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828億元上升至2017年的123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0.5%。未來,速凍面米制品、速凍火鍋料制品市場規模將維持穩定增長,促使中國速凍食品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19年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達到1467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行業市場規模達到916.3億元左右。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預測,我國速凍米面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077.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32%,發展勢頭較為迅猛。
中商產業研究院預計在未來,速凍面米制品、速凍火鍋料制品市場規模將維持穩定增長,中國速凍食品行業整體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測2025年中國速凍食品市場規模將近3500億元。2011-2018年,我國速凍食品行業的企業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是具體來看,企業數量的增長趨勢并不明顯,總數始終保持在250~470家以內,且2018年企業數量略有下降,為461
家。
雖然我國速凍食品發展已初具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由于發展較晚且消費習慣尚未形成,所以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從市場集中度來看,我國速凍食品行業CR3僅為15%左右,同口徑看美國、日本市場集中度基本是我國的2倍以上。從人均速凍食品消費量來看,日本是世界第三大、亞洲第一大速凍消費市場,人均年消費量為20千克,而我國人均年消費量僅約9千克,約為發達國家的20%-50%。從速凍食品的品類方面,美國、歐洲、日本均保持在2500種以上,而我國僅有600余種。總體來看,這顯示了我國速凍行業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的食品消費觀念已經從最初的滿足于溫飽,發展成為追求高品質、方便快捷的消費,因此對營養價值高、食用便利、安全衛生的速凍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
2015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后,與之相配套的《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規陸續頒布實施,國家對食品安全工作日益重視,消費者對食品質量安全日趨關注,對優質名牌產品的消費意識普遍增強,信任度和依賴度進一步提高。
日趨嚴格的食品監管環境提高了行業的進入門檻,將加速淘汰業內不規范、生產技術落后、產品質量差的企業,為行業的長期健康穩定規范發展奠定了制度保障。如今,相關標準的陸續出臺,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利好環境。
現今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且烹飪環節多而復雜,導致年輕人下廚時間較少,意愿也不強烈。外賣雖然越來越便捷、普遍,但常被曝出各種健康、衛生問題。
目前市場主力消費人群是80后尤其是90后,這類人群在中國有4.5億之多,約占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具有活躍和強勁的購買力,速凍食品既滿足了容易烹飪、食材營養的要求,又順應了年輕人懶、宅的心理,使得速凍食品在方便食品行業中迅速崛起,成為行業的翹楚。
現階段,我國速凍食品呈現高速增長趨勢,且存在結構調整和單價上升的趨勢。隨著行業日趨成熟,市場競爭激烈程度明顯加強的同時,品牌集中度也更高,小企業正在逐步被市場淘汰。在這種形勢下,速凍企業如何避免被行業優化掉的同時,還在競爭中強勢突圍呢?
目前來看,減鹽、低鹽速凍食品不僅是食品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速凍食品企業紅海突圍的良方之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健康飲食逐漸成為消費者們優先考慮的因素之一,隨著減鹽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降低食鹽的攝入。
2018年國家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每日成人食鹽的推薦攝入量6克。但速凍食品鹽的含量相對較高。比如:貢丸、魚丸等冷凍食品的鹽含量是新鮮五花肉的4~5倍,而每7只水餃鈉的含量就高達1110毫克,這些鈉含量很高的速凍食品,對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患者的危害不言而喻。
現階段,市場上速凍產品雖多,但同質化嚴重,無法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減鹽”這一部分,在速凍食品市場上幾乎是一片空白。
自從《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 年)》呼吁全民減鹽后,含鹽量成為了更多消費者在購買時優先考慮的指標。高油高鹽的特性,讓速凍品被消費者們扣上了“不健康”的帽子。想要把不健康的帽子摘下來,企業必須從減鹽入手,開發出更健康的低鹽速凍食品,來順應社會消費的升級需求,減鹽是速凍食品企業必須要走的路。
————————
???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