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是企業界大佬郭廣昌的演講內容,說的是現在很多人都在抱怨環境不好,抱怨著抱怨著就死了。老板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更應該反省自己,捫心自問。
他說了這幾年一直問自己的四個問題,我覺得這四個問題,也是我們開店老板要經常問自己的,因為這幾個問題也是大多人開店過程中做得不足的地方。
以下是郭廣昌的四點捫心自問和我的解讀。
1,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在顧客身上?花了多少時間在了解自己的產品上?花了多少時間在提升產品服務上?
他說:“產品好不好,客戶滿意不滿意?我們自己應該是最了解的。但這種了解絕不能依靠你的喜好和直覺,你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跟客戶去溝通。尤其產品銷量不好,市場上又有很多競爭,你就特別需要更用心地體會產品。”
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第一,要非常非常重視產品和顧客體驗。這是做生意的根基。第二,產品好不好,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顧客說了算,一切以顧客的需求為中心。
很多老板在交流的時候都喜歡聊宣傳,推廣,促銷,活動,都喜歡那些通過一個點子做起來的事情,覺得這個世界有靈丹妙藥,而對自己的產品競爭力卻知之甚少。我們要分清楚開店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最根本核心的問題,店開起來才能事半功倍。開店的主要矛盾就是產品好不好和顧客滿不滿意之間的矛盾,要天天琢磨這一點。
2,我們經常要捫心自問,我們花了多少錢在研發上?花了多少時間在學習新的業態上?花了多少時間去感受新的趨勢和方向上?
這個問題是提醒老板要了解顧客需求的變化,了解和擁抱一些新的趨勢。
很多老板是真的不愿意改變自己,舉個簡單的例子:微信已經成為我們每個人離不開的東西了,店里的微信就相當于一個店的官方網站,作用可想而知,但是很多老板就是不愿意做,或者遇到點困難就放棄,放棄的理由很多很多,說白了,就是不愿意改變自己的。
3,我們要捫心自問,我們花了多少精力在組織升級和人才培養上?我們花了多少精力在引進高級人才上?花了多少精力在年輕人身上?我們有沒有在90后、00后身上學到了什么?
這個捫心自問是說的“人”,不管是運營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店,背后都是人在運營,人進步了,組織才能進步,一個店的發展最的瓶頸就是老板。
所以,老板是需要堅持學習的。而學習是很枯燥的,不會像刷抖音那么殺時間,學習短時間也許幫不了提升營業額,但時間長了就知道學習的厲害了。
另外一個,也要帶著店員一起學習。你總不會一直在店里,這時候,員工的服務能力就很關鍵了。我們這半年,帶了幾次店員去海底撈,一是聚餐,算團隊建設,另一方面是想讓她們感受行業標桿的服務水平,體驗之后,就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比你說一百遍都有效。
4,最后,我們還要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愿意不愿意慢下來,去做點慢的事情?要沉下心,做對的事情,做難的事情,做需要時間積累的事情。
要慢,沉下心,做難的事情,這些都是反人性的,因為無論是高大上的創業,還是草根的開店的老板,都希望發展越快越好,越大越好。所以,要做到,沉下心來,慢下來,做一些難的事情其實很難的。
尤其是新手,比如5年前的我,把自己全部身家投進去開個店,就希望大一些,感覺有面子,最后慘敗;現在有些老板,第一次開店都三家店一起開,或者第一家店開了3個月,立馬開始大規模擴張,就希望別人說自己是連鎖店老板,而不是個體戶。
開店挺苦逼的,要了解顧客需求,要了解競爭對手,要了解商圈,要打磨產品,要磨合團隊,自己本身要需要成長,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都是時間堆積起來才能做好的。
只有沉下心來做這些需要時間積累的事情,才能形成我們自身的門檻,別人要趕上,也需要花同樣的時間。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824.html