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市面上常見的鮮鮑有很多種,不同的鮑魚,最佳的烹調方法是不是也不太一樣?
李傳堯:市場上常見的鮮鮑因產地分為澳洲鮑魚、大連鮑、福建南日鮑、中山鮑、臺灣鮑,產地不同,它們的品質也會有些差異,所以適用的烹調方法也不相同。
澳洲鮑魚:
產自澳洲海域一帶,體積大、肉厚,普通的大都在200-300克/頭, 大的有600-700克/頭。澳州鮑雖然體大肉厚,但因肉質偏硬、粗糙,適宜的烹調方法為起片打邊爐、焗。
大連鮑:
殼薄,肉質豐滿并富有彈性,入口肉質細嫩,有一定咬勁。適宜的烹調方法為蔥油、烤、石鍋、焗。
南日鮑:
產于福建莆田秀嶼區南日,南日鮑魚體肥殼厚、鮑肉細嫩而且比較清脆。適宜的烹調方法 :煮、冰鎮。
中山鮑:
此地產的鮑魚多是大連鮮鮑魚苗拿到中山養殖的,品質與正宗的大連鮑魚相差不大。適宜的烹調方法 :焗、燉湯。
臺灣鮑:
產于臺灣沿海,絕大多數都是九孔鮑,肉質與福建產的鮑魚非常相似。適宜的烹調方法 :清蒸、紅燒。
大連鮑的區分與鑒別

1
是野生還是養殖看殼色
問:如何鑒別野生大連鮑魚?
李傳堯:鑒別野生大連鮑魚的方法主要還是看殼色和肉的顏色。
大連本地野生鮑魚外殼呈墨綠色,寄生了較多的絨毛狀藻類生物,給人感覺“毛茸茸”的 ,鮑魚肉呈深黃色,鮑魚蛋呈綠色。
大連野生鮑魚
大連海鮮市場常見的養殖鮑魚分為三種,一種是山東榮成的鮑魚,殼內少部分帶馬牙,最肥,殼表面帶點灰色,肉質發黃。
第二種是青島產的鮑魚,殼表面為深綠色,最好養,肉質黃色,缺點是排卵期過后特別瘦。
第三種就是南方鮑魚,殼呈灰色,肉質呈黃白色、淡灰色。
上:榮成鮑魚左下:青島鮑魚右下:福建鮑魚
2
放養與棚養的品質不同
問:如何區分放養活鮑和棚養活鮑?
李傳堯:目前,市面銷售的野生鮑魚已經非常稀少,大部分鮑魚都是養殖的。根據鮑魚養殖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放養和棚養兩種。
放養,就是養殖商租一塊海域,將鮑魚苗放入圈定的海域內養殖。由于養殖環境和野生幾乎完全一樣,食物供給也大都跟野生的相似,所以出產的鮑魚與野生的品質相差不大。
棚養,就是養殖商在陸地上租一個區域,建立一個相對穩定并類似于海洋的環境,將鮑魚苗放入池中養殖。由于養殖環境和野生完全不同,而且鮑魚全部靠飼料喂養,所以品質比放養的明顯要差很多。
3
“北鮑南養”品質也有差異
問:如何區分正宗大連鮑魚和南養大連鮑魚呢?
李傳堯:大連本地鮑魚因所處水溫低,生長速度慢,外殼為深巖石色,有海草狀茸毛附著,殼質厚實,肉質堅實外鼓,肉的鮮味足。
而在南方養殖的大連鮑因水溫高,生長快,外殼干凈質薄,肉質柔軟,縮水性大。
鮮鮑加工3大誤區

問:鮮鮑初加工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李傳堯:不要認為鮮鮑烹調起 來簡單,很多廚師在操作中確實存在了很多誤區。
誤區1:去黑膜、過多清洗
鮑魚殺好后,很多同行都是先刷洗去掉黑膜,然后反復沖洗,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過多清洗,不僅會造成鮑魚鮮味流失,而且也容易導致鮑魚開裂。正確的方法是:用海水或者淡鹽水略微沖洗就好。
誤區2:用沸水或熱水焯水
鮑魚烹調前,有時需要焯水,但是很多人都用其它海鮮的焯水方法處理鮑魚,這樣做也是錯誤的。正確的方法是:冷水下鍋,中火加熱。
誤區3:打花刀和過早打花刀
很多人在烹調鮑魚前,往往會在鮑魚表面打十字花刀,認為這樣處理不僅成品造型美觀,而且容易吸收調料的風味,其實這種做法并不準確。
因為鮑魚也是有血液的,當你打了花刀后,鮑魚的血液就會順著花刀流下來(鮑魚血液的顏色是淡綠色的),而血液中的營養成分也就隨之流失了。如果非要打花刀處理,那么建議大家打好花刀后直接烹調,盡量減少放置的時間。
大連鮑怎么做更受寵

