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美國是科技強國
蘋果、谷歌、亞馬遜等
都是數一數二的科技公司
但是除了這些跨國科技巨頭之外
美國也是實打實的農業強國
先看一組基本數據:
美國共有200多萬個農場
糧食產量占全球的16%
是世界最大糧食出口國
美國農業從業人數僅600萬人
單位面積產量全球第一
2016年,美國傳統農作物出口產量達到1.3億噸
占全球總出口總量的26%
美國牛肉和禽類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豬肉的產量位居第二位
當然,數據可能不夠直觀
我們下來親眼看看美國農業
到底是怎么“玩”的
小麥,人家是這么收的
灌水,人家是這么灌的
鋤地,人家是這么鋤的
開荒,人家是這么開的
土豆,人家是這么收的
什么叫農業機械化
這就是
下面,
小編給大家再看幾段
美國農民種地的畫面
讓大家見識一下真正發達的農業
畫面中出現的
是美國農民經常使用的
無軌列車
只需兩個人
就能帶著十節車廂
在農田上隨便跑
在廣闊無垠的農田里
一臺收割機負責收割糧食
一臺無軌列車則負責接收糧食
兩臺機器同時運作
這樣的車廂
每節可以裝下上千斤的農作物
效率極高
可以看下圖中農機收割小麥的速度
就像從裝滿大米的袋子向里面傾倒一樣
一臺收割機一個人,一臺無軌列車兩個人
也就說這一大片農場
只需要三個到四個人就可以完成收割
按照他們這樣的效率
一天可以收割數十噸糧食
如果人手足夠
一天甚至可以收割上千噸糧食
這是多么可怕的數字!
當然,除了這種收割方式之外
美國農民還開發其它收割方式
比如,下面這種
超大型麥田收割機
這種機器叫作聯合收割機
每臺設有千斤頂升降裝置
連接架和支撐定位結構等
這種機器收割小麥的速度極快
一到收割的季節
這些機器就一個個都武裝上陣
一百的多米的地不到一分鐘就割完了
這樣下來
一天收割幾千噸小麥
根本就不是問題
上面這條視頻
就是美國某農機公司的宣傳片
強大的收割能力
傻瓜式的操作
農業,本該是重體力活的工作
卻在這臺機器的幫助下
讓女人都可以輕松勝任
看著妹紙的颯爽英姿
小編我都要快淪陷了
當然了,妹紙漂亮是漂亮
當機器可一點兒不便宜
據調查,這種機器每臺價值
超過10萬美元
相當于美國農民一半的年收入
下面,小編帶大家走入美國農民的農場
看看他們的生活是什么樣子
上面這位就是我們將介紹的農場的農場主
他叫杰森,22歲
他擁有一處200英畝的農場
相當于110座足球場大小
杰森稱,他們這里一般種植
玉米、小麥、苜蓿等農作物
到了收獲的季節
需要很多的大型設備進行收割和運輸
接下來就是農場主提到的機器
可以看到,倉庫里堆滿了農機
而且塊頭一點兒不小
看到這么多的機器
主持人問了一個問題
難道這里就沒有用雙手完全的工作
杰森笑著說
唯一需要靠雙手完成的
就是駕駛這些機器
杰森還說出這樣一句話
21世紀的農業就是這樣
他想主持人介紹
這些機器都是多功能機器
可以播種 翻地
收割玉米和農作物
一個機器最貴需要45萬美元
可以替代20個人的勞動力
接著,杰森給我們介紹了一臺翻地機
這個機器能同時承擔
翻地和播種的工作
效率極高
這時候,主持人問了一個關鍵問題
你們收割季節請了多少人
老頭子豎起一根手指
一個
老頭又補充道
我們有1200英畝地
一共加我兩個人就可以搞定
但是都是靠機器
老頭子繼續說道
除了機器之外,花銷最大應該是種子和肥料
今年光是買種子就花了7萬多美元
肥料也花了17萬美元
另外租金也差不多有4萬多美元
基本上這些都是大的開銷
最后,主持人問了老頭
一個問題
你喜歡當農民嗎
老頭回答
喜歡
是一種生活方式
以上
就是美國普通農場主的
基本面貌
雖然我們總是聽別人說的
光鮮亮麗
其實他們背后也承擔著
相當大的風險
就像主持人說的那樣
一旦市場有變
他們將付出的代價
也是相當大的
最后
小編也希望咱們國家的農民
能早日擁有他們那樣的機器和技術
實現真正的農業機械化
讓農民的生活
變得
更加富裕
更加自由
只有這樣
我們國家
才能早日實現
民族復興
中華崛起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擁有十余年豐富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餐飲食材采購和冷鏈物流等食品供應鏈的實踐經驗,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和新零售生鮮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掌柜攻略、《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在掌柜攻略旗下的【勺子課堂】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吉野家、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鏈農、優配良品、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等,致力于幫助餐飲食品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關注公眾號后臺留言歡迎探討和咨詢餐飲供應鏈。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