香辛料和復合調味料也非常有特色。
新加坡Fair Price Xtra超市部分調味品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