大連鮑的做法有很多,可拌、可炒、可冰鎮、可燉、可煲、可炭烤……我們的烹飪理念是返璞歸真,還原食材味道。
那么如何做更能體現食材本身的特色與味道呢?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款我們的菜品:
別人煎炸鮑魚,都是拍淀粉,而我選擇了小米面,粗糧的濃郁香味讓鮑魚更加美味,而且色澤金黃。
制作:
1.將活鮑魚500克用毛刷刷洗干凈,肉身直刀一面切為一字花刀,另一面斜刀改斜一字花刀,成為燈籠花刀。
2.將改好刀的鮑魚加蔥姜汁腌5分鐘。
3.將腌好味的鮑魚直接粘小米面,放入燒至五六成熱的油中,小火炸至外表金黃、肉質成熟(注意 :鮑魚不用蘸干,否則蘸不上小米面),取出裝盤,蘸干椒鹽料食用。
這道菜在制作過程中不添加鹽與味素,全部的咸味與鮮味來自于靜置后的海水、海帶根、水果蘿卜。
制作:
1.取活鮑魚500克用毛刷刷洗干凈。
2.取鍋先放入海帶根500克,倒入9/10的礦泉水和1/10的靜置海水,再加入白胡椒粒10克,小火慢煮至半熟,再加入蘿卜厚片500克,小火再煮制約3分鐘,再將原殼鮑魚、大蔥段50克、大姜片30克放入,蓋上鍋蓋燜煮8分鐘,待鮑魚成熟且海帶根、水果蘿卜熟爛入味后,即可上桌食用。
鮑魚口感軟嫩、桃花蝦醬味濃郁、香椿的鮮香味和豆腐的鹵水豆香味,通過燜制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桃花蝦出產在桃花盛開的時候,蝦皮薄脆,蝦肉細膩,蝦子飽滿,是漁民在桃花蝦出產的時候,進行粉碎并加入海鹽、白酒腌制發酵的一種蝦醬,特點是鮮美不咸,略帶酒香味,入口有顆粒感。
制作:
1.取活鮑魚500克用毛刷刷洗干凈 ;鹵水豆腐600克切為長7厘米的厚片 ;香椿250克輕輕用鹽揉搓。
2.起鍋放入熟豬油75克,放入蔥米35克、姜米15克、桃花蝦醬200克炒香,倒入骨湯150克,再放入鮑魚與豆腐,大火燒開湯汁,淋入用蔥、姜、八角熬制的土醬油轉小火慢慢燜燉10分鐘至原料成熟入味,再加入香椿及小蔥10克略燜出香,即可裝盤食用。
此菜制作過程中不添加鹽與味素,全部的咸味與鮮味來自于靜置后的海水、韓國鹽水蝦皮、木魚花、4種鮮海菜;清香味來源于白胡椒、八角、香葉、干蔥、生姜片。鮑魚采用微火溫湯浸煮的烹飪技法制作而成,使鮑魚滋潤入味,口感軟嫩。
制作:
1.取活鮑魚10只用毛刷刷洗干凈,去凈所有黑色膜衣及內臟部分。
2.取沙鍋,加入1/5凈化后的海水(注:海水靜置48小時候后氯化鈉會弱化,海水會變淡,苦澀味會減輕)加入4/5純凈水,放入姜片100克、野生海藻(裙帶菜、牛毛海菜、龍須菜、鹿角海菜均可)500克、白胡椒粒5克、八角15克、香葉10克、干蔥50克、木魚花25克、韓國鹽水蝦皮100克,然后將沙鍋置于煤爐上將湯汁燒開后,撇凈浮沫,再將煤爐放上厚鐵板,并在鐵板上撒上一層大粒粗鹽(注:粗鹽起到了穩定溫度的作用)。
3.把沙鍋放置在粗鹽上加熱保持微火,讓湯水始終控制在60℃左右,燜煮1小時左右使之成熟入味(注:不要讓沙鍋見到明火,防止升溫,原料變老)。
4.將浸煮好的鮑魚自然放涼后,連同湯水盛器一同放入冰塊中降溫浸冷,售賣時取出鮑魚,抹刀片成4片,碼放入鮑魚殼中,再放入塑好形狀的冰盤中上桌,上桌配日本醬油、日本青芥辣蘸食即可。

