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品牌集體“出攤”,是“出圈”還是“擴圈”?

    國家對地攤經濟的放飛點燃了全民練攤的激情。

    當地攤與提振經濟掛鉤,地攤一夜之間身價倍增。一字擺開的“豪車地攤”與夜市里洶涌的人潮一樣奪人眼球。

    這場地攤大戲,又怎能少得了對商機格外敏感的各大品牌。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攤的餐飲品牌,亦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地攤經濟中形成了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肯德基與必勝客早餐車大受白領歡迎

    在兩座寫字樓的中間,肯德基推來了一個“早餐車”,上面印有“肯德基早餐、極速立取”的字樣。攤位僅需一名服務員負責。無獨有偶,麥當勞與必勝客也紛紛推出了早餐車,餐車簡單卻不簡陋,售賣的是人們經常在店內吃到的一些熱門餐品。

    ▲圖源網絡,僅學習勿商用

    每天早晨,都會有附近的工作人員在早餐車前排起長長的隊伍。

    高端肉品攤位被顧客團團圍住

    6月13日-6月14日,沃爾瑪超市內的一個攤位前擠滿了顧客,這是圣農食品聯合沃爾瑪超市推出的一場地攤活動。以“圣農好吃懶做食務所.好食出攤”為主題,以“試吃”與“特惠售賣”為基調,圣農食品的攤位吸引了大量顧客駐足圍觀、試吃。

    其中,嫩煎黑椒牛排、香煎大雞排以及快手菜系列等,更是成為“搶手貨”。

    一位女士一下子分別買了5包牛排與雞排,從人群中擠出來時,她像是打了一場勝仗:“孫子愛吃,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買。這次做活動,還不趁機多買點!”

    現場的工作人員也像是打了“雞血”:“一天抵上我一周的業績了!”

    出攤是為了迎合熱點?

    NO,是為了迎合多樣化的需求

    如今,擺地攤儼然成為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享受地攤經濟的紅利。

    很多人將企業出攤視作一種追潮流,蹭熱點的行為。其實不然,作為一種企業行為,品牌出攤會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以圣農為例,位置選擇在與企業合作多年的沃爾瑪超市,攤位調性延續以往的健康綠色風格,售賣的是圣農熱銷的爆款,與其說圣農在“出攤”,不如說它只是將銷售場景做了進一步拓展,去迎合更多消費需求。

    站在品牌角度,出攤有著多重意義:

    出攤是品牌形象的一次集中展現,可以視為品牌的一種營銷行為;

    出攤是一種促進業績的銷售手段,以簡單粗暴、接地氣的方式刺激消費;

    出攤是品牌滿足更多消費需求,拓展消費人群的一次機會。

    圣農、肯德基、必勝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地攤并不代表LOW,它可以作為另外一種靈活多變的售賣形式加入到品牌的運營體系。

    ▲圖源網絡,僅學習勿商用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對于品牌出攤更是樂見其成。

    地攤經濟的復蘇引爆了煙火文化,也同時引發了質疑,其中,如何在管理引導機制相對欠缺的情況下保證食品安全,就成為很多消費者擔憂的問題。不過,對于售賣門店同源產品的品牌攤位,消費者并不存在這樣的質疑,絕大多數消費者對于這種同品質卻更便捷的品牌產品售賣方式持歡迎態度。

    由此看來,品牌出攤對于企業與消費者來說,是一場雙贏行動。

    品牌“練”攤,“練”的是什么?

    所有品牌都適合“出攤”嗎?

    答案是否定的。相較于個體戶落草生根的自由練攤法則,品牌“練”攤更需要“資本”,否則,對品牌發展將毫無意義甚至會適得其反。

    那么,品牌“練”攤的“資本”是什么?它們“練”的又是什么呢?

    1、消費場景的延伸

    雖是練攤,卻不能自降格調,影響品牌定位。

    圣農集團,是一家專注于白羽雞產業,已成為中國白羽雞行業產業鏈最完整的企業;圣農旗下的安佰牧場,是圣農集團國際戰略下在新西蘭創建,主營牛羊肉制品的品牌。一直以來,圣農一直以安全、高端、綠色生態的形象示人。無論是白羽雞系列產品,還是牛羊肉制品,圣農的產品早已被打上了“圣農出品,必是精品”的烙印。

    一貫的品牌與產品形象,決定了圣農安佰的攤位風格。從口號到攤位設計,從服務人員的統一著裝到專業的服務語言,圣農安佰相當于把曾經的場景模式“復制”到地攤場景中,讓品牌得以借助“地攤”平臺展現出良好的形象。

    2、品牌影響力的利用

    區別于小商小販練攤基本靠吼,企業出攤憑借的是品牌“內功”。品牌影響力就相當于“吆喝”聲,有了品牌影響力,消費者會不請自來。

    大媽一下子買了10包圣農的產品不是因為促銷小姑娘熱情的講解,而是出于對品牌一如既往的信賴;首次嘗試購買圣農產品的顧客也不全是因為優惠力度,而是“早就聽說過這個牌子”。

    作為品牌方,利用品牌影響力吸引顧客,就需要拿出與門店、專柜一樣的產品與服務品質,來服務于地攤消費用戶。否則,擺地攤也可以演變成過度消費品牌影響力的行為。

    3、產品力的擴大

    擺攤,首先要擁有適合擺攤的產品。肯德基的漢堡、咖啡;圣農的牛排、牛羊肉卷……這些產品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在地攤模式面前,它們都有一個共性——適合零售,且消費頻次高。

    地攤,具有明顯的“群體效應”,越是人氣高的攤位人們越有興趣往里“擠”,而消費頻次高的產品更容易引發群體效應;肯德基在早餐攤上打出了“早餐,‘袋’著走”的標語,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強調地攤產品的另一個特性——便捷、易帶。

    目前,擁有9座食品加工廠,對食品深加工不斷深挖的圣農已經擁有千余種產品,包括圣農安佰牧場的牛排系列、牛羊肉卷系列等在內,除了供應于餐飲供應鏈外,這些產品還在終端消費市場大受歡迎。

    多樣化的產品機制,讓圣農可以在多種銷售場景中如魚得水,這也是圣農此次地攤活動一舉成功的一大原因。

    地攤經濟正在被全面激活,地攤經濟紅利下,還將有更多品牌蠢蠢欲動,成為地攤大軍中的一員。

    圣農、肯德基、必勝客的實戰經驗告訴我們,之于品牌而言,擺攤決不是打破圈層的一種“出圈”行為,而是在自己的圈層內嘗試“走得更遠”,走到人流多的地方,走到更接地氣的地方,以堅守品質底線,延續品牌風格為基礎去擁抱更多消費人群。這才是品牌擺地攤的正確姿勢。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10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6月19日 21:04
    下一篇 2020年6月19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