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商務網訊 近日,南都-京東消費研究所正式發布了JDND消費指數之《2018線上“吃貨”消費趣味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女性逐漸成為線上食品“剁手”主力,年輕人對小眾食品或網紅食品有著強烈的購買欲。
中國素有“民以食為天”的傳統,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大數據透視下的當代“吃貨”們呈現出怎樣的消費特色?不妨通過這份報告來一探究竟。
1
進口食品消費金額TOP10地區
北京、上海、廣東最愛進口食品。 在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間,網購食品的核心品類為進口食品、茗茶、糧油調味、飲料沖調和休閑食品。于進口食品來說,北京、上海、廣東、江蘇、重慶、遼寧、天津、浙江等10個地區在線上購買進口食品的消費金額最大。
北京人舍得吃,廣東人愛享受生活,上海人會過日子。 數據顯示,北京在核心品類進口食品、糧油調味、飲料沖調、休閑食品的消費金額中均位列第一,其所在的華北地區也是各核心品類的消費主導地區。上海在進口食品、糧油調味、飲料沖調三個品類中排名第二,廣東人則更愛購買茗茶和休閑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在茗茶、糧油調味、飲料沖調和休閑食品這四個品類中都排名第四,這側面體現出重慶人愛吃會享受的特質。而重慶所處的西南地區整體品類消費異軍突起,消費潛力不容小覷。
關鍵詞1 性別
女性偏愛網紅食品,男性青睞新奇食品。 女性在網購食品時偏愛網紅類食品,比如臟臟包、薯條三兄弟等。而男性則對小眾及新奇口味的食品情有獨鐘,喜愛購買奶啤、仙人掌味脈動、櫻桃味可口可樂等。
女性更注重飲食健康,男性中意速食食品。 女性網購食品還注重飲食健康和身材管理,無論是消費金額還是增速都遠高男性。同時,男性更愛購買紅牛等能量類食品。另外,輕速食類食品消費增速大幅提升,其中自助火鍋野蠻生長,高達902.3%。男性比女性更喜愛購買輕速食類食品。
關鍵詞2 年齡
16至25歲人群糧油調味消費增速最大。 整體的消費者數據中,青年群體可謂撐起了“半邊天”。數據顯示,26-35歲的消費人群在各大核心品類中消費金額均為最高,而消費增幅最為亮眼的年齡群體為16-25歲人群,他們的消費增幅均超出整體,這說明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開始對生活有自己的主見。
26至35歲愛“送禮”,16至25歲禮盒消費增幅最大。 數據顯示,26-35歲人群是禮盒類食品的消費主力,同比增長的消費金額最多,而16-25歲禮盒消費增幅最高。送禮食品中,堅果禮盒、牛奶禮盒和茶葉禮盒是大家最喜歡購買的三種品類。
關鍵詞3 時間
“吃貨”最愛早晚十點囤貨,周六是“剁手”高峰日。 從整體購買趨勢看,一天24小時內,“吃貨”們最愛在早晚十點囤貨,最愛購買堅果炒貨,同時牛奶乳品、餅干蛋糕和飲料等也是心頭好,在晚上十點,則會增加購買休閑食品。
從一周看,“吃貨”們最愛在周六買買買,最愛買堅果炒貨等宅家必備。同時,受電商618、雙11、年終慶大促等影響,6月、11月、12月成為購物巔峰時間。從總體上看,冬季食品銷量整體高于夏季,這與傳統認知中7、8月為消費黃金季節有所不同。大家最愛買的還是老五件:堅果炒貨、食用油、牛奶乳品、餅干蛋糕、休閑零食。
關鍵詞4 評價
“吃貨”最關注食品味道和品質。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購買何種品類,“吃貨”們對食品的味道、品質最為關心,網購評價出現頻率較多的關鍵詞為:味道很好、是正品、很健康等。
從評價中出現的高頻詞,也能看出高品質、健康的食品是“吃貨”們的共同追求。數據顯示,五谷雜糧、無糖類食品的消費金額較高,而購買非濃縮還原果汁、蔬果汁、有機食品的同比增長幅度均超200%,前兩者甚至超過了300%。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