瀨尿蝦如何選購

瀨尿蝦別名爬蝦、蝦爬、皮皮蝦、蝦狗彈、富貴蝦、琵琶蝦等,全世界約有500多種。
瀨尿蝦在我國沿海均有出產,以福建、廣東、浙江、渤海及海南為主要產地,目前市面上也有進口的泰國瀨尿蝦出售,而且肉質明顯要好于國產的。
瀨尿蝦的汛期在10月至來年4月,這時的瀨尿蝦不僅肥壯,而且肉質鮮甜,體內有膏,但只有雌的有。
挑選瀨尿蝦,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 :
1.看外形
購買瀨尿蝦以“長頸”為最佳,因為長頸的肉會豐滿很多。什么叫做“長頸”?就是蝦頭部以下會有節,節數多的為長頸。
2.分雌雄
在蝦有膏的季節就要挑選雌的瀨尿蝦,其肉質比雄的要厚,兩者最明顯區別就在于,雌蝦在腹部靠近頭頸的位置,有三條乳白色的橫線。
雌蝦的膏是從頭部一直連到尾部,非常好吃,而雄的則沒有。也可以看尾部,如果尾部有黃色的話,就是有膏的,越黃膏越滿。
3.用手捏
瀨尿蝦有兩個像螳螂一樣的刀,挑選的時候,可以捏捏它的刀,如果它的刀是飽滿的,那它的肉也會是飽滿的。
4.辨死活
鮮活的瀨尿蝦以殼色發青、有光澤為好。看看它肚子下面像扇子一樣的腳有沒有動,有上下煽動的才是活的,死的爬蝦和活的比味道差多了。
北方蝦 VS 南方蝦

北方的海水溫度低,鹽度略高,所以出產的瀨尿蝦個頭比較小,一般體長在10厘米左右,蝦殼相對來說比較薄一些,蝦肉的鮮甜味也更加濃郁。
而南方海域(如福建、廣東和東南亞)的海水溫度比較高,鹽度略低,瀨尿蝦生長比較快,所以出產的蝦個頭都比較大,一般體長都在15厘米甚至以上,蝦殼硬度也比較高,但是蝦肉略微松散,而且肉質的鮮甜味略微差一些。
此外,在廣東海鮮市場有泰國進口的瀨尿蝦,身長可達到30厘米,價格也較貴。
而國產的瀨尿蝦一般廣東師傅很少會選擇,因為它們的生活環境氣溫變化比較大,所以每次采購的瀨尿蝦品質很難保障,而且肉質相對來說不夠緊實。
泰國產的瀨尿蝦最大的優勢是個頭非常大,外殼就像龍蝦一樣美觀,肉質很緊實,味道鮮甜,嫩度也高,關鍵是出料率明顯要大于國產瀨尿蝦。再加上泰國海域常年溫度變化不大,所以致使每次采購到的蝦肉品質相差不大。
泰國出產的瀨尿蝦
瀨尿蝦快速、完整取肉法

很多人喜歡吃新鮮剝了殼的瀨尿蝦,這樣才鮮美可口,而且最關鍵是省去了剝外殼的麻煩。
但是對于如何快速取肉,大家卻有些束手無策,很多人都是采用先浸煮再剝殼的方法,但煮熟過的肉肯定就不那么鮮甜了。
現在很多廣東師傅采用把瀨尿蝦放入冰箱內冰一下的方法,當它的肉質剛剛出現結冰狀態時,拿出來用剪刀輕輕剪開周邊,然后用手順一個方向用力一扯,肉就剝出了。
瀨尿蝦烹調方法

