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1日 No.806
1
假設,2500年前,有一位智者,結合當時的哲學思辨和自己的頓悟體驗,提出了一門非常厲害的學問。
這么學問能讓人們脫離世俗生活的煩惱,追求一個高級的精神世界。
2
但這么學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里面有很多抽象的概念,這些概念不但難學,而且很難教。
加上兩千五百多年前,人們的文化水平還都很低,大字都不識幾個,而且普遍迷信神靈。
請問,這個時候,如何能將這門學問推而廣之,甚至傳給后人呢?
3
面對這樣的麻煩,智者也有對策。為了方便人們理解,他就用了打比方,講故事等很多的辦法。
這位老師講課非常精彩,而且能言善辯,且在公開辯論賽中把挑戰者一一擊敗。
后來,他的聲望越來越高,學生越來越多,而且他的學生后來也有了自己的學生。
4
后人們為了推廣這門學問,創辦了正規的學院。而這時,智者已經不在了。
但他講學的筆記,被整理成了標準化的教材,弟子們用這些教材,繼續講智者的學問發揚光大。
在這些學院里面,不但有專職的老師和全職的學生,而且還發展出了連鎖學校,在歷史上的某些時期,這些學校還成了當時頂尖水平的教育機構。
5
但隨著組織不斷的擴大,加之后來一代一代的老師們并沒有當初的智者那么聰明和善于教學。導致后來的教材未必完全符合當初智者的原意,后來的老師們在教學的時候,多少會增加一些自己的發揮。有時會將復雜的道理簡單化。
可即便是這樣,不少學生也很難理解這些理論。
于是,老師們只好一遍又一遍的誦讀教材,并要求學生們能夠背誦全文。期待“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6
這些連鎖學校里面,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定制了嚴格的規律,甚至連飲食都有嚴格的規定與禁忌。學生對老師也一定要有恭敬之心,教學過程也很有儀式感。
于是,外人們逐漸認為,背誦教材,有恭敬心,以及儀式感就是真正的學習內容。
但,辦學并不只是為了全職學生,智者的教育是面向全社會的,為了宣傳這門學問,師生們還專門設計了耿建明的版本,且說學習這門學問,是有“功德”的,最終是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
而人們總愛夸大和盲從,可能最早只是說有一點好處,傳著傳著就變成了巨大的好處。
7
即便出現了這樣“夸張”的傳法,可學院與老師們卻并不介意。
有些百姓雖然認可這樣的學習是有用的,但又不愿意自己下功夫學習,于是就那些錢物捐給學校,甚至還為學校添置資產。
學院當然也歡迎這樣的做法,同時為了在精神上鼓勵這些捐助者,會給他們設置功德箱,功德牌等等。
8
隨著千年來的傳承與發展,學院辦的越來越繁榮,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傳統,精密的儀式,以及森嚴的等級。
這一切讓外人覺得“不明覺厲”,再加上學院本來就有點神秘色彩,慢慢的,老百姓也都認為哪怕買一本學院教材擺在家里,都具有賜福辟邪的功能。
9
上面說的是啥?
看到最后這里,相信你已經有了答案吧?
是的,說的就是佛學。
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洞見:從科學到哲學,打開人類的認知真相》(英文名叫做“為什么佛學是真的”)
而上面這一大段的描述,是摘抄了萬維鋼為本書寫的序言中的一段。
這是一段思想實驗,是站在我們現有認知的基礎上,對歷史的一種推演。
看完這段推演,有沒有一種“腦洞大開”的感覺?沒想到還可以這么解釋吧?
但佛學的真正歷史,要比這個復雜的太多了,這只不過只是一種簡單的推演而已。
為啥要寫這些呢?就是為了讓你知道,看待事物的角度,有多個方面,接納更多的觀點和角度,才能全面的看待問題。
建議你抽空看看這本書。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