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火鍋宴、潮辣音樂節、新老品牌同臺競技、火鍋食材花樣翻新……16日,第十二屆中國(重慶)“火鍋節”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雖然天空飄著毛毛細雨,但絲毫沒有影響現場熱辣火熱的氣氛。此次有50余家火鍋企業,600余家食材商參展,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家火鍋品牌出席,有什么新食材、新動向?快來跟餐見君到現場看看吧。
重慶火鍋節已連續舉辦十一屆,第十二屆更是特別打造了多個打卡點,以及多項麻辣鮮香的火鍋互動。既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有行業的新氣象,大咖們的交流與分享。此次逛展,最大的一個感受是:重慶作為火鍋之都,文化氛圍很深厚。
最明顯的就是展會入口處,矗立的長達8米的火鍋文化墻。是由3噸牛油火鍋底料雕刻而成,用來展示重慶火鍋的起源和發展,也吸引參展的紛紛拍照合影。據火鍋節組委會介紹,秉持節約原則,火鍋墻在火鍋節期間展示后,將科學回收,杜絕浪費。包括在火鍋品牌展區,諸如老船長火鍋,也打造出“碼頭纖夫拉船”的景致,把火鍋的“碼頭“文化展示得淋漓盡致。劉一手展位的“質感藍”,在一片火鍋紅中格外特別,餐見君到達這里時,剛好趕上川劇變臉表演,這是我離變臉和噴火最近的一次。在產品展示區,劉一手選擇當下流行的國潮風,零售產品種類很多,據說鍋底已經升級到了“麻辣重慶3.0版本”。被疫情推了一把的“直播帶貨”,也被運用到了展會現場。北室外廣場上設置了“潮辣直播間”,由重慶火鍋老板與紅人主播共同入駐,與火鍋節同期向全網推薦重慶火鍋及周邊產品。比如馨田油碟,邀請了重慶經濟廣播欄目組,現場開啟直播,引來大批圍觀的粉絲。據了解,本屆火鍋節,不僅有線下展會,組委會還甄選一批火鍋企業,推出全國首個線上美食品牌館——“重慶火鍋品牌館”,打造線上火鍋節。其中涵蓋重慶火鍋、潮汕火鍋、泰式火鍋等各類火鍋形式。在火鍋節期間,重慶火鍋品牌館”集合全城火鍋企業、門店活動優惠,將重慶火鍋節延續至全年,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和往屆火鍋節一樣,德莊天下第一大火鍋再次以新形式亮相,并舉行開鍋儀式。今年主要借助了聲光電氣等效果融合,在第一大鍋的中間,若隱若現的渝中半島慢慢呈現出來,展示出火鍋發展歷程。現場不少觀眾稱創意很贊。據說,第一大鍋的布景也很有“講究”,比如火鍋里的紅湯清湯,一紅一白組成太極鴛鴦鍋,表達了“重慶與火鍋”、“無火鍋不重慶”的含義與態度;大鍋外沿由56個鼎狀小鍋組成環形圈,象征著56個民族團結祥和…..仔細觀察,第一大鍋的上方,是標注有“李式辣度”的紅色圓形,12度、36度、45度、52度……讓食客在辣度品嘗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度數。火鍋節現場,一臺高約3米,直徑約1米的一個機器人,不斷旋轉、移動、升降。它正在做的事,就是自動配料、炒料。不過,現場的機器并沒有裝上各種配料、牛油,展示更多的是“招式”。我們知道,傳統的火鍋炒料大多是人工或半自動化,在火鍋節現場,出現了“炒料機器人”。據工作人員介紹,機器人炒料系統可以管理4個反應釜,釜里即可完成對于底料、醬料、湯料的制作處理,只需要一位師傅,可以大大節省人工。悅來國際博覽中心N4、N6館聚集火鍋食材、底料、調味品、設備及配套服務等廠商企業。在“爆品食材”專區,還有毛肚、竹筍、蝦滑等廣受歡迎的熱門食材。以蝦滑為例,有鮮美來的蝦滑蛋餃、海那邊的黑虎蝦滑、青蝦滑等,種類多樣。火鍋食材正不斷升級,越來越細分,越來越規模化。此外,越來越多食材企業以“健康”、“鮮”為賣點。比如豆黃金的天然腐竹,也打出了“只用非轉基因大豆,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的口號;糧之髓今年重點推廣的鮮粉系列,不添加明礬,下鍋只涮8秒即可食用。麻辣火鍋一直占據市場的主流,隨著火鍋市場的賽道越來越寬,品牌越來越豐富。展會現場,餐見君發現番茄、菌湯等養生鍋底異軍突起,成為麻辣火鍋之外出現最多的味型。還有一些新型鍋底比如茶派火鍋、檸檬火鍋等。對于吃慣了牛油火鍋的消費者來說,新品類、新口味也許是他們嘗鮮的首選。
集火鍋文創、跨界產品、趣味互動、拍照打卡于一體的文創展,市民和游客在此可以購買新奇的火鍋跨界產品。
火鍋節期間,展會現場進行了一系列行業的對話、交流。10月16日下午,舉行了以“破局·創贏”為主題的張兵兵·中國火鍋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不惑創投創始合伙人李祝捷以一個投資人的視角,對火鍋界的未來進化提出了思考方向。“以人群、產品、場景三方面去思考火鍋產業的進化,一定會出現新的核心新物種。”“消費升級、深度融合互聯網、文化創新、年輕化、給流量賦能,是餐飲商業未來的五個機會。”熊貓傳媒集團董事長申晨,分享了關于營銷上新機會。同時,永佳小天鵝、周師兄、珮姐、譚鴨血、有拈頭和牛物火鍋等國內品牌火鍋的創始人、總經理,圍繞論壇主題展開現場對話,分享經營火鍋的實戰經驗。湯嫂·2020中國火鍋影響力盛典,也在火鍋節期間舉行。美團大學餐飲學院現場發布了《中國火鍋品類大數據2020》,通過客觀權威的行業數據分析,指明行業發展新趨勢:“北派火鍋門店數第一名的城市是重慶,其次才是北京,第三名是成都。”“從歷年鍋底推薦來說,鴛鴦鍋是必不可少的經典單品,番茄鍋成鍋底創新的成功典范,清湯鍋底成為推薦TOP3。”“從火鍋相關的搜索習慣來看,火鍋的品牌和品類占主導地位。”同時,湯嫂不老油的創始人劉元東,針對市場上的鍋底特點做出精確分析。大龍燚聯合創始人王文軍也對品牌后段供應體系的建設進行了分享。盛典的最后,中國飯店協會攜手美團,聯合頒發“2020中國火鍋影響力品牌TOP100”榜單。來自市商務委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重慶全市火鍋門店近3萬個,從業人員達到近60萬人,火鍋全產業鏈年產值達到近600億元。同時,作為重慶響亮的城市名片之一,重慶火鍋早已成了重慶餐飲行業“走出去”的主力軍。近年來,重慶火鍋企業在境外擴張的步伐更是日漸加快。正如重慶火鍋協會會長何永智說道,中國火鍋產業從重慶走向全球,火鍋產業已經不是吃火鍋那么簡單,開始產業化,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縱觀第十一屆重慶火鍋美食節,我們會發現,火鍋行業的發展愈加精細化、標準化。對于火鍋老板來說,一定要緊抓潮流趨勢,做好前后端體系的基礎打造,在競爭激烈的火鍋行業,打造獨屬自身的品類認知、品牌特色。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