瀨尿蝦的烹調方法非常多樣,新鮮的用來清蒸和制作椒鹽爬蝦都是最經典的制作方法,也有很多人用來制作香辣蝦,口味也非常好。
在廣東和福建,很多人喜歡取肉后用來制作各種海鮮小炒,鮮味十足。在北方,許多人采用生拌的方法烹調,也別具一格。干制的爬蝦多用來制作燒菜,可以起到增加鮮味的作用。
下面給大家推薦兩種比較簡單的烹調方法 :
第一種方法,白胡椒水泡煮。
即在清水中加入少許白胡椒粒和沖菜,燒開后放入瀨尿蝦,改用非常小的火慢慢將蝦肉浸熟。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兩點 :
此菜屬于一道高端宴會位上菜,用爬蝦肉制作的獅子頭彈嫩爽口,湯汁清澈鮮美回甜(爬蝦殼吊出的湯本味)。此菜歷經了市場檢驗,得到了食客們百分百的好評。
初加工:
1.取爬蝦10只蒸熟,剪開殼取出熟肉,用刀切成黃豆粒大小的顆粒。
2.另取爬蝦5只剪開背殼,取出生爬蝦肉,并輕輕剁碎。
3.將生熟爬蝦肉混合到一起,放入細姜末3克、鹽1克、味精2克、白胡椒粉0.5克、淀粉5克攪拌均勻,低溫摔打成獅子頭生坯。
4.用生熟爬蝦殼煮制成清湯。
熟處理:
鍋中加入靜置過濾好的爬蝦殼清湯300克燒開,放入爬蝦肉獅子頭,小火煮熟,用鹽3克、鮮味王4克調味,撒香蔥花0.5克即可出品。
此菜在上桌時,背殼翻起,露出明顯的背肉,彰顯出爬蝦本身肉質的肥碩。爬蝦肉質鮮美柔嫩,蘸食自制的爬蝦肉醬,鮮味更加濃郁。
初加工:
1.將爬蝦肉50克、爬蝦頭200克用高速打碎機打成粉末;面粉50克用篩蘿篩細,并用色拉油、熟豬油各10克炒香,炒成稠糊狀。
2.另起鍋下入色拉油40克、蝦油10克燒熱,下入蔥末10克、細姜末3克炒香,再加入蝦爬碎小火炒熟,再加調味料(鹽5克、味精10克、鮮味王3克)繼續煸炒,待入味和出香后放入炒好的面粉糊,將蝦爬醬汁收緊即可。
熟處理:
將活爬蝦16只放入籠屜蒸熟后,用剪刀剪開爬蝦背殼,并將背殼掀開露出爬蝦肉,放入籠屜蒸熱即可上桌。客人食用時,取爬蝦的肉蘸食爬蝦肉醬共同食用。
此菜突出爬蝦肉本身鮮味與蔥姜香菜的復合鍋氣味,使用沙鍋制作并成為盛器,可以使原料鮮香味流失減少,使美味最大化。
初加工:
將活爬蝦12只從身體中間一開兩段。
熟處理:
大沙鍋放到煲仔爐上,放入色拉油40克,燒至五成熱時,放入小蔥段30克、長方姜片6片煸炒出香,放入斬好的爬蝦段,中火慢炒至外殼變色后,加入海鮮清湯100克和調味料(鹽4克,味精5克,白胡椒粉1克),蓋上蓋小火焗5分鐘,撒上香菜段20克大火炒香,點一滴芝麻油即可加蓋上桌。
這是大連品海樓的一道招牌海鮮主食,每個鍋貼內包裹了一條完成的蝦爬肉,味道鮮美,口感軟嫩。
初加工:
1.將活爬蝦8只放入蒸鍋內蒸制8分鐘至基本成熟,用剪刀剪開身體兩側,打開背蓋,仔細地剝出整條爬蝦肉。
2.取新鮮五花肉150克剁成肉泥,加入二湯150克攪打均勻,再加入調味料(味素10克,鮮味王、東古一品鮮、雞汁各5克,胡椒粉0.2克)繼續攪打至入味,制成基礎肉餡。
3.將韭菜400克切成約2毫米長的段(注意 :梗要多于葉,并且梗要短一些,方便成熟),與肉餡攪拌均勻并加入蔥油35克補味 ;將鍋貼面團8個搟成橢圓形面皮。
4.取面皮拖于手掌,取35克韭菜肉餡抹在面皮中,另取一條爬蝦肉放在肉餡上,最后用抹餡的手,將面皮翻起兩邊,使勁捏住面皮邊。
熟處理:
餅鐺升溫至220℃,淋入色拉油150克,燒熱后放入鍋貼,烙至底部呈金黃色,將鍋貼粉漿糊200克倒入餅鐺,蓋上餅鐺燜約15分鐘,打開鍋蓋后粉漿呈薄薄一層網狀,用菜刀鏟去鍋貼多余的部分,然后再用刀鏟拖住鍋貼底將其盛入容器內,上桌時跟芥末汁25克蘸食。
2021年《烹飪藝術家》開始訂閱
只需360元
可得5558元+大禮包!
最超值的優惠你值得擁有! 現在預訂,即刻擁有:1.最高價值378元的圖書;2.價值5000元的學習券;3.精選圖書優惠購;4.免費獲得《中華餐飲捧手禮》掛圖……至少享5558元超值大禮,全年最優惠,千萬千萬不要錯過! 2021年《烹飪藝術家》 掃碼直接訂閱 基礎套餐360元掃碼直接訂閱 選擇贈品和其他套餐 請聯系 電話/微信:18901061720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1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