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位老板對前一篇文章中的數據有疑問,我來說說為什么做這個事情不能雞蛋里挑骨頭:原因就是在量化很多商業行為的時候,不需要追求準確,因為本來就不存在唯一正確答案。如果一定要追求數據的準確性,反而容易犯錯,會失去了數據的價值。量化和計算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思路問題的路徑。
先說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1933年美國,是一起綁架案的,而是是被綁架者自己破案的故事。
當時犯罪分子的行動堪稱“完美”,幾個人蒙面、持槍搶劫了石油大亨烏舍爾,經過長途跋涉后,躲到一個偏僻的地方。
烏舍爾一路被蒙住眼睛,塞住耳朵。綁匪用非常巧妙的方法拿走了20萬美金,神不知鬼不覺,沒有給警方留下任何線索。
但后來綁匪居然還是被抓住了,怎么抓住的呢?
烏舍爾給FBI探員提供了三條線索,每一條都是量化的:
第一條線索:被綁架大約一個多小時后,他們經過了兩個小油田,或是兩個大油田的邊緣,他的職業經驗讓他聞出了氣味,隱約聽見了鉆井的聲音;
第二條線索:他根據車速和時長,估計汽車開到關押點,走了大概960公里;
第三條線索:他聽見被關押地上空每天有兩次飛機降落,他估算出航班間隔時間,推測這兩次航班降落的具體時間分別是早上9:45和下午5:45。
FBI根據這三條線索,在地圖上圈定范圍,很快就鎖定了德州一個偏僻的農場,抓住了綁匪一家。
本來是很難破的案,幾個數據就確定了位置,幫助警察確定了方向和方位,縮小了范圍。這就是量化思維的力量,我們開店的過程中,很多東西也是需要量化的,就比如選址,以前我一直說選址要蹲點數人流,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有數據才好對比,才好計算和分析。
同樣的,計算一個店鋪周邊的消費潛力也是選址的一個環節和步驟,但是大部分老板在估算市場容量的時候往往是拍腦袋,甚至壓根不會想這個問題,所以我就借我旁邊倒閉的水果店為例,演算如何估算一個店周邊的市場容量。
在計算過程中,第一步是評估哪些東西需要量化,這個案例里,家庭數目,家庭的水果消費量,水果店的毛利都是需要量化的,但這里就會有偏差,比如家庭的水果消費量,毛利水平都是我根據自己的經驗預估的,有老板就會說這兩個數據都不是太準確,這我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我不做水果生意,但是這并不影響用這個思路來分析自己的店面或者選址時用這個方法來估算市場容量。
而且,我的這個計算過程是一個簡化的模型,因為只有簡化了,才能演算,如果把其他所有相關因素都考慮進去的話,需要套入各種函數和公式,估計之后數學家才能做了。
簡化模型出來后,誤差往往會比較大,但是數據依然有用,因為計算出來的是一個數據范圍,而不是一個具體的確定值,你可以把毛利預估在20%-30%,家庭消費量可以預估在200塊-400塊之間,出來的就是一個范圍。
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其他的影響因素,比如門店位置的曝光率,一個小區幾家店,位置有好有壞;還有水果的損耗也要考慮進去;還有來自小區以外水果店的競爭,甚至線上的競爭,顧客未必全部從本小區的水果店買;還有小區的超市,蔬菜店也在賣水果;還要考慮自己的運營能力,宣傳能力。。。這些因素都是老板在評估一個店的時候應該考慮的。而這些因素憑我們現在的能力是根本無法量化的。
再一個,再計算的時候,為了演算方便,開始都是取平均數,但是在實際過程中,一定不是每家店都一樣的營業額一樣的利潤的,往往實力最強,位置最好,老板最會運營的那一兩家店占去了大部分營業額。這個時候,自己和競爭對手實力的評估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上一篇文章,我是把復雜的事情說簡單,是方便大家理解,這篇文章是把簡單的事情說復雜,也是幫助實操。我們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也是這么個順序,先簡化,得出一個大概的結果,然后結合現實把更多的因素考慮進去。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現在開店筆記社群有兩個和我互動的社群:如果你需要和我面對面交流,就加入喜馬拉雅的圈子“老陳的私房開店筆記”;也可以加入大眾社群,里面有9000多位各行各業的老板交流。
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請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和“面對面聊”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