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調味品生產企業:
全國調味品行業“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學技術論文大賽已成功舉辦三屆,共收到來自調味品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企業和單位的科技論文三百余篇,大賽呈現出參與范圍廣、論文水平高、評審委員權威性強等亮點,在調味品科技界引起很大反響。
為進一步調動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調味品生產企業的科技力量,選拔優秀人才,尋找優秀的科研課題與科研成果,促進產學研結合,推動行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中國調味品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家工作委員會)將于2015年繼續開展此項活動。現將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調味品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
冠名單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媒體支持:中國調味品等國家核心期刊
中國調味品產業等食品行業主流媒體
二、征文對象
1.全國調味品企業科研技術和生產質量管理人員;
2.全國大專院校食品學院專家、學者、教授和研究生;
3.全國相關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和管理人員。
三、大賽程序
1. 論文征集
2015年4月1日-2015年6月30日。
2.論文評審
2015年8月1日-8月10日,評審包括初評和終評。評審委員會成員由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組成。
3.結果公布
在2015年10月召開的全國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交流大會同期公布大賽結果,舉行頒獎儀式。獲獎論文在全國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交流大會進行交流,并在相關的國家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的科技論文由專家工作委員會推薦作為調味品產學研科技項目,向調味品生產企業推廣。
四、獎項設置
大賽設個人獎和優秀組織獎
(1)一等獎1名,獎金10000元(含稅);
(2)二等獎2名,獎金6000元(含稅);
(3)三等獎5名,獎金3000元(含稅);
(4)優秀組織獎(單位)2名,獎金3000元(含稅)。
五、論文要求
1.論文內容:
(1)經專家工作委員會調查研究,匯總出的當前調味品行業的技術熱點及難點問題的定向論文;
(2)調味品生產工藝類論文,如:醬油、食醋、香辛調味料、復合調味料、醬類、豆豉和腐乳類、調味油類生產工藝類,或其它調味品產品生產工藝創新或技術改進論文;
(3)與調味品生產相關的關鍵領域技術論文,如:萃取、膜分離、調味品風味調配、酶工程技術、菌種培養與篩選、發酵工程、食品營養與安全、食品質量控制、殺菌技術、分離與提純技術、食品中活性物質和功能因子分析技術、食品品質與感官評價等,或其它關鍵領域技術論文;
(4)其它涉及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方面論文。
2.論文題目:與論文內容一致,題目自擬。
3.論文要求
(1)論文觀點明確,語言精煉;資料真實、可靠;
(2)論文請用A4紙打印,并請提供電子版;
(3)請作者提供詳細的聯系方式:通訊地址、電話、傳真、電子郵箱。
4.論文征集截稿日期:2015年6月30日。
歡迎有志于調味品行業科技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踴躍參加。論文請郵寄、傳真或E-mail至協會科技部。
注:各附件資料請登錄中國調味品協會網www.chinacondiment.com下載了解.
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慧麗 李巖
電話:010-51921726/28 51921215/59/73 分機802 810
手機:13811662173 18701520830
傳真:010-51921087
郵箱:kejibu@chinacondiment.com.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47號天行建商務大廈605室
郵編:100036
調味品行業技術熱點及難點問題
一、調味品行業共性技術問題
(一)中式調味品與西式調味品融合創新的新產品開發技術研究
(二)調味品生產循環經濟的創新技術研究
(三)調味品生產過程中在線快速檢測技術開發及其應用的研究
(四)數字化智能技術在調味品生產、質量控制應用的研究
(五)釀造調味品優良新菌種(多酶系或酶活力高)的選育及其應用
(六)釀造調味品廢水、廢渣的綜合利用及無害化處理技術研究
二、調味品行業重點產業技術問題
(一)醬油、食醋和釀造醬生產過程中的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謝與產品風味成分關系的研究
(二)調味醬規模化、自動化攪拌均質技術研究
(三)液態食醋快速發酵及調味技術研究
(四)咸味香精香料調香調味技術及其應用的研究
(五)雞精生產線快速清洗、干燥等問題研究
(六)醬腌菜技術問題研究
1、高活性功能微生物快速發酵技術
2、安全制控與營養健康研究
3、機械化自動化設備開發
4、新產品新技術研究開發與現代化生產集成技術
5、原料鹽漬發酵預處理及副產品處理關鍵技術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